-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1
課前了解背景
觀看一段有關(guān)二戰(zhàn)歷史的視頻資料
師:通過看這一段資料,獲得了哪些信息?
一、導演說戲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讀一個發(fā)生在二戰(zhàn)時的故事。題目叫做?
生:半截蠟燭。
師:這是一個劇本,課前你們讀過這個故事了吧,我們先來理一理。這個故事的前面有一個舞臺說明。告訴我們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在?
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
師:地點是在?
生:法國伯諾德夫人家中。
師:這個故事當中有這些人物,分別是?
生:伯諾德夫人,法國的一名家庭婦女;杰克,伯諾德夫人的兒子;杰奎琳,伯諾德夫人的女兒。三個德國軍官,一個少校,兩個中尉。
師:這些少校、中尉都是軍銜。少校相當于一個營長,中尉相當于連長級別。故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開始的時候?qū)懥瞬Z德夫人把情報藏在半截蠟燭里,接下來就寫母子三人保護蠟燭。你覺得這兩部分,哪一部分精彩一些?
生:保護蠟燭
師:這節(jié)課重點來讀這部分課文。
師(響起敲門聲):你們聽,隨著一陣粗暴的敲門聲,三個德國軍官闖進了伯諾德夫人的家中,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就打響了。那么這母子三個是怎么想盡辦法保護這半截蠟燭的呢?把書拿起來,快速默讀保護蠟燭這一部分課文。讀完之后我們要補充完成一張情節(jié)圖。
(PPT出示情節(jié)圖)
(生默讀,教師巡視觀察,提醒讀完的同學將情節(jié)圖補充完整。)
師:好,把筆停一下。看看這位同學寫的情節(jié)圖。第一處他寫的是“端起”。除了這個端起,還有不同的寫法嗎?
生:端走。
師:可以。后面這個括號,他填的是“奪回”。還有不同的填法嗎?
生:被奪回。
師:哪一個更合適?
生:奪回,因為上面一橫填的都是敵人怎么做。
師:看來你不僅讀懂了課文,還讀懂了這張圖。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做一回導演,說一說戲。愿意嗎?媒體推出“導演說戲”。
生:愿意。
師:請你看著這張情節(jié)圖,向劇組人員簡單地介紹一下劇情的發(fā)展。自己看著屏幕練一練吧。
(生練說)
師:導演,請問你貴姓。
生:我姓李。
師;哦,李導。我們請李導簡單向劇組人員介紹一下劇情。
生:伯諾德夫人先點燃蠟燭,后來德國佬來了,又把蠟燭給吹滅了。但是德國佬說屋子里太黑了,又把蠟燭點燃了。
師:等等,這個蠟燭倒底是誰吹熄的?
生:伯諾德夫人。
師:對,要把“誰把蠟燭怎么樣了”交代清楚。你可不能亂導。
生:三個德國軍官來檢查,嫌屋子里黑,點燃了那支藏有秘密的蠟燭。伯諾德夫人拿出一盞油燈,她說還是油燈的光亮,就把蠟燭吹熄了。德國軍官說多點幾支蠟燭也好,這樣就更亮了,于是又點燃藏有秘密的蠟燭。杰克說那么生點火吧,可是柴房里比較黑,想把蠟燭給端走。可是德國軍官不讓他把蠟燭拿走。最后,杰奎琳對德國軍官說,晚上了,天黑,想拿這支蠟燭上樓去睡覺。
師:好,你還把“母子三人分別找了個什么借口把蠟燭怎么樣了”都交代清楚了。請問你貴姓。
生:姓陳。
師:跟大導演陳凱歌同姓,了不得。但是我覺得說得太復雜了。能不能說得再簡潔一點?
生:首先是由德國軍官點燃蠟燭,接著伯諾德夫人借口油燈更亮把蠟燭吹熄?墒堑聡姽儆贮c燃了蠟燭,杰克找了個想到柴房搬柴火的借口想把蠟燭端走,但是被德國軍官奪回。最后是杰奎琳借口想上樓睡覺把蠟燭端上樓。
師:既清楚又簡潔,還加上了一些恰當?shù)穆?lián)接詞,把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幾個波折也交待得非常清楚,不錯!貴姓?
生:我姓胡。
師:你沒有胡導,你導得非常好。
。ㄉΓ
師: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就是這樣,通過母子三人輪流跟敵人的交鋒、沖突,把劇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聽著導演的介紹,你想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這個故事。
生:一波三折。
生:層層推進、有驚無險
師: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劇本,就是這樣,通過對話,一步一步地推進了故事的情節(jié)。這是劇本的第一特點。
。◣煱鍟簩υ 推進情節(jié))
二、演員演戲
演出形
師:導演做得不錯。接下來,盛老師要請你做一回演員來演戲,有興趣嗎?
生:有!
師:你們說說看,在保護蠟燭這個過程中誰起到了關(guān)鍵的作用?
生:杰奎琳。
師:那她就是女一號了,是不是?
(生笑)
師:好,盛老師請你們再一次默讀“保護蠟燭”這一部分內(nèi)容,邊讀邊把杰奎琳的臺詞畫下來。
(生邊默讀邊劃臺詞,師巡視。)
師:說吧,找了哪些?
生:我找了“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這一句。
生:“我覺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你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實在太困了!
生:還有“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媽媽。”
師:盛老師也把它們找出來了,請你們看著這個屏幕練說一下杰奎琳的這兩句臺詞。
。ㄉ氄f)
師:誰挑一句,說給大家聽。
生:“司令官先生,天黑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師:誰友情提醒他一下。
生:應(yīng)該是天晚了。
師:天黑了,樓上黑,兩個黑,聽起來好聽嗎?應(yīng)該是天晚了。把臺詞說正確是最基本的要求。
師:聽到這兒,誰的眼前出現(xiàn)了杰奎琳的樣子?如果你是導演,你準備挑一個怎樣的演員來演杰奎琳?
生:美麗的,可愛的,純潔的。
師:美麗的人多了,可愛的人多了,純潔的人也多了。我還不知道該挑誰?我行嗎?
。ㄉΓ
師:具體一點。
生:她要有寶石般的眼睛。
師:哦,有這樣的眼睛好找的。
生:還有笑容要像百合花一樣純潔。
師:哦,有這樣笑容的,也容易辨別。還有補充嗎?
生:笑容要很甜美的,眼睛也要很大的。
師:你們這么說有依據(jù)嗎?
生:括號里面有藍色的字。
師:你們知道括號里面藍色的字叫什么嗎?我告訴你們—舞臺說明。就是提示了說話人當時的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等。
(生點頭)
師:看來你們在這些舞臺說明文字的幫助下,初讀對話,已經(jīng)能夠初步地讀出杰奎琳的形了。
。◣煱鍟盒危
演出神
師:但是真正要把這個人物演好,還必須走進那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請你們再來讀一讀,品一品她說的這兩句話,你覺得從她的臺詞當中還能品出什么來?
。ㄉ杂勺x)
生:我覺得讀著杰奎琳的話,我仿佛看到了德國軍官放松了警惕。
師:杰奎琳是怎么讓德國軍官放松了警惕?
生:她說“我覺得她一定非常想您”,杰奎琳讓軍官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女兒身上。
生:我覺得杰奎琳很想讓德國軍官早點離開他們的'國家。因為她說“我覺得她一定非常想您!
師:為了勾起他的思鄉(xiāng)之情,注意力都轉(zhuǎn)到女兒身上了。
生:杰奎琳為了讓德國軍官喜歡她,所以她稱他“司令官先生”。
師:其實,他大不了是一個什么官?
生:一個少校。
師:少校相當于——
生:相當于營長。
師:但是她把他叫成?
生:司令官。
師:哄他開心呢!杰奎琳聰明嗎?體會到了這一層,誰再來說一說她的臺詞。
生:“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師:我想采訪一下你這個杰奎琳,你說“和你聊天真有趣”,你覺得真的很有趣嗎?
生:不有趣。
師:你那么喜歡這個德國軍官嗎?
生:不喜歡。
師:那你現(xiàn)在真實的情感是什么?
生:厭惡、憎恨。
師:杰奎琳對德國軍官厭惡、憎恨能從前面的臺詞里找到依據(jù)嗎?
生:我真討厭德國佬。
師:這句臺詞在前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ㄉR讀)
師:她說討厭,而且還說是德國佬,這個佬就是一種輕蔑。你看“闊佬,鄉(xiāng)巴佬”都是很討厭的。這句臺詞表達了她真實的情感,這叫——
。◣煱鍟貉詾樾穆暎
師:但此時此刻,她這種情感能表達出來嗎?
生:不能。
師:必須把它深深地藏在心底。她得—
。◣煱鍟翰兀
生(齊):言藏心聲
師:體會到這一層,你再來讀杰奎琳的臺詞。我想這次你們不僅能讀出她的形,還能讀出她的神來。
(師板書:神)
。ㄉ俅尉氉x臺詞)
師:好,這回你們來推薦一個演員來演一演最后精彩的一幕。好,就請這個女孩來。再找一個德國軍官給你配戲。找誰?就請你。
。ㄉΓ
師:盛老師來說畫外音。你們都做文明觀眾。
師(配畫外音):在保護半截蠟燭的過程當中,伯諾德夫人和杰克兩人接連受挫。這個時候,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蠟燭越燃越短。此時此刻,這半截蠟燭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這母子兩人的心緊張得都提到嗓子眼了。就在這千均一發(fā)的時刻,突然杰奎琳打了一個懶懶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生(打個哈欠):“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師:她寶石般的眼睛在燭光下顯得異?蓯。少校看著她那粉嘟嘟的小臉蛋,笑了。
生(笑):“當然可以,美麗的小天使。我也有一個像你這么大的女兒,和你一樣可愛。她叫瑪琳娜!
師:杰奎琳的笑容像百合花一樣純潔。
生(天真地):“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生:“那么晚安,小姑娘!
生(疲倦地):“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媽媽!
。ㄉ恼疲
師:演得不錯吧。你們看戲很輕松,實際上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杰奎琳就這樣端著蠟燭一步一步地走上樓梯,當她踏上最后一階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故事就這樣,通過對話,向我們刻畫了一個如此天真可愛,聰明機智的杰奎琳形象,這是劇本的第二個特點,通過對話刻畫人物。(板:刻畫人物)
三、編劇續(xù)戲
師:眼看一場隨時都有可能爆發(fā)的災(zāi)難,就這樣被杰奎琳巧妙的,輕輕的化解了。此時此刻,心有余悸的一家人肯定有很多話要說,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接下來請你來過一過劇作家的癮,補寫幾句對話,請你任選一個角色寫下來。括號里可以寫舞臺說明,比如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等等。
。ㄉ胂駥懪_詞。)
交流學生寫的臺詞。
生:(伯諾德夫人流著汗)終于把該死的德國佬趕走了。
師:這可是冷汗。我仿佛看到了伯諾德夫人當時的樣子了。
生:(伯諾德夫人高興地說)親愛的,可真有你的,把危機化解了。
師:一個自豪的母親形象。
生(杰奎琳滿頭是汗地說)剛才可嚇死我了,幸虧我聰明。
生(杰奎琳嘟嘟小嘴)終于把這些德國佬趕走了,真希望他們永遠不要回來了。
師:我特別欣賞你寫的嘟嘟小嘴。讓我仿佛看到了真實的杰奎琳。
生(杰克松了一口氣)杰奎琳你真是太棒了,不然我們都會遇難的。
師:杰克也是心有余悸。
生(杰奎琳呼了一口氣)還好我及時,差點被德國佬發(fā)現(xiàn)了。
師:嗯,人家緊張的時候是吸了一口氣,你輕松了就呼出一口氣。
生:我是寫杰克的,他放松了一口氣。
師:放松了一口氣,我們有點聽不懂,應(yīng)該是?
生:松了一口氣。(杰克松了一口氣)總算保住了蠟燭里面的秘密。
師:此時此刻,德國佬都走掉了,你們還需要言藏心聲嗎?
生:不用。
師:所以你們一口一個德國佬,盡情地把心里想說的話說出來了,真是——
生:言為心聲。
師:剛才,你們通過臺詞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課文中的形象是吻合的。你們寫得很成功,編劇做得很不錯。但原文為什么不寫下去了呢?讓我們以后去發(fā)現(xiàn)。
四、觀眾評戲
師:盛老師還想請同學們做一回觀眾,來評一評這個戲。你們說,這個戲好看嗎?
生:好看。
師(PPT出示兩個問題):據(jù)說有些觀眾看了這個戲后,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既然最后是由杰奎琳保護了蠟燭,何必還要費事寫伯諾德夫人和杰克與敵人的周旋?這是第一個疑問。還有一個疑問:劇本的題目是否改成“生死攸關(guān)的蠟燭”更好?針對這樣的疑問,你們這些小觀眾又有怎樣的評論呢?任選一個話題發(fā)表你的看法。
生:我想說說第一個問題。如果不寫伯諾德夫人和杰克與敵人周旋的話,就不能突顯出劇本里很危機的情形。
師: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說不能體現(xiàn)劇本的?
生:跌宕起伏。
生:我也選擇第一個問題。不這樣寫不能體現(xiàn)保護蠟燭的困難。
師:這樣寫才顯得杰奎琳偉大。
生:我也想說是第一個問題。不這樣的話,不能刻畫出杰奎琳的聰明、機智。
師:你覺得有比較,才更能刻畫出她的聰明機智。
生:如果不這樣寫,不能體現(xiàn)時間緊迫。
師:難道你們認為所有的功勞都是杰奎琳一個人的嗎?
生:因為杰克失敗了,所以杰奎琳才想出這樣的辦法。
生:如果沒有伯諾德夫人和杰克這樣做的時候,杰奎琳根本沒有時間這樣做。
師:我同意。
生:伯諾德夫人和杰克試著一次又一次地打消敵人的顧慮,敵人的顧慮一點點降低,最后到杰奎琳那里終于打消了。
師:一句話,有了前面的鋪墊才有了后面的高潮,才能形成故事的一波三折。
生:可能伯諾德夫人平時就是這樣言傳身教的。
師:可以這么說,是他們母子三人同心協(xié)力保護了蠟燭。同意嗎?
生:同意。
師:最后一個問題改成生死攸關(guān)的蠟燭可以嗎?
生:可以是可以的。但是用半截蠟燭更能顯示出當時情況的危急。
生:我覺得這個題目讓讀者有興趣。
師:對呀,這蠟燭怎么是半截的呢?引著讀者往下看。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第一次閱讀《半截蠟燭》這個劇本,已經(jīng)基本了解了劇本的一般特點。就像課文的閱讀提示中說的那樣,一起來把這段話讀一讀。
生:“有一種文學形式—劇本,主要通過人物對話或唱詞來推進情節(jié),刻畫人物!
師(PPT出示):這句話換一種說法也可以這樣說。
生(讀):對話—戲劇的靈魂。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2
一,復習故事,課題導入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故事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故事的主人公是伯諾德夫人一家,他們?yōu)榱税虢叵灎T與德國強盜展開了一場特殊的戰(zhàn)斗。
誰能說一說: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 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生:這半截蠟燭里藏有非常重要的情報。
生:這不是普通的半截蠟燭,蠟燭里藏有絕密情報。
(點評: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僅僅抓住"半截蠟燭"的特殊和重要之處,引導學生去思考,鼓勵學生去讀文。)
二,學習課文,感悟理解
師:同學們說的沒錯,這半截蠟燭里藏著絕密情報,這是伯諾德夫人想出的一個絕妙的主意。這個絕妙的主意就絕對保險,萬無一失嗎
生:不是。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它存在著什么隱患
生快速瀏覽課文,師巡視。
生:我找到了,"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一家三口生命的結(jié)束。"(師相機出示剛才這段話。)
師:請同學們把這句話齊讀兩遍。
生齊讀句子。
師:這半截蠟燭里的絕密情報也許是自己部隊的作戰(zhàn)計劃,也許是敵人的陰謀行動,總之這份情報是至關(guān)重要的,千萬不能落入敵手。所以,蠟燭是萬萬不能點燃的,一旦點燃,后果不堪設(shè)想。師指屏幕引讀:(剛才的一段話)
師:事實上,這半截蠟燭卻被點燃了,一共被點燃了幾次
生:兩次。
師:每點燃一次,就說明火焰離情報更近一步,每點燃一次,也就意味著……
生:危險就更近一步。
(點評:教師通過出示這一節(jié),加強了學生的感受和認識,渲染了課堂氣氛,僅僅抓住"危急"這一核心,凸現(xiàn)了當時情況的緊急,努力的做到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
師:于是,一場沒有硝煙而又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便圍繞著這半截蠟燭打響了。請同學們根據(jù)要求默讀3—7節(jié)。
。ǔ鍪荆1,危急關(guān)頭,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請劃出相關(guān)的語句,認真讀一讀,體會當時的氣氛。2,小組同學交流讀書收獲。)
1,生默讀課文,圈劃交流。
2,全班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
生:我來說說伯諾德夫人的.做法。當?shù)萝娭形军c燃蠟燭時,"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 我覺得伯諾德夫人非常機智。
生:我也找到了這句話。我覺得伯諾德夫人用油燈換蠟燭,這個方法很好她非常聰明。
師:同學們句子找的很正確,有些關(guān)鍵詞需要我們注意。
生:"急忙","輕輕"。
師:伯諾德夫人為什么要"急忙"取,為什么要"輕輕"吹
生:伯諾德夫人想趕快用油燈換下蠟燭,所以急忙取出油燈。
生:吹蠟燭時,伯諾德夫人不是很大力的吹而是輕輕吹這樣就不會引起德軍的注意。
生:輕輕吹熄蠟燭不會引起德軍的懷疑。
。c評:此環(huán)節(jié)教師試圖通過"急忙"和"輕輕"兩個詞的品析,讓學生深入的走入文本,去揣摩人物當時的內(nèi)心情形,從而提升了學生的感悟能力,體會了主人公這么說話的用意何在。)
師:同學們說的很有道理。伯諾德夫人在吹蠟燭時還說了一句話,請同學們都來讀讀她的話,想想應(yīng)該強調(diào)哪些字 為什么
生讀句子。指生讀。
生:我認為應(yīng)該強調(diào)"亮",因為這樣就告訴德軍油燈比蠟燭亮,用油燈換掉蠟燭不會引起他們的懷疑。
師:你能讀讀嗎
生: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強調(diào)了"亮"字)
生:我認為應(yīng)該強調(diào)"這盞燈",因為這樣可以把德軍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油燈上,容易換掉蠟燭。
師:有道理,你來讀讀。
生:我認為應(yīng)該強調(diào)"瞧",因為這樣就提醒德軍看油燈,轉(zhuǎn)移他們的注意力,用油燈換掉蠟燭不會引起他們的懷疑。
。c評:通過朗讀,對"亮""這盞燈"等一些字眼的強調(diào),讓學生進行換位體驗,在體驗和感悟中感受了人物之鎮(zhèn)定,情況之兇險。)
師: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雖然我們的朗讀方式不同,但是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
生:換掉蠟燭,而且不能引起德軍的懷疑。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心里想著這個目的,用你的朗讀方式讀讀這句話。
。ㄉ杂删氉x,師指名讀。學生讀得很精彩。)
師:同學們,伯諾德夫人在換蠟燭時心里緊張嗎
生:緊張。
師:緊張,卻不能表現(xiàn)出來。這是怎樣的感受 請同學們體會一下,練習讀好這段話。
(生讀書體會,師指名讀。)
生讀句子。
師:伯諾德夫人用一盞油燈暫時化解了危機,我們可以感受到伯諾德夫人很有……
生:很有智慧,很機智。
。◣煱鍟簷C智)
師:可是,輕松的心情沒有持續(xù)多久,蠟燭又被重新點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蠟燭越來越短。真令人擔心哪 這時又是誰試圖化解危機
生:杰克。
師:他是怎么做的
生:大兒子杰克慢慢地站起來,"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生個火吧。"說著,伸手端起燭臺朝門口走去,屋子頓時暗了許多。
師: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生:他想借此機會把蠟燭拿走。
師:他為什么要說"天真冷"
生:說天冷需要搬些柴來生個火,用這個理由來端走蠟燭。
師: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生讀句子。
師:杰克想端走蠟燭,德軍有什么反應(yīng)
生:厲聲喝道。
生:奪回蠟燭。
師:由"厲聲喝道,奪"你能聯(lián)想到什么
生:德軍很殘暴。
生:他們很兇狠。
生:脾氣暴躁。
師:我們來讀讀德軍的話。
指名讀課文
師:面對兇殘的德軍,杰克未能端走蠟燭。他為什么還要搬回一捆柴呢
生:如果杰克沒有能端走蠟燭就不去搬柴了,那就會引起德軍的懷疑。
生:
指導朗讀
。ò鍟簭娜荩
師:蠟燭仍然在燃燒,此時作者是怎樣描寫當時的氣氛的
生讀:燭焰搖曳……
師:細細品讀,感受當時的緊張氣氛。
生感情朗讀。
(點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天真冷"這句話,去體會杰克的鎮(zhèn)定,從容。同時還運用了對比手法,體會"厲聲喝道"來感受德軍的兇狠殘暴,來更加反襯杰克的鎮(zhèn)定從容。環(huán)境的渲染在這里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師:蠟燭繼續(xù)在燃燒,蠟燭更短了,危險更近了!是誰將整個局勢扭轉(zhuǎn)了
生:小女兒杰奎琳。
師:杰奎琳為什么能成功
生:她對德軍說話時嬌聲嬌氣,讓人覺得很可愛。
生:她很聰明,用她的天真可愛來做掩護,德軍不會懷疑她。
師:她是很聰明,也很勇敢。
師:你能讀讀她的話嗎
生讀句子,師評價。
師:我們都來讀一讀。注意體會杰奎琳說話時的嬌聲嬌氣。
生感情朗讀。
生:我覺得,她成功的原因還有她對德國軍官很有禮貌。
生:她說的理由也很好,"司令官先生,我能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她好像在征求德國軍官的意見。
生:她當時非常鎮(zhèn)定。
(板書:鎮(zhèn)定)
師:是啊,在如此緊張的時刻,杰奎琳用聰明,鎮(zhèn)定挽救了蠟燭。我們再來讀一讀句子,感受杰奎琳的智慧。
生感情朗讀課文。指一女生讀(讀得非常到位)
師:伯諾德夫人一家,最終通過自己的機智,從容,鎮(zhèn)定將災(zāi)難化險為夷。在他們身上還有一種最為可貴的品質(zhì),那就是……(板書:愛國)
生:愛國。
(點評:小女孩的"嬌聲"扭轉(zhuǎn)了本來非常危急緊張的局面。學生對這一詞的感受和理解非常到位,尤其是一個女孩子的朗讀讓大家感到震撼。至此,課文的理解也水到渠成,學生們認識了這母子三人的愛國之情,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升華感情,拓展延伸
師: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懷著對祖國的無限熱愛,與敵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最終憑借他們的機智勇敢取得了勝利。其實,在那個年代有許多像伯諾德夫人那樣的家庭,有許多像杰克,杰奎琳那樣的孩子懷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在和敵人斗智斗勇,甚至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正是有了他們,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出示:愛國名言
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 蘇霍姆林斯基)
師:同學們來讀一讀。
師:你還知道哪些愛國名言
生: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生: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
生: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生:祖國如有難,汝應(yīng)作前鋒。
生:……
師:像杰克,杰奎琳那樣的小英雄,你還知道哪些
生:小英雄雨來。
生:王二小。
生:送雞毛信的海娃。
生:小兵張嘎
……
。c評:這是本課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設(shè)計意圖是進行升華感情,拓展延伸。讓我國這些在抗日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的小英雄和他的名字刻在民族解放的里程碑上,也留在每個學生的心中。這樣一來,學生對這段歷史會更清晰,也把課堂提升到了一個境界和高度。因為,語文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平臺,更要為學生的人生奠基。)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3
師:同學們,伯諾德夫人一家先后遇到了幾個危急關(guān)頭?
生:他們遇到了3個危急關(guān)頭。
師:第一次危機由何而起?
生:一個德國中尉把藏有情報的蠟燭點燃了。
師:當時情況怎樣?
生:當時情況非常危急。
師:從哪里感受到的?
生:因為書上寫如果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一家三口的生命將要結(jié)束。
生:我覺得這時候的危急在于如果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國家就會遭受更大的災(zāi)難。
師:那你們能通過朗讀把這種危急的情境讀出來嗎?
。ㄉ杂衫首x后指名讀并評價)
師:同學們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做?
生:伯諾德夫人望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間里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并把蠟燭吹滅了。
師:請你們在讀讀描寫伯諾德夫人的語句,想想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ㄉx,思考)
師:誰愿意來說說,最好結(jié)合有關(guān)語句?
生:我覺得伯諾德夫人很勇敢,因為在如此危急的時候,她是那么的沉著冷靜。
師:從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是從“急忙”和“輕輕”這兩個詞語中感受到的。
生:我覺得伯諾德夫人很機靈。因為當她看到危險就要來臨時,她又想到了這么一個好辦法,把危機化解了。
師:你回答得很好。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幾句話,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
。ㄉR讀)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可以看出,,我們可以結(jié)合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以及周邊的環(huán)境加深對一個人的了解。下面老師請同學用上這種方法,來談?wù)勀銓τ诮芸说牧私狻ㄉ聊?/p>
師:可看看杰克的表現(xiàn),從他的表現(xiàn)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當危險來臨時,杰克在斗爭的最后時刻,從容地搬來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著。我覺得他很勇敢。
師: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我覺得他很懂事,在危險到來時,他很從容,一點也不緊張。
……
師:危險越來越近了,這時候小女兒杰奎琳挺身而出了。下面請同學來讀一下這一段課文,盡量把你對人物的了解讀出來。(生讀)
師:(對指讀的學生)杰奎琳,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為什么用這種語氣對少校說話?
生:因為我想大人都喜歡可愛一點的小孩,我這樣說的話,可以讓他對我放松警惕。
師:那你知道為什么你們?nèi)乙W∵@根蠟燭嗎?
生:因為這蠟燭中裝有絕密的情報,因為我們要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
……
以下是我上完課后的些許想法:
一、針對課文類型,正確選擇教法
《半截蠟燭》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guān)頭和敵人作斗爭的事,贊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女兒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備課之初,我仔細地分析了課文,發(fā)現(xiàn)本文圍繞三個主人公主要有三個情節(jié),這三個環(huán)節(jié)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的,同時就危險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趨勢的`。如果要采用變序的教學方法,就會打亂文章原有的嚴謹性,即是不可行的。要不要用上多媒體來輔助我的教學呢?在做好簡單的課件后,我隨即又否認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這對我的教學起不到特別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使我的課堂教學不讓人有一種“通讀通講”的感覺呢?我想了很久,在一種要體現(xiàn)“由扶到放”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就對三個情節(jié)采用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即在講伯諾德夫人時,我主要采用“以述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感知伯諾德夫人的為人;在講杰克時,我就讓學生用學習上段時的方法來談?wù)剬芸说牧私;在講杰奎琳時,我直接讓學生來讀杰奎琳的話,并用上采訪的形式深化學生對杰奎琳的了解。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覺得效果還是不錯的,因此,我認為我們在設(shè)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yīng)充分考慮到課文的類型,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真正做到教學“務(wù)實”。
二、針對不定因素,及時調(diào)整教法
長久以來,我們在備課時都謹記:在備教材的同時要備學生,即要把學生針對你的教學設(shè)計可能會產(chǎn)生哪些反映都充分地考慮到。因此許多老師在備課中還會把學生可能回答的答案都記錄在案,以達到在課堂上的萬無一失。殊不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同一篇文章,同一段文字,甚至同一個詞或字,不同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教師再怎么考慮周到,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及時地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一些不確定因素,并恰到好處地調(diào)整好自己的教學。如上例中教師讓學生用學習上段的方法來談?wù)剬芸说牧私鈺r,學生不能很好地回應(yīng),老師就再次提醒學生看看杰克的表現(xiàn),體會體會。盡管這樣做與備課中設(shè)計的有所不同,也有違老師的教學意圖,但仔細想想,這又有何不可呢?我們的教學不都為了能幫助學生感悟嗎?當學生出現(xiàn)一些“短路”現(xiàn)象時,教師就有義務(wù)及時地加以糾正。這不是教學“務(wù)實”的最好體現(xiàn)嗎?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4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課文具體內(nèi)容進行解釋,深入體會“急忙”、“輕輕地”、“慢慢”、“從容地”、“鎮(zhèn)定地”“等詞語的內(nèi)涵。
2、能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有條理地復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3、對人物有自己的評價,并能從中感受到課文中人物在危險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機智與勇氣。
教學過程:
一、讀題
師:誰來讀一讀課題。
齊讀。
二、復習,整體感知,拎出主線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眼前浮現(xiàn)了哪些畫面呢?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伯諾德夫人一家為了保護絕密情報和敵人周旋的畫面,那么,你們聽到他們分別說了什么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把它劃出來。
生讀課文,劃句子。
三、學習第三小節(jié)
師:我們首先來看伯諾德夫人的話。(出示)誰來說一說?
師:那么,伯諾德夫人究竟是怎樣說這句話的?請大家在讀懂這一小節(jié)的基礎(chǔ)上為她加一個合適的詞語。
生讀課文。
師:你怎么讀出情況危急的。
師:誰來讀一讀。生4讀。
師:同學們,結(jié)束的僅僅是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嗎?情報站遭到破壞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
師:對,那可是血流成河,尸積如山的場面啊!請你(生4)再讀一讀。生8讀。師:我們一起讀.
師:后果是如此嚴重,伯諾德夫人內(nèi)心緊張嗎?生齊答緊張。害怕嗎?生齊答害怕。可是這種緊張卻不能表現(xiàn)出來,而要鎮(zhèn)靜的說,請你(生3)來鎮(zhèn)靜的說一說.生說.
師:還可以填什么樣的詞?
師:同學們,后果如此嚴重,情況如此危急,時間如此緊迫,所以伯諾德夫人要鎮(zhèn)靜的說,輕輕的說,其實說法雖然不同,但有相同的地方,想一想,是什么呢?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生齊讀。
四、學習第四小節(jié)
師: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可那位中尉又把冒著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又一場更大的危機降臨了。(課件顯示:蠟焰搖曳,時間嘀嗒嘀噠響起)
師: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這時候大兒子杰克說話了,你們就是杰克,我就是德國軍官,誰來說?
師(疑惑地):你這么快站起來干什么?莫非心中有鬼。(生慢慢地站起來說)
師:面對這搖曳的的蠟燭,你的心里?(課件顯示:蠟焰搖曳,時間嘀嗒嘀噠響起)
生:很緊張。
生:很害怕。
師:是啊,這越來越短的蠟燭仿佛成了最可怕的東西,就像。
師:所以,伯諾德夫人心提到了(引讀生:嗓子眼上),因為她似乎感到(生讀)
師:這蠟燭已不是蠟燭,它就是一枚枚定時炸彈、一把把刺向心臟的尖刀,誰再讀(生讀)大家一起讀。(生讀)
師:(課件顯示:蠟焰搖曳,時間嘀嗒嘀噠響起):面對這隨時都會自動熄滅的蠟燭,讓我們再次感受這生死存亡的時刻。(生背誦)
五、學習第五小節(jié)
。ㄕn件:時間嘀嗒嘀噠聲音繼續(xù)響著)
師:此時空氣仿佛凝固了,時鐘的.聲音不斷在耳邊回蕩著、回蕩著。突然,小女兒杰奎林說話了(出示)
師:誰來說一說(生1說)你再來。(生2說)
師:杰奎林是怎樣說這句話的?生:(嬌聲)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對誰會嬌聲地說呢?
師:可是,在這生死存亡的時刻,杰奎林怎么能對這殘忍的、兇狠的、殺人不眨眼的德國人說呢?
師:誰來嬌聲地說一說?(生1、生2說)
師:你們說得真好,我也想嬌聲地說一說。“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我可以拿半截蠟燭上樓睡覺嗎?”我說得怎樣?
師哦,原來是這樣。杰奎林是多么了不起的小女孩呀!我們一起嬌聲地說一說。
生齊說。
六、拓展
師:正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過了一會兒,三個德國軍官終于離開了伯諾德夫人的家。同學們,當我們面對此時此刻的蠟燭。(課件:一盞熄滅了的蠟燭)閉起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又浮現(xiàn)哪些畫面呢?請你用筆把他寫下來,給“半截蠟燭”這個真實的故事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吧。
生寫。
交流: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5
教案設(shè)計意圖:
本課是實驗版教材五年級下的內(nèi)容,我在教學設(shè)計時主要想通過朗讀訓練,結(jié)合課文進行語言知識的積累,以及恰當合理地使用媒體等途徑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文本,體會文中人物的偉大精神,扎扎實實地上好本節(jié)語文課。
課堂實錄:
師: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為了把德國強盜趕出自己的祖國,法國的伯諾德夫人帶著兩個幼小的兒女參加了秘密情報的傳遞工作。在他們家的桌子上醒目地放著半截蠟燭,通過昨天的預(yù)習,你們知道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嗎?
。ㄟ叧鍪鞠灎T圖)
【設(shè)計意圖:通過給學生看半截蠟燭的畫面,給以直觀的印象,不僅激發(fā)他們很快進入課文的學習,還促使學生邊看邊想,提高看的質(zhì)量。同時還能檢驗學生的預(yù)習情況!
生:這是藏著秘密情報的蠟燭。這是關(guān)系到一家人生命的蠟燭。
師:是呀,由于伯諾德夫人的絕妙主意,這半截蠟燭躲過了德軍的一次次搜查,可是一天晚上,三個德國軍官突然闖進伯諾德夫人家,一個中尉無意中點燃了這半截蠟燭,一場危機來臨了。
。ò鍟狐c燃蠟燭。)
師:在文中,危機指的是什么?夫人怎么化解危機?
生:危機是指敵人會發(fā)現(xiàn)蠟燭里的秘密,那么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她借口蠟燭暗,油燈亮而換下了蠟燭。
師:同學們,夫人面臨危機的后果是一個比一個嚴重,所以我們應(yīng)該怎么讀呢?
【設(shè)計意圖:把討論中得到的感受化為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更使學生明確當時處境的危險!
師:讓老師和大家一起配合著讀。為了保全蠟燭
學生朗讀課文中的句子。
師:為了不使秘密暴露,情報站能繼續(xù)安全存在
學生朗讀課文中的句子。
師:為了保全一家三口的生命
學生朗讀課文中的句子。
【設(shè)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shè)不同的語境進行引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一次又一次地感悟當時情況的迫在眉睫,為后面的體會人物品質(zhì)的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而且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朗讀,理解是最好的朗讀指導;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朗讀也是一種很好的理解方法。這樣就能把閱讀理解和朗讀訓練緊緊地結(jié)合在一起了!
師:一場危機過去了,可課文為什么說似乎過去了呢?(板書:重新點燃。)
【設(shè)計意圖:點撥難點,把課文知識上扎實。】
生:因為敵人又再一次點燃了蠟燭。
師:輕松的心情沒有持續(xù)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著青煙的燭芯點燃。
師: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úシ鹏[鐘走的音樂)
【設(shè)計意圖:恰好地使用媒體,渲染緊張的氣氛,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課文中所描寫情況的十萬火急。這樣媒體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發(fā)揮,使之真正地起到了輔助服務(wù)的功效!
師:此時房間里的氣氛仿佛也要凝固,我們可以用哪些詞、句來描寫當時一家三口緊張的心情呢?
生:可以用膽戰(zhàn)心驚、心里像揣著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等。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課文,自然而然地進行語言知識的積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師:就在這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時候,小男孩端起了燭臺。
。ò鍟憾似馉T臺)
師:可是兇殘的德國軍官又一把奪回了蠟燭,厄運即將來臨。
。ò鍟簥Z回蠟燭)
輕聲讀讀這段話,你會產(chǎn)生什么疑問?
生:小男孩為什么會如此從容?
【設(shè)計意圖:教師問,學生答,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容易處于被動,受到壓抑。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設(shè)法使教師的問逐步過渡到學生自己來問,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而且還能檢查學生是否讀懂課文!
師:同學們的提問都十分有價值,我們一起來解決此時的從容是面對什么的從容?
生:這是面對死亡的從容。
【設(shè)計意圖:面對學生的問,教師應(yīng)該知道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哪里。】
師:世界上沒有什么時候比等待死亡更可怕的',男孩默默地坐著,他會想什么?
【設(shè)計意圖:拓展想象空間,通過想象補充文本中沒有寫出的內(nèi)容,更好地帶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感受人物的思想。】
師:望著越來越微弱的燭光,他的母親——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úシ判奶囊魳罚
【設(shè)計意圖:恰好地使用媒體,渲染驚心動魄的氣氛,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中描寫情況的十萬火急。這樣使媒體真正地為教學服務(wù)!
(出示句子:她似乎感到德國軍官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
師:這句話怎么讀?
生:強調(diào)嗓子眼上、惡狼般、越來越短。
【設(shè)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去感悟文本。】
師:就在這時候,家庭中的第三個成員杰奎琳站了起來,她是如何說,如何做的?指名回答。
(板書:端起上樓)
師:讓我們分角色朗讀這一段,來感悟當時驚心動魄的這一幕。
師:你們能否想象杰奎琳在走上這一級級樓梯時,她會想些什么?
【設(shè)計意圖:這樣的想象設(shè)計,不僅使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教材內(nèi)涵,而且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
師:正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此時此刻,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心情會如何?
生:如釋重負。懸著的心終于平靜了。
師:當?shù)聡姽匐x開之后,母子三人會有怎樣一段對話呢,請大家在小組里合作演一演。
【設(shè)計意圖:通過分角色表演,進一步把學生帶入情境,使學生在讀中獲得心理體驗,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師: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后,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如果知道了這件事情,要頒發(fā)榮譽獎?wù),那么他當時會怎么稱贊他們一家人呢?如果你是戴高樂,你會說什么?
【設(shè)計意圖:此練習設(shè)計意在及時進行語言訓練,啟發(fā)學生換位思考,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自己學習后的體驗進行贊揚,因為這時學生的學習情緒正好達到高潮,他們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師:這是多么偉大的一家人呀,他們憑著(學生隨著老師的隨意指名回答:機智、從容、鎮(zhèn)定、愛國精神)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最終取得了勝利。
反思:
記得有一位哲人在評價方法時曾說:“沒有正確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學者也會像瞎子一樣盲目摸索!边@句話把方法的地位、作用和它的重要性都說到家了。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擬把各種教學方法恰當靈活地進行運用,爭取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首先進行了扎實有效的朗讀訓練,體現(xiàn)了以讀為本的精神。讀是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精髓。在課上無論是了解內(nèi)容的讀,還是理解語言的讀,都應(yīng)訓練到位。我牢牢地抓住讀這個訓練方式,以讀引思,以讀悟文。從整堂課的效果看,學生不僅能讀正確、連貫、有感情,還能緊扣語言文字反復玩味,全是因為我把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其次在教學中恰當?shù)匾攵嗝襟w輔助教學,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無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在設(shè)計課件時,首先明確使用課件要達到什么目標,要解決教學中的什么問題,然后才把這些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yōu)勢表達清楚。因為我深知,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語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喧賓奪主,成為教學的主導性手段。
接著發(fā)揮課本劇的作用。語文課上的課本劇表演,是一種深讀課文,推敲課文語言文字,體會文中人物情感并將其形之于外的過程,是一種特殊的閱讀理解手段。因而在表演前,首先要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圈畫重點詞句,然后在討論中把握角色。其次,要讓學生深入研讀“劇本”,深刻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生動的對話,形象的動作及人物細膩的感情變化等內(nèi)容。在表演時,我還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對劇本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造,使學生再次超越自我。
再次善于適時點撥。提問不要多,主要在啟發(fā)、引導和點撥上下功夫,因此我精心設(shè)計,靈活安排,不斷地拓展學生的思路,為學生的思維活動導向,達到從知識向技能的過渡。
最后這節(jié)課結(jié)束時的說話訓練自認為比較精彩,在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有了較深的理解,并漸漸喜歡上課文所描述的內(nèi)容后,他們往往有一種想把自己的喜愛之情傾述出來并迫切想與人分享的愿望,因此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不僅能完成學生的心愿,而且能很好地檢測學生上完課后知識的掌握程度。
“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導致的學生不可預(yù)期的行為結(jié)果增加的程度”。教師對課堂上這些生成性因素的巧妙把握,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價值,能使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的靈性得以真正釋放。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6
【教學理念】
本課教學著力于對兩個問題的考慮探索:
一、文本解讀的多元性與規(guī)定性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間對話的過程,是“物我回響交流的過程”。由于各人經(jīng)驗、體驗、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別,“對話”的結(jié)果必定也不會完全相同。那么,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提升“對話”的質(zhì)量?其間是否還需要教師的控制?尊重學生的主體體驗是否就意味著可以任意解讀文本?
教學中,我強化展現(xiàn)學生個體理解的豐富的非預(yù)期性與發(fā)明性,同時認為多元解讀并非沒有任何制約的純個體主觀心理反應(yīng),而是主觀心理與文本隱蔽信號的契合,因而教學中注意通過價值的引領(lǐng)讓學生領(lǐng)悟文本對話中“主觀”與“客觀”的辯證規(guī)律。
二、語言轉(zhuǎn)換的整體性與主動性
毋庸置疑,語文課堂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是學科職責,但實際操作中卻也是一大瓶頸。我在教學中力求掌握整體性與主動性,將體驗、想象與語言發(fā)展結(jié)合起來。諸如引發(fā)認知抵觸、進行爭辯,憑借文本信息想象描述心理,既力求體現(xiàn)“多維度”“多層次”的豐富性,又旨在激發(fā)學生思維、表達的積極性,使之獲得整體的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鋪墊定向
學習課文前,先組織學生默寫詞語:半截、蠟燭、絕密、絕妙,其中“絕密”“絕妙”由教師說意思,學生根據(jù)意思寫詞語。默寫完畢后教師進行評點,強調(diào)“蠟”是“蟲”旁,“絕密”的“密”是“山”字底。
師:現(xiàn)在誰能說說,課文中的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說的時候盡量用上“絕密”“絕妙”這兩個詞語。
生:這半截蠟燭藏有裝著絕密情報的小金屬管,這是伯諾德夫人想出的一個絕妙主意。
生:伯諾德夫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她將裝有絕密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了半截蠟燭里。
師:你把“絕妙”放到了前面。同一個意思經(jīng)常有不同的說法。那么,這個絕妙的主意就絕對安全、萬無一失嗎?(生:不是)快速默讀課文,看看它存在著什么隱患。(學生默讀課文后交流,教師出示:“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一家三口生命的結(jié)束!保
師:這情報也許是自身部隊的作戰(zhàn)計劃,也許是敵人的又一個陰謀行動,F(xiàn)在,蠟燭已經(jīng)被敵人點燃!(引讀)萬一蠟燭──(生齊讀: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這樣──(生齊讀: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jié)束)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便圍繞著這半截蠟燭打響了──(播放課文3~7自然段配樂朗讀錄音。)
二、研讀探究
師:假如請同學們用一個詞語概括自身聽了這個故事的感受,你們選擇哪個詞?
生:我覺得這個故事很“驚險”。
生:我選擇“緊張”。
師:換個角度再想想。
生:我覺得他們一家很“機智”。
生:我覺得他們一家很“冷靜”。
師:同學們都從不同的角度談了自身的體會。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驚險。請邊默讀邊體會。
(學生讀書、體會,讀后教師重點引導交流“燭焰搖曳,發(fā)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一句。)
師:“發(fā)出微弱的光”意味著什么?
生:意味著蠟燭就要燃燒到金屬管了,就要自動熄滅了。
生:意味著秘密就要暴露了。
生:意味著情報站就要遭到破壞。
生:還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就要結(jié)束了。
師:同學們都很會讀書,注意了聯(lián)系上文考慮。現(xiàn)在誰能連起來說說“這意味著……意味著……意味著……”?(生答略)
師:能用一個四字詞語形容此時的險情嗎?
生:千鈞一發(fā)。
生:危在旦夕。
生:萬分危急。
師:火焰吞噬著蠟燭,也炙烤著伯諾德夫人的心。誰能讀出當時的“險”呢?
。ㄉ首x該句,師指導用虛聲表示險情,著重指導讀好“微弱的光”“最可怕的東西”“提到了嗓子眼上”。)
師:面對險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與敵人周旋?雌饋矸椒ú灰粯樱安灰粯印敝惺欠褚灿兄承耙粯印蹦?默讀課文,仔細想想。
生:他們的目標一樣,就是保住蠟燭。
生:他們一家人的心情是一樣的。(師追問:怎么一樣?)他們當時心里都很著急。
生:課文中說兩個小朋友“臉色慘白”,“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這些都可以看出他們當時心里很緊張。
師:他們的緊張心情表示在神情舉止上了嗎?默讀課文,口頭填空。
出示:
“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闭f著,伯諾德夫人 把蠟燭吹熄。
在斗爭的最后時刻,杰克___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___地坐待著。
小孩子杰奎琳___地對德國人說完,得到同意后,____地端起燭臺上樓去了。
(學生口頭填空。)
師:看看他們仨人的表示,有一樣的地方嗎?
生:他們都表示得很鎮(zhèn)定,從容不迫。
師:請選擇一個人物說說。
生:兒子杰克的表示給我的印象最深。(讀第5自然段描寫杰克的句子)杰克在自身的計謀沒有實現(xiàn)的情況下,能夠隨機應(yīng)變。盡管厄運即將來臨,可他仍是那樣“從容”,“默默地坐待著”,一點都沒有反常的表示。
師:杰克默默地坐待著什么“厄運”?請“瞻前顧后”考慮。
生:杰克默默坐待的厄運是蠟燭熄滅,秘密暴露,情報站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jié)束。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然很從容,“默默地坐待著”。(教師指導朗讀)
生:我特別欣賞小孩子杰奎琳。在當時那樣緊張的情況下,她小小的年紀竟然表示得如此機智。
師:請大家“瞻前顧后”,聯(lián)系第7自然段想想,得到的體會會更深。大家一齊讀第7自然段。(生讀)讀到這兒,你在想什么?
生:我想說,好險。
生:我終于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師:就請你們帶著自身的這些想法再讀。(生齊讀第7自然段。)
師:我們來看看伯諾德夫人的表示。輕聲讀讀伯諾德夫人的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保,想想應(yīng)該強調(diào)什么字眼。(學生各自試讀)
生:(將“亮”字重讀)我覺得應(yīng)該突出“亮”字,因為只有強調(diào)油燈比蠟燭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蠟燭換下來。
生:(將“燈”字重讀)我覺得應(yīng)該強調(diào)“燈”,因為只有突出了“燈”,才干吹熄蠟燭。
生:(將“瞧”字重讀)強調(diào)“瞧”字是為了吸引德國軍官的注意。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7
一、鋪墊定向
學習課文前,組織學生默寫詞語:半截、蠟燭、絕密、絕妙,其中絕密絕妙由教師說意思,學生根據(jù)意思寫詞語。默寫完畢進行評點,強調(diào)蠟是蟲旁,絕密的密是山字底。
師:現(xiàn)在誰能說說,課文中的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說的時候盡量用上絕密絕妙這兩個詞語。
生:這半截蠟燭藏有裝著絕密情報的小金屬管,這是伯諾德夫人想出的一個絕妙主意。
生:伯諾德夫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注意,她將裝有絕密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了半截蠟燭里。
師:你把絕妙放到了前面,同一個意思常常有不同的說法。那么,這個絕妙的主意就絕對保險,萬無一失了嗎?(生:不是)快速默讀課文,看看它存在什么隱患。
。▽W生默讀課文后交流,教師出示: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jié)束。)
師:這情報也許是自己部隊的作戰(zhàn)計劃,也許是敵人的又一個陰謀行動。現(xiàn)在,蠟燭已經(jīng)被敵人點燃。ㄒx)萬一蠟燭(生齊讀: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這樣(生齊讀: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jié)束。)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便圍繞著這半截蠟燭打響了
。úシ耪n文37自然段配樂朗讀錄音)
二、研讀探究
師:如果請同學們用一個詞概括自己聽了這個故事的感受,你們選擇哪個詞?
生:我覺得這個故事很驚險。
生:我選擇緊張。
師:換個角度再想想。
生:我覺得他們一家很機智。
生:我覺得他們一家很沉著。
師: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談了自己的體會。我們首先來看看當時的情況怎樣驚險。請邊默讀邊體會。
(學生讀書體會,讀后重點引導交流燭焰搖曳,發(fā)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一句)
師:發(fā)出微弱的光意味著什么?
生:意味著蠟燭就要燃燒到金屬管了,就要自動熄滅了。
生:意味著秘密就要暴露了。
生:意味著情報站就要遭到破壞。
生:這還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就要結(jié)束了。
師:很會讀書,注意了聯(lián)系上文思考,F(xiàn)在誰能連起來說說,這意味著意味著意味著(生答略)
師:能用一個四字詞語形容此時的險情嗎?
生:千鈞一發(fā)
生:危在旦夕
生:萬分危急
師:火焰噬著蠟燭,也炙烤著伯諾德夫人的心。誰能讀出當時的險的?(朗讀該句,指導用虛聲表現(xiàn)險情,著重指導讀好微弱的光最可怕的東西提到了嗓子眼上)
師:面對險情,母子三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辦法與敵人周旋,看起來方法不一樣,但不一樣中是否也有著某些一樣呢?默讀課文,仔細想想。
生:他們的目標一樣,就是保住蠟燭。
生:他們一家的心情是一樣的。(師追問:怎么一樣?)他們當時心里都很著急。
生:課文中說兩個孩子臉色蒼白,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這些都看出他們當時心里很緊張。
師:他們的緊張心情表現(xiàn)在神情舉止上了嗎?默讀課文,口頭填空。(出示)
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伯諾德夫人(輕輕)把蠟燭吹熄。
在斗爭的最后時刻,杰克(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著。
小女兒杰奎琳(嬌聲)地對德國人說完,得到同意后,(鎮(zhèn)定)地端起燭臺上樓去了。
。▽W生口頭填空)
師:看看他們?nèi)说谋憩F(xiàn),這方面有一樣的地方嗎?
生:他們都表現(xiàn)得很鎮(zhèn)定,不慌不忙。
師:選擇一個人物說說。
生:兒子杰克的表現(xiàn)給我的印象很深。(讀第5自然段描寫杰克的句子)杰克在自己的計謀沒法實現(xiàn)的情況下,能夠隨機應(yīng)變。盡管厄運即將來臨,可他仍是那樣從容,默默地坐待著,一點都沒有反常的表現(xiàn)。
師:杰克默默坐待著什么厄運?請瞻前顧后思考。
生:杰克默默坐待的厄運是蠟燭熄滅,秘密暴露,情報站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jié)束。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然很從容,默默坐待。(教師指導朗讀)
生:我特別欣賞小女兒杰奎琳。在當時那樣緊張的情況下,她小小年紀竟然表現(xiàn)得如此機智。
師:瞻前顧后,聯(lián)系第7自然段,你們體會會更深。大家一齊讀第7自然段。(生讀)讀到這兒,你在想什么?
生:我想說,好險哪!
生:我終于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師:就請你們帶著自己的這些想法再讀。(生齊讀第7自然段)
我們來看看伯諾德夫人她的表現(xiàn),輕聲讀讀伯諾德夫人的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想想應(yīng)該強調(diào)什么字眼。(學生各自試讀)
生1:(將亮字重讀)我覺得應(yīng)該突出亮字,因為只有強調(diào)油燈比蠟燭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蠟燭換下來。
生2:(將燈字重讀)我覺得應(yīng)該強調(diào)燈,因為只有突出了燈,才能吹熄蠟燭。
生3:(將瞧字重讀)強調(diào)瞧字是為了吸引德國軍官的注意。
生4:(將先生重讀)我覺得也可以強調(diào)先生,這樣做可以不使德國軍官起疑心,似乎有禮貌的樣子。
師:同學們的朗讀處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過,盡管咱們的處理方式不同,但有一點其實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保住那半截蠟燭。
生:都是為了避免敵人的懷疑,巧妙地熄滅蠟燭。
師:說得對。只要我們的朗讀處理都是圍繞這一點的,那么就都是允許的。
師:我們體會到了一家三口的緊張心情,又感受了他們臨危不懼的從容神情,從他們與敵人的反復周旋中,我們是不是還有別的感受。
生:我覺得他們一家都很有智慧。他們想的方法都很巧妙,沒有引起敵人的懷疑。
。ㄖ笇W生分別體會杰克、杰奎琳的表現(xiàn))
師:絕密情報終于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同學們,是誰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脫口而出)是小女兒杰奎琳。
師:有不同觀點嗎?(學生開始沉思)
生:我認為杰克也有功勞。
生:還有母親呢。
師: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是杰奎琳,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杰克、母親也功不可沒。要說服對方,就必須占有充分的根據(jù)。想想,根據(jù)在哪里?
生:在課文中。
師:還是逐字逐句讀嗎?(生搖頭)對,學習得講究方法。請大家快速讀相關(guān)的部分,尋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后,再仔細琢磨。同學間也可以商量商量。(學生讀書、思考、討論)
生1:我認為最后的成功應(yīng)該是全家人的貢獻。你想,兒子杰克在當時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樣從容,不就會引起敵人的懷疑嗎?
生2:還有媽媽呢。她也是表現(xiàn)得那樣鎮(zhèn)定,一開始是輕輕把蠟燭吹滅。
生3:還有,一開始媽媽從廚房取出了一盞油燈,這樣,后面小女兒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蠟燭。
生4:我覺得還有一點不可忽視。課文最后說小女兒正當踏上最后一級臺階時,蠟燭熄滅了,多危險呀!那么是誰贏得了這一點時間呢?是媽媽。她在一開始就試圖用油燈替換蠟燭,輕輕吹熄了蠟燭。
師:大家前后聯(lián)系起來思考,非常好。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想得更遠一點。
生:兩個孩子都還小,在敵人面前為什么能這樣鎮(zhèn)靜呢?我想,那是在母親長期的影響形成的。
生:再說,把情報藏在蠟燭里這個絕妙的主意本來就是母親想出來的。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沒有最后杰奎琳的靈活應(yīng)變,后果不還是不堪設(shè)想嗎?能不能有一個恰當?shù)恼f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為保住情報站做出了貢獻,小女兒杰奎琳起了關(guān)鍵作用。
生:情報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齊心協(xié)力的結(jié)果,小女兒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三、綜合想象
師:同學們,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一部電影,你覺得出現(xiàn)最多的.鏡頭該是什么?閉起眼睛想想。
生1:是那半截蠟燭。蠟燭是貫穿整個故事的,蠟燭牽動著大家的心。
生2:我覺得是墻上的一面鐘,滴答滴答的聲音一直在耳邊回響,伯諾德夫人和兩個孩子的心越來越緊張。
生 3:我眼前總是閃過的是德國軍官的陰險的眼睛。伯諾德夫人總覺得他們似乎發(fā)現(xiàn)了蠟燭的秘密。
師:你們都是出色的導演。雖然鏡頭不一,風格有別,但我感覺你們的意圖都是一樣的,能說說嗎?
生1:我們都是為了渲染一種緊張的氣氛。
生2:我們都是為了突出當時的危險,表現(xiàn)人物的緊張。
師:蠟燭在燃燒,火苗在跳動,燭油在流淌,屋子里是那么安靜,連空氣似乎都凝固了。然而,他們一家三口的內(nèi)心卻像風暴一樣。接下來,咱們一起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想象他們當時的心理,好嗎?(生:好)我先說還是你們先說?(有學生說老師先說)
師:好,那我就試著說說當時伯諾德夫人的心理。這可怎么辦才好? 兩個孩子臉色蒼白,杰克、杰奎琳,你們可千萬不能慌。 得趕快想個法子,不管怎樣,一定要鎮(zhèn)定,不能讓敵人瞧出破綻。哎呀,杰克,你干嘛站起來,你要干什么?杰克,真是好樣的。蠟燭啊蠟燭,你燒得慢一點兒怎么,強盜們惡狼般的眼睛正盯著蠟燭,難道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就要燒到金屬管了,快想法子,決不能讓情報落在敵人手里!杰奎琳的眼睛在發(fā)亮,哦,她說話了。謝天謝地,敵人沒懷疑。情報保住了!狗強盜,你們要完蛋了。▽W生熱烈鼓掌)
師:謝謝同學們的鼓勵,看來還比較成功,請你們給我總結(jié)總結(jié)經(jīng)驗吧。
生:周老師想象的內(nèi)容很合理,是有根據(jù)的想象。
師:你真了解我,我想象時就注意了瞻前顧后。
生:我覺得周老師想象的內(nèi)容緊張但不慌張,而且聲情并茂。
師:謝謝夸獎,我一定再接再厲。下面,就請同學們從杰克、杰奎琳中任選一個,當然也可以挑戰(zhàn)我,選擇伯諾德夫人,瞻前顧后,想象心理。
。▽W生在小組里熱烈想象描述,后指名數(shù)人全班交流,略)
四、課后作業(yè)
師: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幾個人合作,將故事排成課本劇演一演。
專家點評:
國 家 督 學 成尚榮 評析
特 級 教 師 趙景瑞 評析
一堂充滿智慧的語文課
成尚榮
周益民老師的這堂語文課充滿了智慧,應(yīng)該充分肯定是一堂好課。
這堂課的智慧在哪里?首先在于他的教育理念和課程理念。整堂課充溢著老師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充分信任。他和同學是一種和諧、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guān)系。今天的這堂語文課,給我具體地感受到周老師是一個長大的兒童,親切、寬松。周益民老師把理念內(nèi)化了,已轉(zhuǎn)化成為一種信念,成為他人格的一個特征。因此他這種對孩子的愛是自然的,是真實的,是真誠的。愛和美德是一種智慧,智慧來自教育理念。
第二,語文提倡個性化的閱讀,要有個性體驗,應(yīng)該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這種多元的、開放的教學情境,顯現(xiàn)了價值的多元,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如果離開文本,離開文本的語境,離開文本的主旨,讓學生去多元探索,沒有對基本價值觀共同的、深入的認識,我們學生的價值觀怎么建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設(shè)怎么去落實?周老師緊緊把握住這半截蠟燭如果保不住就會怎么樣,情報站被破壞了,機密泄露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也就不能存在了,暗含著要愛自己的祖國,要愛自己的民族,在兇惡的敵人面前,我們每一個人應(yīng)該怎么去維護祖國的榮譽,去維護祖國的尊嚴,增強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對祖國處在危急時刻每一個人所共同承擔的責任。這些話周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講,但是他已經(jīng)反復讓學生朗讀了。分析母子三人的表現(xiàn),他是緊緊圍繞著這一點展開的。語文課不是不要思想品德教育了,問題是怎么去體現(xiàn)。我以為周老師處理得非常好,他是有智慧的,是有深度的。
第三,智慧在周老師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和比較準確的把握上。課堂要生成,就像周老師講的往往有一種無法預(yù)約的精彩。但是這無法預(yù)約的精彩怎么生成,生成以后怎么去把握?需要在對課文深入理解、分析把握的基礎(chǔ)上才可能生成,否則這個生成是偶然的、隨意的。而且這樣的生成一旦冒頭不能敏銳把握住。周老師抓住兩個詞語絕密絕妙,抓得好。當然后面扣得不夠緊。這個絕妙不僅指母親把情報放在半截蠟燭中是絕妙的,后面三個人去保護它也都是非常絕妙的。他點得還不夠到位。這兩個詞語讓學生聽寫,不是直接報詞語,是根據(jù)意思概括出詞語。再比如母子三人保護半截蠟燭的做法是不同的,但是有沒有相同的地方,這個問題好,當然我覺得應(yīng)該讓學生首先說說不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各有各的智慧,這篇課文給我感覺母子三人都是有智慧的。尤其是是誰救了大家,這個問題的拋出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再有讓學生想象各人的心理。這一環(huán)一環(huán)緊緊扣住語文課中的主要話語引導學生去閱讀,去討論,去展開。特別是母親的話突出哪個重音,實際上突出不同的重音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個性化學習。
當然我希望周老師這堂語文課要更加沉穩(wěn)一點,還可以再精細一點。有些詞語要扣得更緊一點。媽媽急忙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的急忙,輕輕把蠟燭吹熄,大兒子杰克慢慢地站起來,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小女兒嬌聲地,為什么要嬌聲?迷惑德國鬼子。像這些詞語要抓住。
依托文本,創(chuàng)設(shè)用語空間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閱讀的文本就是實踐用語最方便、最經(jīng)常的資源。周益民老師執(zhí)教的《半截蠟燭》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個新理念,依托文本,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學語言、用語言的廣闊天地,很會借雞下蛋,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特色。
上課伊始,周老師啟發(fā)孩子用上文本中的絕密絕妙說出半截蠟燭的特點,是在訓練用語造句。
聽了配樂朗讀課文,又激發(fā)孩子想說點什么,練習用生動的語句渲染了緊張的氣氛。
當教學蠟燭就要燒到金屬管這部分時,周老師又讓學生用一個詞語形容此時的危險。千鈞一發(fā)危在旦夕萬分危急的展現(xiàn),實踐中調(diào)動了學生積累的語言。
當絕密文件安然無恙,大家都松了一口氣時,老師又投下了一個激疑的石子:是誰保住了機密,挽救了一家人?一石激起千層浪,精彩的多角度辯論開始了。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8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說出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guān)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體驗當時緊張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與敵人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適時復習
同學們,60年前那一場幾乎席卷整個人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使無數(shù)國家染上戰(zhàn)火,人民飽受煎熬。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課文中的伯諾德夫人一家參加了秘密情報傳遞工作。一天晚上,他們?yōu)榱税虢叵灎T與闖進屋子的德國強盜展開了一場特殊的戰(zhàn)斗。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關(guān)系到國家利益的、關(guān)系著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命運的“絕密”)
二、學習課文,感悟理解
。ㄒ唬└兄獌(nèi)容
讓我們走進課文,關(guān)注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命運。
1、學生自由讀3-7小節(jié),看看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了幾次令人緊張的變化?(組織學生交流,把握三處:(1)、當?shù)萝姲严灎T點燃(2)、當?shù)萝姲汛迪ǖ南灎T重新點燃(3)、當端走的蠟燭被德軍奪回)
2、文章情節(jié)富有如此曲折的變化,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ǘ┭形銮楣(jié)
在這些危機關(guān)頭,伯諾德夫人一家是如何與德軍周旋的呢?
1、自學課文,要求:(1)畫出描寫伯諾德夫人一家動作、語言的句子,認真讀一讀,體會當時的那種氣氛。
2、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收獲。
◆語言:
師:請同學們各自輕聲讀讀伯諾德夫人的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保胂霊(yīng)該強調(diào)什么字眼。(學生各自試讀)
生1:(將“亮”字重讀)我覺得應(yīng)該突出“亮”字,因為只有強調(diào)油燈比蠟燭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蠟燭換下來。
生2:(將“燈”字重讀)我覺得應(yīng)該強調(diào)“燈”,因為只有突出了“燈”,才能吹熄蠟燭。
生3:(將“瞧”字重讀)強調(diào)“瞧”字是為了吸引德國軍官的注意。
生4:(將“先生”重讀)我覺得也可以強調(diào)“先生”,這樣做可以不使德國軍官起疑心,似乎有禮貌的樣子。
師:同學們的朗讀處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過,盡管咱們的處理方式不同,但有一點其實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不引起德軍的'懷疑,保住那半截蠟燭。
生:都是為了避免敵人的懷疑,巧妙地熄滅蠟燭。
師:說得對。只要我們的朗讀處理都是圍繞這一點的,那么就都是允許的。下面,請你們想著這個目標,按照自己的處理方式各自朗讀這句話。
◆動作:(急忙)取、(輕輕)吹。
請一位同學做一個吹的動作。再做輕輕吹的動作。
重點提示:為什么要輕輕吹?
◆心理活動:假如你就是伯諾德夫人,你能把當時的心理活動以你自己的口吻表達出來嗎?。
。ㄏ灎T就這么點著,情報很快就會暴露,怎么辦呢?不行,我得趕快想個好辦法!)
指導這是你的心理獨白,你這么大聲說出來,不引起敵人的懷疑才怪呢。誰再來做一回伯諾德夫人。
小結(jié):盡管情況危急,伯諾德夫人內(nèi)心十分焦慮,但她還能表現(xiàn)得這么從容、機智,真是了不起。危機暫時過去了。但是,輕松的心情沒有持續(xù)多久,蠟燭又被中尉重新點燃,形勢再一次變得嚴峻起來。(板書:重新點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蠟燭越來越短。真令人擔心哪!危機有沒有過去呢?
交流杰克。
◆語言:(“天真冷。”)指導朗讀。平淡的語氣,但讓人覺得很有這個必要。
◆動作:慢慢站、端、(“疾步”還是“不急不慢”)走去、從容(在什么情況下表現(xiàn)得這么從容的?為什么能這么從容?提示母親的教育影響)、生火、坐待
讀句子。
師:同學們,杰克能有這么鎮(zhèn)定自若的神情、動作、語言,你們能知道他站起來前,心里想了些什么?
生:過不了多久,蠟燭就會燒到金屬管的!媽媽已經(jīng)做了努力,可是沒有成功。我該怎么辦,總不能坐著等……有了!
生:可惡的法西斯,又把蠟燭搶去了!怎么辦?跟他們吵嗎?不行!媽媽說過:越是危急的關(guān)頭越要鎮(zhèn)定,不能慌。我要裝著沒事一樣,把蠟燭拿走。
過渡:
1、杰克仍然沒有保住蠟燭,情況已經(jīng)到了萬分危急的關(guān)頭。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緊了。課文是怎樣描寫這種緊張的情節(jié)的呢?指導朗讀
2、在半截蠟燭即將熄滅之際,伯諾德夫人的小女兒——只有10歲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來。她是怎么做的?
。ㄌ崾荆嚎梢宰プ 皨陕暋、“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這些詞語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會找到答案了。)(恭維的話很多人都會感到很受用,又是這么一個可愛禮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點不過份的小要求,讓人實在無法拒絕,從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機)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片段。
師:絕密情報終于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同學們,是誰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脫口而出)是小女兒杰奎琳。
師:有不同的觀點嗎?
。▽W生開始沉思)
生:我認為杰克也有功勞。
生:還有母親呢。
師: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是杰奎琳,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杰克、母親也功不可沒。同學們,要說服對方,就必須占有充分的根據(jù)。能從課文中找出根據(jù)嗎?
生1:我認為最后的成功應(yīng)該是全家人的貢獻。你想,兒子杰克在當時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樣“從容”,不就會引起敵人的懷疑嗎?
生2:還有媽媽呢。她也是表現(xiàn)得那樣鎮(zhèn)定,一開始是“輕輕”把蠟燭吹滅。
生3:還有,一開始媽媽從廚房取出了一盞油燈,這樣,后面小女兒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蠟燭。
生4:我覺得還有一點不可忽視。課文最后說小女兒正當“踏上最后一級臺階時,蠟燭熄滅了”,多危險呀!那么是誰贏得了這一點時間呢?是媽媽。她在一開始就試圖用油燈替換蠟燭,輕輕吹熄了蠟燭。
師:大家前后聯(lián)系起來思考,非常好。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想得更遠一點。
生:兩個孩子都還小,在敵人面前為什么能這樣鎮(zhèn)靜呢?我想,那是在母親長期的影響形成的。
生:再說,把情報藏在蠟燭里這個絕妙的主意本來就是母親想出來的。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沒有最后杰奎琳的靈活應(yīng)變,后果不還是不堪設(shè)想嗎?能不能有一個恰當?shù)恼f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為保住情報站做出了貢獻,小女兒杰奎琳起了關(guān)鍵作用。
生:情報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齊心協(xié)力的結(jié)果,小女兒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師:同學們,如果現(xiàn)在讓大家做個導演,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一部電影,你覺得出現(xiàn)最多的鏡頭該是什么?
生1:是那半截蠟燭。因為這半截蠟燭不僅關(guān)系著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命運,貫穿了整個故事,也牽動著大家的心。
。◣煟核晕恼乱运黝},因為用“半截蠟燭” 作題目一下子就把焦點展示給了讀者,很吸引人。)
生2:我覺得是墻上的一面鐘,“滴答滴答”的聲音一直在耳邊回響,伯諾德夫人和兩個孩子的心越來越緊張。
生3:我眼前總是閃過的是德國軍官的陰險的眼睛。伯諾德夫人總覺得他們似乎發(fā)現(xiàn)了蠟燭的秘密。
師:你們都是出色的導演。雖然鏡頭不一,風格有別,但我感覺你們的意圖都是一樣的,能說說嗎?
生1:我們都是為了渲染一種緊張的氣氛。
生2:我們都是為了突出當時的危險,表現(xiàn)人物的緊張。
。ㄈ┬〗Y(jié):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家庭,在他們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經(jīng)歷了一場沒有硝煙而又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你有哪些心里話想對他們說?(板書:機智勇敢、熱愛祖國)
三、總結(jié)全文,加深認識
課文依靠生動的描寫,讓我們仿佛也身處其境,感受到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懷著對祖國的無限的熱愛,與法西斯展開了一場特殊的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最終憑著他們的機智與勇敢取得了勝利。象他們這樣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應(yīng)該過著幸福安寧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這樣的年紀,原應(yīng)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是什么讓他們喪失了這并不過分的權(quán)利呢?(戰(zhàn)爭)
小結(jié):在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之際,讓我們發(fā)出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遠離戰(zhàn)爭,擁抱和平吧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相關(guān)文章:
《半截蠟燭》教學實錄(精選)06-29
《半截蠟燭》作文09-25
半截蠟燭作文07-24
半截蠟燭反思06-21
半截蠟燭反思范文03-01
半截蠟燭作文錦集(7篇)09-21
《臺階》教學實錄12-18
《窮人》教學實錄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