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xué)語文自考試題模擬及答案解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自考《大學(xué)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在日常學(xué)習(xí)和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需要跟試題打交道,試題是考核某種技能水平的標準。那么一般好的試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自考《大學(xué)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考《大學(xué)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1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一句的是 【 B】
A.《寡人之于國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傳序》
D.《論毅力》
2.勸賈島把“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 【A 】
A.韓愈
B.柳宗元
C.蘇軾
D.歐陽修
3.《我的世界觀》主要闡述 【A 】
A.作者的人生觀、政治思想和“宗教情感”
B.現(xiàn)代物理學(xué)中的相對論
C.宇宙和諧之奧秘
D.作者的哲學(xué)觀點
4.《咬文嚼字》、《散文創(chuàng)作談》的文體是 【 D】
A.雜文
B.駁論文
C.講話
D.文藝專論
5.莊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來說明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種論證方法是【A 】
A.例證法
B.演繹法
C.對比法
D.類比法
6.《馮諼(xuān)客孟嘗君》的中心旨意是 【 A】
A.如何鞏固政治地位
B.如何禮賢卞士
C.如何報效知己
D.如何求取功名
7.《張中丞傳后敘》中用來刻畫南霽(jì)云形象的是 【B 】
A.停杯投箸
B.抽刀斷指
C.背誦《漢書》
D.殺妾食肉
8.下列作品,體現(xiàn)思想文化變革精神的是 【C 】
A.《馮諼客孟嘗君》
B.《垓下之圍》
C.《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D.《西湖七月半》
9.《先妣事略》寫母親娘家的良好家風(fēng)和娘家人的受歡迎,對刻畫母親形象來說,這種表現(xiàn)方法是 【 C】
A.對比
B.類比
C.烘托
D.象征
10.張岱《西湖七月半》在各類游客中,最欣賞 【C 】
A.“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
B.“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
C.“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tài),亦不作意看月者”
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11.《愛爾克的燈光》中,“愛爾克的燈光”的象征意義是 【B 】
A.封建家庭和禮教的沒落與崩潰
B.美好希望的破滅和舊生活的悲劇
C.對舊家庭的憎惡和對財富的鄙棄
D.對新生活的信念和對理想的追求
12.稱贊《蒹葭》一詩“最得風(fēng)人深致”的是 【A 】
A.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B.朱熹的《詩集傳》
C.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D.王夫之的《姜齋詩話》
13.《陌上桑》寫羅敷美貌所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方法是 【D 】
A.對比反襯
B.象征暗示
C.類比彰顯
D.側(cè)面烘托
14.《行路難》中,抒寫英雄失意時抑郁悲憤心情的詩句是 【 A】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C.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D.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5.杜甫詩歌的風(fēng)格特點是 【B 】
A.雄奇飄逸
B.沉郁頓挫
C.通俗易懂
D.清朗峻爽
16.《鷓鴣(zhè gǖ)天》中,體現(xiàn)感情超越生死的詞句是 【C 】
A.同來何事不同歸
B.頭白鴛鴦失伴飛
C.舊棲新垅(lǒng)兩依依
D.誰復(fù)挑燈夜補衣
17.《一句話》中“火山爆發(fā)”的隱喻意義是 【C 】
A.蘊藏著巨大革命力量的民眾
B.民眾中壓抑不住的革命情緒
C.民眾革命運動風(fēng)起云涌
D.民眾革命運動的巨大聲威
18.《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抒情方法是 【B 】
A.借景物抒情
B.借象征抒情
C.借舉止抒情
D.借典故抒情
19.《金鯉魚的百裥裙>作者敘述故事的基本筆法是 【D 】
A.夾敘夾議
B.幽默風(fēng)趣
C.充滿激情的抒寫
D.不動聲色的白描
二、多項選擇題
20.下列《寡人之于國也》中的論據(jù),通過類比法來闡明論點的有 【B E 】
A.河內(nèi)兇,則移其粟于河內(nèi)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E.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21.《八聲甘州》中反映借事抒情模式的.詩句有 【B C 】
A.不忍登高臨遠
B.想佳人、妝樓頤望
C.爭知我、倚欄干處,正恁(nèn)凝愁
D.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
E.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22.下列作品,抒寫懷念母親之情的有 【B D 】
A.《垓下之圍》
B.《先妣事略》
C.《秋夜》
D.《我與地壇》
E.《都江堰》
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DE 】
A.《雨巷》是典型象征主義詩作
B.戴望舒因《雨巷》而獲得“農(nóng)民詩人”之名
C.《雨巷》被收入戴望舒的詩集《我的記憶》
D.戴望舒是30年代“現(xiàn)代派”的代表詩人
E.《雨巷》是一首運用象征手法的抒情詩
24.《寶黛吵架》所體現(xiàn)的熱戀中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特點有 【ABCDE 】
A.愛得越深,爭吵越多
B.假情試探,言不由衷
C.旁敲側(cè)擊,節(jié)外生枝
D.求近之心,反成疏遠
E.吵架之后,多有后悔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25.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寡人之于國也》)
兇:災(zāi)兇,此指饑荒。
26.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張中丞傳后敘》)
就盡:漸趨覆滅。日滋:一天天增多。師:軍隊。
27.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種樹郭橐駝傳》)
茍:如果。殷:深,此指愛護得過分。
28.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八聲甘州》)
是處:到處。紅:代指花。翠:代指綠葉。
物華:美好的景物。休:這里是衰殘的意思。
29.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
次第:景況,情形。了:完畢,了結(jié)。
30.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
危欄:高欄。
31.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陌上!)
踟躕:徘徊不前。
32.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早雁》)
長門:漢武帝幽禁其失寵的陳皇后的冷宮。這里代指長安的宮殿。
四、簡析題(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33.我用放大鏡觀察最初提到的紅螞蟻,看到它狠狠咬住敵方的前腿上部,且咬斷了對方剩下的觸須,可自己的胸部卻被黑武士撕開了,露出了內(nèi)臟,而黑武士的胸甲太結(jié)實,無法刺穿。
這痛苦的紅武士暗紅的眸子發(fā)出戰(zhàn)爭激發(fā)出的兇光。它們在杯子下又纏斗了半小時,當我再次觀戰(zhàn)時,那黑武士已使敵人身首異處,但那兩個依然有生命的腦袋,掛在它身體的兩側(cè),猶如懸吊在馬鞍邊的兩個恐怖的戰(zhàn)利品,兩個紅螞蟻頭仍死咬住不放。
——選自《螞蟻大戰(zhàn)》
(1)這里描繪了什么?表現(xiàn)了什么?
答: 描寫的是紅黑三武士生死對決的結(jié)局,表現(xiàn)了螞蟻大戰(zhàn)的殘酷性。
(2)從哪里可看出紅武士的極度“精神狂熱”?
答: 主要體現(xiàn)在:“暗紅的眸(móu)子發(fā)出戰(zhàn)爭激發(fā)出的兇光”;“身首異處”,兩顆頭顱“仍死咬住不放”。
(3)這里運用了怎樣的聯(lián)想方式和描寫方法?
答:聯(lián)想方式是類比聯(lián)想,描寫方法是細節(jié)描寫。
(4)從這里看,作者對人類戰(zhàn)爭持怎樣的態(tài)度?
答:對人類戰(zhàn)爭及其狂熱精神極其憎惡,對人類戰(zhàn)爭造成災(zāi)難極其哀痛。
34.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選自《虞美人》
(1)“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情感內(nèi)涵是什么?
答:物是人非,亡國之痛。
(2)指出“雕欄”兩句的表層意義和深層寓意。
答:表層意義是故國宮殿想必仍在,只是我的容顏卻改變了;深層寓意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為什么說“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比喻用得好?
答:一是以形象可見的江水比喻抽象難測的愁,使“愁”具體可感;二是以洶涌澎湃、東流不盡的春水作喻,充分見出哀愁無窮無盡。
(4)為什么說這首詞是“以樂景寫哀”?
答:因這首詞抒發(fā)的是“故國之思、亡國之恨”,而借以抒情的景物“春花秋月”、“雕欄玉砌”、“一江春水”都是美景、樂景。
35.東方的大夢沒法子不醒了。炮聲壓下去馬來與印度野林中的虎嘯。半醒的人們,揉著眼,禱告著祖先與神靈;不大會兒,失去了國土、自由與權(quán)利。門外立著不同面色的人,槍口還熱著。他們的長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連祖先與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靈了啊!
——選自《斷魂槍》
(1)概括這段話描述的大意。
答:西方現(xiàn)代文明猛烈沖擊著東方古老文化,中國社會正面臨著劇烈變革。
(2)小說開頭為什么要作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描繪?
答:只有把小說中的人物置身于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才能更好地揭示主題,從而呼喚中國人的精神覺醒。
(3)總體說來,這里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方法?
答: 象征手法。
36.我自己敘述五十年前主張“假于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的故事,為的是要說明我年紀越大,越覺得“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
我到今天還是一個無神論者,我不信有一個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靈魂不朽的說法。
我自己總覺得,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絕大多數(shù)人信神的,居然能有這雅量,能容忍我的無神論,能容忍我這個不信神不信靈魂不滅的人,能容忍我在國內(nèi)和國外自由發(fā)表我的無神論的思想,從沒有人因此用石頭擲我,把我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燒死。我在這個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與自由。我覺得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對我的容忍態(tài)度是可愛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總覺得我應(yīng)該用容忍的態(tài)度來報答社會對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誠心的諒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誠心的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態(tài)度來報答社會對我的容忍,因為我年紀越大,我越覺得容忍的重要意義。若社會沒有這點容忍的氣度,我決不能享受四十多年的大膽懷疑的自由,公開主張無神論的自由了。
——選自《容忍與自由》
(1)這段話的論點是什么?
答:我應(yīng)該用容忍的態(tài)度來報答社會對我的容忍。
(2)作者講自己五十年前主張“假于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的故事,有什么論證作用?
答:為事實論據(jù)提供了歸納論證的小前提來證明論點。
(3)這段話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答:歸納法。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例,歸納出論點。
(4)這段話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文風(fēng)?
答:體現(xiàn)了一種“大家風(fēng)范”,作者從自身的體會談起,坦誠地進行自我反思,以身說法,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心靈距離,極具親和力;作者不擺理論架勢,將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話之中,易被讀者接受,這種“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風(fēng),是一種胸有成竹、透徹于心,而后返璞歸真、深入淺出的極高境界。
自考《大學(xué)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2
閱讀本文內(nèi)容,回答下面試題: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弊笥乙愿。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fù)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后有頃,復(fù)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泵蠂L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fù)歌。
后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xí)計會,能為文收責(zé)于薛者乎?”馮諼署曰:“能!泵蠂L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于事,憒于憂,而性懧愚,沉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zé)于薛乎?”馮諼曰:“愿之!庇谑羌s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zé)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qū)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zé)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qū)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zé)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薄耙院问卸?”馮諼曰;“君之‘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泵蠂L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zé)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泵蠂L君不悅,曰:“諾,先生休矣!”
后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fù)鑿二窟!泵蠂L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于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庇谑橇和跆撋衔,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qū),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绷菏谷,孟嘗君固辭不往也。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赍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廟之祟,沉于諂諛之臣,開罪于君。寡人不足為也;愿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tǒng)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愿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于薛!睆R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孟嘗君為相數(shù)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一、選擇題
1.下列史書中屬“國別體”的是( )
A.《左傳》
B.《史記》
C.《戰(zhàn)國策》
D.《資治通鑒》
【答案】 C
2.“狡兔三窟”成語出自( )
A.《鄭伯克段于鄢》
B.《秋水》
C.《李將軍列傳》
D.《馮諼客孟嘗君》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屬使動用法的是( )
A.左右皆笑之,以告。
B.馮諼客孟嘗君
C.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D.吾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答案】 C
4.《馮諼客孟嘗君》選自( )
A.《左傳》
B.《史記》
C.《國語》
D.《戰(zhàn)國策》
【答案】 D
5.孟嘗君是戰(zhàn)國時期( )
A.魏國人
B.齊國人
C.趙國人
D.楚國人
【答案】 B
6.馮諼三次彈鋏高歌,說明了他( )
A.無才無德、志短性貪
B.裝愚守拙、巧于試探
C.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
D.喜愛唱歌
【答案】 B
7.馮諼收債于薛、矯命焚券,是為了( )
A.市義
B.報復(fù)孟嘗君對他的輕視無禮
C.幫助孟嘗君恢復(fù)相位
D.營造“三窟”
【答案】 A
二、填空題
1.《戰(zhàn)國策》是一部___________體史書,是西漢末年___________整理編定而成的。
【答案】 國別、劉向
2.《戰(zhàn)國策》主要記敘戰(zhàn)國時期___________的'言行及其縱橫捭闔的斗爭。
【答案】 縱橫家
3.孟嘗君是著名的“___________”之一。
【答案】 戰(zhàn)國四君子
4.馮諼為孟嘗君“焚券市義”行為中蘊含著___________思想。
【答案】 民本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使人屬孟嘗君。
【答案】 同“囑”
2.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答案】 以……為賤;給……東西吃
3.食之,比門下之客。
【答案】 比照,與……同等
4.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答案】 高舉;拜訪
5.孟嘗君客我!
【答案】 以……為客
6.后孟嘗君出記
【答案】 通告
7.誰習(xí)計會,能為文收責(zé)于薛者乎?
【答案】 熟悉;債
8.馮諼署日:“能”。
【答案】 簽署
9.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
【答案】 束
10.驅(qū)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
【答案】 到;核對債券
11.孟嘗君不說,日:“諾。先生休矣!”
【答案】 同“悅”,高興;算了吧
四、翻譯下列句子
1.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
【答案】 因家中貧困無法養(yǎng)活自己,便托人去告訴孟嘗君。
2.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答案】 盂嘗君的左右隨從認為主人看不起馮諼,就給他吃些粗劣的食物。
3.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答案】 隨從回答說:“就是唱長長的劍啊,我們回去吧,的那個人。
4.竊以為君市義。
【答案】 我自作主張為您買回了仁義。
【自考《大學(xué)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大學(xué)語文自考試題模擬及答案解析10-09
自考審計學(xué)模擬試題及答案10-27
自考《大學(xué)語文》復(fù)習(xí)試題10-09
4月自考大學(xué)語文真題試題及答案12-19
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xué)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2)10-12
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xué)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3)05-24
大學(xué)語文自考試題考試技巧06-02
中考模擬試題及答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