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國演義五年級讀后感350字
導(dǎo)語:《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愛看的一本書,他生動的為讀者刻畫了一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世界。下面小編整理了三國演義五年級讀后感350字,歡迎參考借鑒!
三國演義讀后感
今天,我又讀完了《三國演義》。這已經(jīng)是我第9次合上這本書了。但我無論看多少遍,都看不厭,都有很深的感受。尤其是對諸葛亮這位大智大賢的化身,更是敬佩有加。他精通三韜六略,胸中藏戰(zhàn)將,腹內(nèi)藏雄賓,神機妙算,只可惜他沒有統(tǒng)一中華,復(fù)興蜀漢。這當時他一生最大的憾事。
有一句話,不知大家聽沒聽說過:“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吧俨豢础t樓’”我同意;但“老不看‘三國’我卻不贊成!度龂萘x》這本書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叫人老謀深算。有人說,小說著重描寫了蜀漢,而最后,蜀漢卻打出了白旗,這么沒勁的故事情節(jié),有什么藝術(shù)可言?我們本想看到的的'確沒有看到,但這是一種“撕碎的世術(shù)”,他的悲劇結(jié)尾比大團圓的結(jié)尾耐人尋味不是嗎?《三國演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能因小事大”!耙皇ё愠汕Ч藕蕖甭!書中劉備因東吳殺了自己的二弟關(guān)羽和三弟張飛,就一賭氣率領(lǐng)七十五萬蜀軍進攻東吳,結(jié)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且燒得片甲不留。那一仗,就關(guān)系到蜀國的命運。七十五萬大軍,為了一口沒掙到氣而喪命黃泉?上О!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五有五虎,文有臥龍鳳雛,但自從那一場仗后,就開始走了下坡路。
做人就應(yīng)該能屈能伸,劉備就是為了二弟和三弟得死而賠上了更多的兄弟。這實在不值得。能屈能伸,還得謹慎;否則你就會失去很多很多!
三國演義讀后感
這部書內(nèi)容主要講的是蜀、魏、吳三國紛爭的故事。它敘述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tǒng)一為止。描寫了近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
在書中,我知道了有像諸葛亮一樣足智多謀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樣惡貫滿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樣小心眼的人。
在《三國演義》的人物中我最欣賞的要數(shù)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別人有什么計謀都瞞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環(huán)境及氣候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而且,他還是一個大度惜才的'人,曾經(jīng)七次生擒孟獲,而每次都因孟獲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獲心服口服而最終投靠了諸葛亮。
在書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于諸葛亮聰明博學(xué),用兵如神,這便使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懷詭計,他把諸葛亮看作是東吳一患,要找借口害他,于是對諸葛亮說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這當時沒有造箭的條件下卻要他在三天之內(nèi)造出十萬支弓箭,如果完不成就要嚴懲。
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憑他的智慧和學(xué)識,在三天內(nèi)向曹操“借”了十萬余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務(wù)。
三國演義讀后感
在暑假里,我又詳細地品讀了一遍白話文《三國演義》,把從頭到尾一些細節(jié)都記住了,從而有了更多的感受。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三個國家互相爭斗,最后被統(tǒng)一歸為西晉的故事。故事描寫了許多鮮活的人物,有義薄云天的關(guān)公,有關(guān)愛百姓的.劉備,有驍勇善戰(zhàn)的呂布,也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這些人物讓我印象深刻,有幾個人物更讓我無法忘懷。首先是劉備。在曹操揮軍南下,正要到新野是時,是劉備心系百姓,帶領(lǐng)百姓和眾人一起走到了江夏。后來抓住敵將時,都是仁德為先,殘忍為后。為匡扶漢室,經(jīng)歷千辛萬苦,但最后因阿斗懦弱無能,讓劉備的基業(yè)毀于一旦。
其次是諸葛孔明,他神機妙算,重情重義,為劉備打下了三分天下的基礎(chǔ),在諸多戰(zhàn)役中屢建奇功。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精忠報國,將畢生的能力傳授給了姜維,在最后的六出祁山,五丈原之戰(zhàn)中歸天。
《三國演義》讓我知道了怎樣做人,怎樣取得別人的信任,怎樣名揚四海。我以后也要向諸葛亮等人一樣:不要放棄,不要輕易嘆氣,要堅持到底,好好學(xué)習(xí),將古人的這些美好品質(zhì)發(fā)揚下去。
【三國演義五年級讀后感350字】相關(guān)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五年級03-16
三國演義讀后感五年級01-09
三國演義五年級讀后感03-15
五年級三國演義讀后感03-17
五年級三國演義讀后感04-07
五年級《三國演義》讀后感02-28
五年級的三國演義讀后感03-06
五年級《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05-16
五年級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09-21
五年級作文三國演義讀后感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