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朗讀詩歌并背誦,要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讀出感情;理解詩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培養(yǎng)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詩人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之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詩歌并背誦,要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讀出感情。
2、理解詩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培養(yǎng)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學設想:
1、這首小詩是輻射性很強的教材內容,由它可引發(fā)出典型的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和用這個題材創(chuàng)作的詩文,如《迢迢牽牛星》、《秋夕》等,所以學習本詩應盡量開發(fā)出這些學習資源。
2、這首詩很美很短,學習時應指導學生學會用恰當的語氣語調語音語速有感情朗讀,注意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同時在讀好的基礎上,當堂背下來。
3、聯想自然、想象豐富是本詩的一大特點,也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所以在拓展延伸、課外作業(yè)設計中突出聯想、想象能力的訓練。
教前準備:
老師:準備幻燈片、課文錄音、鋼琴曲《星空》。
學生:閱讀《牛郎織女》故事;預習致疑,通過四人小組討論,摘出較有價值的疑難問題,并寫下本組對這些問題的初步意見,“問”與“答”都寫在課堂活動記錄表里,確定好發(fā)言人,準備向班級匯報本組探究結果,進行班級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昨天同學們都已讀了《牛郎織女》這個民間故事,誰能用一小段話概述一下?
一年相會一次,雖然他們的生活有點悲慘,不很完美。但是詩人郭沫若卻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牛郎織女》這個民間故事,為我們寫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詩《天上的街市》。
大屏幕顯示: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F代著名詩人、劇作家。從小受到民主主義思想的啟蒙和影響,1914年赴日留學,接觸了莎士比亞等作家的作品。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后積極投身于新文化運動。1919~1920年之間,完成了《女神》的創(chuàng)作,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創(chuàng)造社”,從事新文學運動,參加了革命。解放后,擔任了文化領域的領導工作。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恢復》等。
二、感知內容,學習朗讀。
1、教師配樂范讀,整體感知內容。
詩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個怎樣世界?請用一、二個詞語概括一下。
如:一個自由自在的世界
……
2、各自輕聲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
過渡:詩人滿懷著激情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這么一個理想的境界,的確,感情是詩歌的靈魂,沒有了感情就沒有了詩。
請各自朗讀一遍,然后說說詩人是懷著一種怎樣的感情為我們描繪這么一個理想的境界的?
(對天上美麗街市的憧憬,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3、學習朗讀,讀好詩歌(朗讀體驗)
過渡:可見,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主調:令人向往)
(1)討論:這種感情基調的.詩歌應怎樣朗讀?朗讀這首詩語氣語調、語音高低、語速快慢、節(jié)奏強弱等都怎么處理?
(節(jié)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語速不宜快,要做到輕松、柔和、舒緩。)
(2)聽課文錄音,注意朗讀節(jié)奏和重音,并用鉛筆做上記號(“|”、“·”)。
(3)學生朗讀,大屏幕顯示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讓學生對照。
(節(jié)奏:詩的停頓或聲調延長處用“|”劃開;重音:朗讀時,往往要把句中的某些詞語讀得比較重一些,主要是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強調句中的特殊感情。)
(4)叫一個朗讀較好的學生,配上音樂《星空》,誦讀過程中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仔細體會詩歌思想感情。
(5)全班齊讀、鞏固。
三、探究品味
過渡:其實要有感情地朗讀好一首詩,必須深入理解這首詩的深刻內涵,下面我們先逐段理解。
(一)選段探究討論
拿出課堂活動記錄表,將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與現在頭腦里產生的新問題在小組中討論一下,經過精選,形成初步意見,確定好發(fā)言者,準備匯報、求助。
四人學習小組探究結果匯報,如有不同意見,可討論。
個別本組無法解決的問題可提出來,向其他組成員或老師求助。
……
(二)整篇問題探究
過渡:上面我們分組逐段合作探究了有關問題,下面我們就整篇提問一起探究。(以下為備用問題,因為有可能在上一個“學生致疑解疑”環(huán)節(jié)中已解決)
大屏幕顯示:
1、這首詩是怎樣逐步展開聯想和想象的?
2、詩中想象的牛郎織女的生活跟民間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詩中通過哪些詞表現出來?請圈出來加以體會。
3、詩人為什么要對民間故事作這么大的改動?他的用意是什么?(引導學生看背景)
大屏幕顯示:
作者創(chuàng)作此詩的有關背景:十九世紀末二十年代初期,“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大革命時代尚未來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他們豢養(yǎng)的各派軍閥窒息著。詩人在苦悶中彷徨,他不滿現實,熱烈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fā)下,寫下了這篇爛漫氣息濃郁的《天上的街市》。
(1、通過討論形成板書:
2、“天河”不同:
“他們的生活”不同
如:
“美麗的街市”、“世上沒有的珍奇”→富足;
“閑游”、“來往”→自在、悠閑、舒適、幸福;
“淺淺的”→來往自由
“那朵流星”→“朵”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樣美好。
3、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的向往和執(zhí)著的追求。)
小結:這么一首富有創(chuàng)意而又清新的小詩,我們應該把它背下來,給同學們2分鐘的時間,能背下來嗎?
練背
全班背誦。
四、拓展延伸
過渡:盡管在《牛郎織女》這個故事形成后,不同朝代的不同文人曾以這個題材寫過詩文,如古詩十九首的《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杜牧的《秋夕》(“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等,但這些詩都擺脫不了那種愁苦、寂寞之風;而詩人郭沫若卻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展開大膽而奇特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牛郎織女》這個民間故事,一改這一題材的愁苦之風,為我們寫下了這么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詩。
你是否從中得到啟發(fā),如果要你發(fā)揮想象力,給《牛郎織女》來個“故事新編”,會怎么樣?請以《牛郎織女新編》為題目,改編故事,可以短一點,具體講述自以為有創(chuàng)意的精彩的片斷、其他地方可概括簡略帶過去。
思考2—3分鐘,“講”,最長不得超過2分鐘。
五、課外作業(yè):
1、將說的故事片斷再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故事。
2、課外背誦《迢迢牽牛星》、《秋夕》。
3、默寫《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教案2
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體味詩歌的思想感情, 熟悉生字詞。
2、能力目標:學習自然的聯想和豐富的想象。
3、情感目標:理解詩歌表達的對理想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的思想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目標2、3
2、難點:目標3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課前準備:
教師:《天上的街市》朗讀錄音,關于牛郎織女的故事視頻和圖片。
學生:提前朗讀這詩,了解牛郎織女的傳說,把不會的生字詞勾出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起始階段
1、導入:上課之前先放一段牛郎織女故事的視頻。大家都聽說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吧?同學們覺得牛郎織女幸福嗎?是啊,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是不自由的,他們受王母娘娘的專制統(tǒng)治,只有在七夕的時候才能見一次面,所以并不幸福。但是今天,我們將在詩中看到幸福快樂的牛郎織女,F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牛郎織女所在的天上的街市看看吧!
2、檢查預習題:學生自由朗讀詩歌,之后讓學生到黑板上給生字注音。
3、生字詞:在學生朗讀的時候板書生字詞,和學生一起學習這些生字詞(讓學生到黑板上給生字注音,然后一起朗讀),掌握正確的讀音以及理解正確的詞意。
隔(gé)甚(shèn)縹緲(piāo)(miǎo)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陳列:把物品擺出來供人看。
定然:必定。
寬廣:面積或范圍大。
珍奇:希有而珍貴。
閑游:悠閑地游逛。
二、整體感知
1、讀課文:放錄音,給學生斷句,然后教學生再次齊讀一遍課文
2、作者簡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此后又寫了話劇《屈原》等,收在《沫若文集》里。
3、時代背景:本詩寫于1921年,“五四”運動高潮已過,中國處于北洋軍閥混戰(zhàn)時期,作者當時從日本回到祖國,目睹社會的黑暗,思想上有些感傷,但并不絕望,仍然執(zhí)著的尋求光明和理想。
三、 課文分析
1、剛剛朗讀了整首詩,請問同學們,這首詩中有哪些是寫實哪些是作者想象的?(第一節(jié)寫實,后三節(jié)是想象。把展開想象,聯想的過程板書出來。)
2、講解第一節(jié):
⑴ 請一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第一節(jié)
⑵ 街燈為什么要用“遠遠的”來形容?(指詩人與街燈之間的距離。遠遠望去,街燈〈本體〉和明星〈喻體〉極為相似,這一聯想就很自然。)
⑶在第一節(jié)中詩人由遠遠的街燈想到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樣的寫法?(想到了街燈,采用了聯想的寫法)
⑷ 板書 聯想:甲事物-----想到------乙事物 因果聯系
存在 存在 相似關系
⑸ “點”寫出了什么?(既“點”燈,必有點燈人,既有人,天上也就有個世界,這句既渲染出一派神秘奇麗的色彩,又為以后各節(jié)描寫作好了鋪墊。
3、講解第二節(jié):
⑴ 請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第二節(jié)
⑵ 這一節(jié)寫了些什么?(天上的街市)
⑶ 作者是怎樣想到街市的?又由街市想到了什么?(詩人由天上的街燈想到了天上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到街市上陳列的物品。)
⑷ 同學們又知道這有是一種怎樣的寫法嗎?(想象)
板書 想象:甲事物-----創(chuàng)造出------乙事物 來源于
存在 不存在 客觀事實
⑸ 這一節(jié)中,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作者的想像?(我想,定然)
⑹ 這節(jié)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為什么?(天上是那樣繁華富庶,天上的生活當然是無比美好幸福的。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這種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因為厭惡反動統(tǒng)治下的黑暗社會這種厭惡的感情在詩中含蓄而不露的)
4、在這節(jié)課即將下課時最后齊讀一遍這首詩歌。
布置作業(yè)
1.進一步體會前兩節(jié),預習后兩節(jié)。
2.試著背誦全文,體會感情。
第二課時
5、講解第三節(jié):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三節(jié)。
(2)如果說詩的第二節(jié)描寫的是詩人想象出的靜止的景物,那么,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在第三節(jié)詩中描寫了什么呢?
(詩人由“美麗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想到了天街上應該有人,有人的活動。這“人”就是牛郎織女,進而描寫出動態(tài)的景物。)
⑶ 詩人描寫的牛郎織女的命運如何?它與傳說中的故事有何不同? 作者為什么要這么些?
(我們知道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因隔著天河,一年才能見一次面,但在作者的詩中,銀河是淺淺的而且不甚寬廣,他們可以騎著牛兒來往,這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牛郎織女是勞動人民的化身,他們的生活是中國勞苦大眾生活的反映,當時的中國社會極為黑暗,人民苦難深重。詩人希望人民都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他渴望出現一個理想的社會。這種生活在當時只能是美好的想象,詩人贊美天上的幸福美好,就反映出人間生活的痛苦和黑暗,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強烈的不滿,表達了被壓迫的勞苦大眾的心聲。)
6、講解第四節(jié):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節(jié)。
(2)這一節(jié)寫了什么內容?
(寫牛郎織女提著燈籠在天街閑游。)
(3)這節(jié)中的“閑游”一詞能否和上節(jié)中的“來往”一詞互換?
(不能。“來往”是指牛郎織女騎著牛兒跨過淺淺的天河去見織女。而在天街上悠閑地游逛,只能說是“閑游”。)
(4)這節(jié)詩中有個量詞用得很別致,請同學們找出來。
(“朵”)
(5)換成一顆的“顆”不更通俗明白嗎?
(“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樣美好。)
7、總結分析全詩
(1)這首詩是怎樣逐步展開聯想和想象的?
(展開的過程是:街燈(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⑵ 詩中反復出現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詩中的“定然”、“定”表現的明明是想象的內容,卻用斷定的語氣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堅信,這樣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信心,使讀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四、延伸拓展:
郭沫若先生借著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象,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現在,讓我們也展開聯想,插上想象的翅膀,續(xù)寫下邊的句子:
1、牽;ㄩ_放了 _________
2、籠中的小鸚鵡___________
3、月光照在地上__________
4、我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__________
五、課堂小結:
詩人運用聯想與想象的手法,用優(yōu)美而又親切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美麗的天街,創(chuàng)造了牛郎織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圖景。字里行間,充溢著詩人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體現了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特色。
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誦一遍這首詩,感受詩人的美好情懷吧。
六、作業(yè)處理:
1、背誦這首詩,會默寫。
2、用自己的話描述兩首詩里的想象世界。
七、板書設計
天上的街市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 了解作品內容的時代背景。
② 了解詩歌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③ 提高誦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運用多媒體教學,把學生帶入意境,使讀出音韻美——感受畫面美——品味意境美。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聯想和想象的作用,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誦讀指導。
三、教法學法:點撥法、朗讀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牛郎織女故事:
天河很深,七夕相會。
新版牛郎織女故事:
天河很淺,天天相會。
二、簡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省樂山縣人,我國著名的詩人、學者。他的著作很多,文學方面有詩集《女神》、《星空》,話劇《屈原》等。
三、整體感知
1、誦讀指導:
讀準字音:
⑴自由讀;⑵個體讀;⑶全班讀。
讀準節(jié)奏:三節(jié)拍;重音。
讀出感情: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2、聽課文范讀,說說你感受到哪些畫面?
街燈、明星、
街市、天河、牛郎織女。
四、研讀賞析
學習第一小節(jié):(賞析后個體讀)
1、詩人望見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街燈(實)-比喻-明星(虛),
明星(實)-比喻-街燈(虛)。
2、這一節(jié)中運用了哪些動詞?你最喜歡哪個動詞?
明:沒變;閃:變化。
現:本有;點:本無。
學習二、三、四小節(jié):(賞析后男女接力讀,男二,女三,合四。)
(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學習這幾小節(jié))
1、一個“想”字總領了這三小節(jié),那么詩人又想到了什么?
美麗的街市、珍奇的物品、天河、牛郎織女、牛兒、流星等。
2、這三個小節(jié)中運用了好多動詞,請找出來,并分析哪個動詞用得好?
來往:來來往往。
閑游:閑暇時在外面隨便走走。
提、走:悠閑地走。
表現牛郎織女自由自在、舒適幸福的生活。
聯想與想象
聯想:甲事物(存在) 乙事物(存在)
想象:甲事物(存在) 乙事物(不存在)
詩人筆下牛郎織女的生活是怎樣的?那你知道民間流傳的故事原是這樣的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寓意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從來往、閑游等詞可以看出牛郎織女的生活是幸福的、自由的,改變了原來故事中悲慘痛苦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達對美好新生活的追求,人間也應出現自由幸福的生活。
寫作背景:這首詩寫于20年代初期,此時,“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勢力窒息著。面對這種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向往光明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fā)下,寫下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著名詩篇《天上的街市》。
五、拓展延伸
配樂朗讀課文,再次感受。
1、個體讀。(生生互動點評)
鋼琴 獻給愛麗絲 鋼琴 秋日的私語 薩克斯風 茉莉花
2、全班背。(三步法:讀-背-補)
3、個體背。
六、總結
1、學生總結:學習這節(jié)課后你收獲到了什么?
2、教師總結:
寫作特點:節(jié)奏和諧,富有音樂性。
聯想自由,想象豐富。
七、布置作業(yè)
周記寫作:
充分發(fā)揮你的想象,設想一種“明天的生活”,可以寫成散文和詩歌的形式。題目自擬.字數不限。
八、板書設計八、板書設計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聯想 想象
街燈 明星 街市、天河、牛郎織女。
[【最新】天上的街市教案]
【最新天上的街市教案】相關文章:
天上的街市教案09-05
天上的街市賞析09-18
天上的街市賞析精選10-20
郭沫若:天上的市街09-20
云天上的第五根弦10-16
讓你每天上班充滿激情的絕招10-22
《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09-11
最新找春天教案10-17
天上是不會掉餡兒餅的_勵志文章05-04
睡前故事:小熊貓?zhí)焐蠑[攤記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