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畢業(yè)那時 乖學生為何變破壞王
在很多高校中,從六月底到七月初,不斷地有同學在發(fā)泄著,一不小心你就會看到從某個窗戶里飛出暖瓶,盥洗間的玻璃更是換上又被敲碎,雪白的粉墻上用墨汁、紅涂料寫著諸如“郁悶啊”、“滾蛋了”等等語句。而每天都有人從門口的酒家被人抬回來,最能喝酒的和最不能喝酒的都喝得東倒西歪。
有的人簡單地認為,這一現(xiàn)象是由于學生們對所在學校的不滿造成的,但這個現(xiàn)象在大學校園里非常普遍,即使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也并不例外。有的人認為這一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就業(yè)不理想的同學心情不好造成的,但據(jù)了解,在這些同學中有尚未找到工作的人,也有前程似錦,一片光明的人。到底是什么樣的心理在驅使著這些不同學校中不一樣的人們重復著一年一年同樣的事情呢?就這個現(xiàn)象我們采訪有關專家。
乖乖虎為何變成破壞專家
專家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心理現(xiàn)象,任何一個個人在其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必定會有許多的不順心的事情,而這些比較消極的情緒在學校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的制約之下被同學們壓抑了并積累起來,而到了要畢業(yè)的時候,學生們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束縛完全消失了,于是這時候他們便需要為自己的被壓抑的需要發(fā)泄的情緒找到一個發(fā)泄的目標,所以管制了學生們四年的學校就自然成為了這個目標,破壞學校的東西就成為了一種尋找快感的方式。
當然,首先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必然也會有一個導火索――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外部歸因效應中的自利偏差。即人們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歸于內部因素,把自己的失敗歸于外部因素。
那些混得非常不好的同學。他們在平日里還壓抑著自己心理的不快,當畢業(yè)到來的時候,當離別到來的時候,當看到其他一些同學收拾東西各奔東西,自己還江湖漂泊,無枝可依的時候,這多種情緒纏繞在一起,激起了這些同學心理動蕩。他們會傾向于為自己尋找開脫的外因。他們比較簡單地將自己的不利的境遇歸罪于學校,簡單地將自己的憤懣發(fā)泄到周圍的事物上面去。于是,便出現(xiàn)了前面的那些破壞場景。
同時,在另一個方面,從眾效應在這個現(xiàn)象的發(fā)生當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他人的行為會對個人的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從這個方面便可以解釋為什么很多同學可能各個方面都相當不錯了,但還是加入到了這些破壞行為中去了。他們在看到那些心理壓抑的同學在發(fā)泄自己的時候,這些略帶刺激性的場面和聲音會刺激他們回想起一些挫折性的事情,也激起他們發(fā)泄的欲望。于是,這些本來應該是乖乖虎的學生們變成了破壞專家。
畢業(yè)時刻多些理智
專家告誡畢業(yè)生們,在畢業(yè)前的這一段時間里,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決不能因為圖一時的快樂,作出過激的舉動,這樣在用人單位,在社會中的影響都是不好的。同時莫忘在畢業(yè)前夕的時間里給自己的心理再充充電,讓自己以一個樂觀、理智的形象走向社會。
【畢業(yè)那時 乖學生為何變破壞王】相關文章:
不吃虧怎么變乖09-27
住房公積金為何變“特權福利”?11-07
破壞環(huán)境的作文08-27
最經典的《乖,摸摸頭》語錄08-15
學生時代的戀愛為何難成功05-25
讓孩子在“破壞”中成長06-14
那時花開影評07-21
幾位求職大學生為何被淘汰08-18
那時花開作文06-17
為何HR喜歡的經典簡歷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