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霜降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
霜降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1
1、防秋燥
燥邪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xiàn)燥象,表現(xiàn)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皮膚干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xiàn)鼻咽干燥、聲音嘶啞、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癥。
元代醫(yī)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潤其燥。因此,秋季養(yǎng)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養(yǎng)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以利舒肺,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濕邪
秋季從立秋到霜降有6個節(jié)氣。此時,夏天的暑氣還沒有結束,秋天的雨水已經(jīng)很多了,此時須防濕氣陰邪,困傷脾陽而發(fā)生水腫或腹瀉癥狀。要是早秋脾傷于濕,就會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發(fā)作種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濕也很關鍵。
秋季養(yǎng)生防濕主要應以祛濕化滯、和胃健脾的膳食為主。如蓮子、苡米、冬瓜、蓮藕、山藥等。
3、防秋郁
晚秋時節(jié),凄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jié)的變化容易起憂思。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樂。而入秋之后,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
秋季養(yǎng)生防秋郁首先要生活規(guī)律不要隨意打破,心情不好,該做什么還是得做什么;其次要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4、防賊風
秋天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yī)稱為賊風。受到賊風侵襲,往往會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炎、氣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經(jīng)麻痹等。
霜降養(yǎng)生食譜推薦:
霜降時節(jié)氣候漸寒冷,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其時養(yǎng)生的飲食方案如下。
梨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甘微酸,入肺、胃經(jīng)。
“功效”生津,潤燥,清熱,化痰。若在勞動口渴時食梨給人以清涼除燥之感,酒后吃梨可謂甘甜香馨,意在玉漿鮮美之中,酒意全消。
蘋果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甘。
“功效”生津、潤肺,消食、止渴。對蘋果的功效早在唐朝的《千金食治》中就有記載。西方人曾有“日食一蘋果,醫(yī)生遠離我”的說法,我國蘋果產(chǎn)區(qū)也有“飯后一蘋果,老頭賽小伙”的諺語。
橄欖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酸甘。
“功效”清肺,利咽,生渴,解毒。
《本草求真》:“橄欖,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后嚼之最宜。人服河豚魚肝及子,迷悶至死,取此煮汁飲既解。
白果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澀苦。入肺腎經(jīng)。
“功效”斂肺氣,定喘咳,縮小便,止帶濁。銀杏樹葉形似鴨掌,故有鴨腳之稱。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有“鴨腳生江南,名實本相浮。降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敝。銀杏樹還有公孫樹之稱,這是因為此樹生長緩慢,“公植樹而孫得食”的緣故。
洋蔥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入肺經(jīng)。
“功效”清熱化痰。降脂、降糖。洋蔥作為利尿劑和祛痰劑在民間廣為流傳,還是西餐中不可缺少的高級調(diào)味底料。近年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洋蔥內(nèi)含有降血糖的物質(zhì)--甲磺丁脲,常食對糖尿病人頗有益處。
芥菜(雪里蕻)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入肺、大腸經(jīng)。
“功效”宣肺豁痰,溫胃散寒。對于急慢性氣管炎寒痰內(nèi)盛,咳嗽白粘痰,胸膈瞞悶者宜食之。
白果蘿卜粥
配料:白果6粒,白蘿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蘿卜洗凈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凈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卜絲即可出鍋食之。
雙耳湯
制作原料: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制作方法:將白木耳、黑木耳用溫水發(fā)泡,除去雜質(zhì),洗凈,放入碗內(nèi),加冰糖、水適量,置蒸籠中,蒸一小時,待木耳熟透時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于腎陰虛、血管硬化、高血壓、肺陰虛咳嗽、喘息者。
此湯有滋陰潤肺、補腎健腦的功效。
霜降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2
霜降節(jié)氣為脾臟功能處于旺盛時期,由于脾胃功能過于旺盛,易導致胃病的發(fā)出。所以此節(jié)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fā)的高峰期。由于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jīng)功能發(fā)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guī)律被擾亂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耗熱量增多,胃液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影響已有潰瘍的修復深秋及冬天外出,氣溫較低,且難免吸入一些冷空氣,引起胃腸粘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粘膜缺血缺氧,營養(yǎng)供應減少,破壞了胃腸粘膜的防御屏障,對潰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xiàn)。
“霜降”之時已經(jīng)進入深秋,中醫(yī)認為此季節(jié)屬于五行中的'“金”,對應肺臟。因此,此時飲食養(yǎng)生適合的是“平補”。適宜的食物有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等。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此時應少吃寒涼的食物,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引發(fā)疾病。
“霜降”后一般是進補的好時候,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以保暖潤燥健脾養(yǎng)胃為主,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雪里蕻。少吃冷硬食物,忌強刺激、暴飲暴食,還要注意胃的保暖!按禾斐曰ǎ锾斐怨,白薯、山芋、山藥、藕、荸薺,都是這個時節(jié)適宜吃的食物。此外,還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棗、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霜降時節(jié)如何運動養(yǎng)生
“霜降”前后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高峰,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為預防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發(fā)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減衣服,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對呼吸道的刺激。其次,還要加強體育鍛煉,通過鍛煉增加抗病能力,廣播操、太極拳、散步、慢跑、登山等都是比較適宜的運動方式。霜降后要減少秋凍,尤其要注意下肢的保暖。
霜降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3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霜降養(yǎng)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霜降節(jié)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fā)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fā)或加重。這時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等。
秋季神經(jīng)興奮,食欲驟增,要防止過量飲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飲和熱軟食物。不吃霉變和不潔食物,避免感染腸道傳染病。中秋之后天氣干燥易出口渴咽干唇燥皮膚干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jié){、牛奶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jīng)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nèi)!鞍茁渡聿宦端的_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yǎng)身之道。“一場秋雨一場涼”,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jīng)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瀉多發(fā)季節(jié)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秋季雖然沒有春天那樣的好風光,充滿生機,但是秋高氣爽遍地金黃也是一番別樣的景象啊。這時候我們?nèi)ソ纪馊ミm當?shù)墓涔湟彩悄軌蛟鰪婓w質(zhì)的,秋游就是一種非常好的不但能夠調(diào)節(jié)心情還能夠強身健體的方法。
霜降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zhì);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栗子具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這時的進補佳品。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稱打霜,而經(jīng)過霜覆蓋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霜打過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一般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民間在霜降這天,講進食補品,古人講“一年天天補,不如霜降補”。
養(yǎng)生,不僅可以預防秋季常見疾病的發(fā)生,還能夠為寒冬的到來儲備足夠的能量。但是,由于秋季氣候干燥,天氣多變,氣溫往往驟升驟降,體制較弱者很容易滋生疾病。
霜降吃什么
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在當?shù)厝丝磥,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霜降時節(jié)氣候多變?nèi)堇先藢τ谒党允磷拥恼f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yǎng)價值高,但要注意應適量而止。
鴨子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jié)氣的重視。在閩臺地區(qū),他們認為適合秋季進補的食物就是鴨子,所以一到深秋特別是霜降時節(jié),鴨子都會銷售的非常好,甚至出現(xiàn)售空的情況。不少賣鴨子的店也會在廣告上寫上霜降來臨的字樣,提醒大家去購買鴨子。
牛肉
除了上面我們說到的鴨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例如廣西玉林,這里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卜,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山東農(nóng)諺更有意思: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
蘿卜
山東農(nóng)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边@個時節(jié),被霜凍過的蘿卜是最好吃的了,并且十月的蘿卜,還有小人參之稱。
民諺又有言,“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边@句話,除了說明白蘿卜是冬天的應季蔬菜,還道出了它的食療功效。寒冷干燥,吃蘿卜不但可以讓人體補充水分,還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對胃脘脹滿、咳嗽多痰、胸悶氣喘和傷風感冒等疾病有改善功效。
蘿卜和豬、牛、羊肉搭配比較合適。羊肉和蘿卜搭配,能起到去膻味的作用;吃排骨的時候放點蘿卜,則能起到解膩的作用,另外在營養(yǎng)上、口感上也能相互補益。當蘿卜和高蛋白的.肉類搭配時,就變成完全蛋白質(zhì),不僅有利于人體的吸收,蘿卜也因為吸收了肉的味道,口感更好,肉則因為吸收了蘿卜的味道,而變得更加清香。另外,像羊肉等溫熱性的東西,人吃多了容易上火,而蘿卜則是寒涼性的,兩者同食,正好平衡。
白柚
霜降時臺灣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經(jīng)成熟準備收割,也是臺南麻豆鎮(zhèn)白柚的收獲期。有“柚中大王”之稱的大白柚,評價較文旦更高,故有“內(nèi)行人吃白柚、外行人吃文旦”的說法。上品白柚滋味酸中含甜,若沾點梅粉,味道更好;由于果實甘冽多汁,熱咳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都可食用,還有解酒、降血壓、退燒、恢復體力等功效。
白柚果肉含柚皮甘、新橙皮甘、橙皮糖甘及糖類,并富含維生素C、礦物質(zhì)鉀及有機酸等營養(yǎng),其性:寒、甘、酸,可健胃消食,生津解渴,消除疲勞,亦有降低血糖之功效,多食果肉除可增加營養(yǎng)又有益健康。
山藥
霜降后吃根菜,不能忘記了山藥。山藥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yī)認為,山藥性甘平、無毒,它具有補脾益腎、養(yǎng)肺、止瀉、斂汗之功效,是很好的進補”食物藥“。營養(yǎng)學認為,山藥含蛋白質(zhì)、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及維生素、淀粉酶、膽堿、黏液汁酶及薯蕷皂苷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藥對于女性們而言,更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它含有足夠的纖維,食用后就會產(chǎn)生飽脹感,從而控制進食欲望。其次,山藥本身就是一種高營養(yǎng)、低熱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
南瓜
南瓜其內(nèi)含豐富的糖分,容易消化,還是維生素A的主要供給源,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還含有我們所需的胡蘿卜素和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改善我們的秋燥癥狀。
南瓜也可用于兒童蛔蟲、滌蟲、糖尿病的治療,還能減少麻疹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再次,多吃南瓜還有美容的作用,可以使肌膚更加細膩。最主要的,南瓜還有中和致癌物質(zhì)的作用,營養(yǎng)價值可不容小覷。特別是對女性朋友來說,南瓜有很強的美容效果。
秋梨
霜降時節(jié)吃秋梨是個不錯的選擇。梨味甘性涼、微酸,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的功效,是防治秋燥的佳果。
梨能維持細胞組織的健康狀態(tài),還能軟化血管。生食梨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心降火作用;煎水或加蜜熬膏,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板栗
板栗,俗稱栗子,是我國特產(chǎn),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更是蘋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礦物質(zhì)也很全面。
其實栗子不僅是美食,也有一定的滋補功能。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三經(jīng),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有對抗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功效。
霜降節(jié)氣有什么傳統(tǒng)風俗
1、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jié)令的雅事。霜降時節(jié)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2、吃柿子
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認為這樣不僅可以御寒保暖,還能補筋骨。泉州老人則認為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還有些地方是認為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3、登高遠眺
古時霜降時節(jié)有登高遠眺的習俗。霜降時節(jié)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4、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后“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jié),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的氣候特點
1、西南等地:開始進入少雨期。從11月開始,華西秋雨基本結束,從此進入了一年當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區(qū)有的地處高原,有的地處盆地、丘陵,天氣自然會有些差異。但總的來說,此時的平均氣溫還沒有達到冬季的標準,既不如夏季潮濕,也不像春季干燥,早晚溫差也不像春天那樣明顯,應該說是一年當中天氣較為舒服的時段。四川盆地地區(qū),在此期間,氣候溫和,田疇青蔥,橙黃橘綠。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干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樹芙蓉盛開,把官饒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艷麗。
2、西北、東北等地:初冬的天氣特點。在10月下旬一11月初,我國的西北、東北等地區(qū),都已呈現(xiàn)出一派寒風落葉的初冬景象,冷空氣在這些地區(qū)不僅是?投沂亲钕缺唤哟目腿。一般的冷空氣繪途經(jīng)之地帶去的不是干風就是雨雪,而降溫則是每批冷空氣都要送上的特產(chǎn)。由于我國自80年代中期進入了偏暖的周期,特強冷空氣少見。但遇到強冷空氣,最低氣溫降至-7、-8℃,甚至-10℃以下,寒風與雪花共舞,也讓人冷得可以。少數(shù)情報局地的大雪容易形成雪災,北部海區(qū)的偏北大風也值得注意。
霜降節(jié)氣有什么忌諱
1、忌秋燥
霜降時節(jié)是秋燥最為嚴重的時節(jié),人體也容易受此影響。常常發(fā)生的表現(xiàn)就是:唇干、口干、便秘等癥狀。因此,霜降過后,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蜂蜜、秋梨、銀耳等食物。
2、忌秋凍
霜降是一年中溫差最大的時節(jié),秋季與冬季的過度,所以氣溫變化明顯。因此,霜降過后,要做好御寒的準備,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食補加鍛煉的方式,也要注意添置衣物。
3、忌無霜
俗話說“霜降無霜,來年吃糠”。在我國古代,國家還屬于農(nóng)耕社會,所以非常重視氣候和天氣。根據(jù)古人的經(jīng)驗,如果霜降這天如果沒有下霜的話,糧食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
4、忌秋郁
杜甫曾說:“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深秋時節(jié),秋風蕭瑟,萬物開始凋零,人也很容易產(chǎn)生傷感的情緒,誘發(fā)抑郁癥。因此,霜降過后,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并且多與人溝通。
【霜降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相關文章:
立夏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07-04
立冬時節(jié)該如何養(yǎng)生09-28
春分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08-03
小寒時節(jié)養(yǎng)生03-08
春分時節(jié)的濕熱體質(zhì)如何養(yǎng)生08-26
小寒時節(jié)怎么養(yǎng)生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