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枚金幣的故事
一枚金幣的故事1
從前有個老人,他有一個花錢如流水而且很懶惰的兒子。
老人一輩子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yǎng)大成人。到自己老了,見兒子還是這樣,再也受不了。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起來說:"把我們的財產隨便給誰都行,就是不要給兒子,這懶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錢也掙不來。"
母親聽了非常難受,替兒子辯解道:"怎么會,他哪能什么都不會呀?"
老人堅決地說:"好,要是他行,就叫他掙錢去!哪怕掙一枚金幣也好,我就把全部財產給他。"
"好。"妻子說。
她到兒子跟前,給他一枚金幣,教他說:"你到外面逛逛去,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傍晚回來,把這枚金幣交給你爸爸,就說是你掙來的錢。"
兒子就這樣做了,傍晚回來,把金幣教給爸爸。爸爸接過金幣,扔進火爐里。"這不是你掙來的錢"他說。
兒子笑了起來,走開了。
媽媽又給兒子一枚金幣說:明天你到山里逛逛去,到傍晚,要跑兩俄里路,跑得渾身冒汗,然后到你爸爸跟前,對他說:"這枚金幣掙來可不容易呀。
兒子就這樣做了,到傍晚,筋疲力盡。滿頭大汗地跑到爸爸跟前說:"爸爸,你看,我渾身都濕透了!這枚金幣掙來可不容易。。
爸爸接過金幣,又把它扔進火爐里。
。e騙我了,孩子。"爸爸說,"這不是你掙來的。"兒子又笑了起來,走開了。媽媽曉得事情不行了,就說:"不,孩子呀,不能再騙爸爸了,你得自己掙錢去,找活干,哪怕一天掙兩文錢也好,把掙來的錢交給爸爸,他會相信的.。"
兒子聽了媽媽的話,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個星期活,他幫著這個收割莊稼,又幫著那個蓋房子,掙夠了一枚金幣,帶回來交給爸爸。老人接過金幣,仍然把它扔進火爐里。
。⒉,孩子,這也不是你掙來的。
兒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里把金幣抓出來,大聲叫到:"爸爸,你瘋啦!我替人家當牛作馬,整整干了一個星期的苦差使,才掙來這枚金幣!而你,卻把它扔進火爐里去燒。
這時老人說:"現(xiàn)在,我相信這是你自己掙來的錢了。
一枚金幣的故事2
每個人失去了一枚金幣,卻贏得了更多的東西——東方的一個古老的教訓。
一天,一個商人在大島上沿著一條公路行走,他看到有一個小包掉在地上。他把小包撿了起來,把包打開。他吃驚地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三枚金幣,每一枚值一兩黃金。他興高采烈,準備帶著這份意外之財回家去。這時,一個散步的人向這位商人走來,說,這個包是他的,是他掉在這里的。他當然要求把三枚金幣還給他。
撿到金幣的商人卻不以為然。他聲稱:“誰撿到,就是誰的。”
兩人都據(jù)理力爭,吵個沒完。他們倆是那樣全神貫注,難以解脫,以致誰都記不清是什么時候兩個人在爭吵中仿佛自動調換了一下位置。
金幣原來的主人突然說道:“其實,既然我已經(jīng)丟了,那就丟了吧。”商人則回答:“總而言之,我是偶然撿到的,這錢不屬于我!
這樣,他們的意見仍然完全相反。一個決意要還錢,一個再也不想要。他們又吵了起來!斑是請你拿去吧……”
“千萬別這樣,這錢現(xiàn)在是你的了!彼麄冇窒衿鸪跻粯,沒完沒了地爭吵起來,不過彼此卻互換了角色。
他們不知道如何解決才好,于是便明智地作出決定,請一位第三者作出裁決,對于他的裁決,他們將不再表示異議。
這樣,他們就前去拜訪當時最著名的法官:大岡忠相。
法官仔細地聽取了他們兩人的申訴,然后作出了裁決:“你們誰都愿意讓給另一人的這三枚金幣由官方?jīng)]收。你們既然都放棄了這筆錢的所有權,那你們是不會反對的!边@位大法官拿起三枚金幣,走進了他的辦公室。
兩個人都呆在那里發(fā)愣,思索著什么,像是感到有點后悔似的……這時候,法官回來了,手里拿著兩個小包,他又對他們說:“你們是那樣固執(zhí),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有理,所以你們兩人都失去了這筆錢。這樣,你們就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教訓:頑固堅持自己一成不變的想法,而不試圖理解對方,那就會受到損失。我也同樣得到了一次重大的教訓,那就是你們的謙虛和你們的慷慨所給予我的教訓。因此,我要給你們每人送一份禮物!
他遞給每個人一個小包。每個包里裝著兩枚金幣。
大法官大岡忠相從這件事得出結論說:“你們倆現(xiàn)在拿到的這四枚金幣,就是你們帶給我的那三枚,再加上我為了感謝你們對我的'教育從自己口袋里拿出來的一枚。在這以前,你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三枚金幣。后來又失去了。從現(xiàn)在起,你們每個人都有了兩枚金幣,而且可以保存下去。你們每個人就都失去了一枚金幣。我給添上了一枚,因此可以說,我也失去了一枚金幣。這樣就使得我們大家都失去了同樣的東西:一枚金幣。這就是代價,我們三個人為了剛剛受到的教育都付出了同樣的代價!
《三菱研究所論文》還加上了這樣一段評論:
“今天,我們從古代東方的這則小故事里能夠吸取些什么呢?構成我們共同的這個星球的每一個部分,如果頑固地堅持自私的利益,就只能導致粗暴和不平衡的解決方法,從而引起不可逆轉的分裂,F(xiàn)在,我們應該開始意識到,我們要是互相敵對和互相損害,就什么也得不到。我們大家都必須付出重大的努力,才能一起得到共同的好處!
一枚金幣的故事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一個主題一個部分來編制的,本組是圍繞“金錢”這一主題來安排了幾篇文章。其目的是讓學生對金錢有自己的觀點,主要是正確引導學生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高尚的人格。而《一枚金幣》更是告誡人們一切獲得都要靠自己去親手創(chuàng)造,靠勤勞去獲得的幸福才能倍加珍惜。本文是篇童話故事,言簡意賅,道理深刻。
二、教學目的要求
新大綱中規(guī)定,高年級學生要求閱讀程度適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內容,領會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繼續(xù)重視朗讀、默讀的訓練。
三、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句,領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2、通過本課的學習,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理解、表達、朗讀、默讀等能力。并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用心用情朗讀課文兩個方面,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白只有親手創(chuàng)造才懂得珍惜的道理。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深入領悟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童話告誡人們的深刻道理。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力求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發(fā)展的思想。運用電腦輔助教學,通過自學自議的形式,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和要求,我準備讓學生用“讀、想、演、說、議”的方法學習本課。
六、教學過程
依據(jù)新大綱精神和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開門見山,激情導入。
一開始,我手拿一枚金幣問:“同學們,這是——在學生說完之后,接著鼓勵學生:你們想得到它,就要在課堂上好好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獲!今天就來學習關于這枚金幣的童話故事——《一枚金幣》。”這樣的導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做好鋪墊。
新大綱中要求:中年級學生要逐步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到了高年級,檢查預習已經(jīng)成為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檢查,了解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情況。
本課我采取了“學生自讀——同位互讀——當眾朗讀”的方法進行的。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檢查字詞后,我請四名同學分四部分來朗讀課文,而其他同學則帶著問題去聽:“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大意。另外,這樣做是讓學生明白,每讀一遍課文都要有所目的。
(四)逐層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在學生對文章整體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再一層層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對于第一層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在“花錢如流水”的拓展之意,使學生深入了解文中的主人公“兒子”是個怎樣的人。這里需要學生展開來談,只有啟發(fā)學生理解這個“兒子”是個貪吃懶坐,只知花錢敗家的“敗家子”,才能為理解其父的思想做好鋪墊。這里放手給學生自己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即可。第二層內容,是安排學生帶著:“面對這樣一個敗家子,他的父親與母親的態(tài)度各是怎樣的?”這個問題默讀課文。自學完后,采取“同桌交流意見”的方法,讓學生互相補充、充實一下,然后當眾表達。這里是文章的重點部分,我在學生發(fā)表意見的過程中,主要引領學生通過分析“省吃儉用,辛勤勞動”“隨便給誰”、“懶鬼”等詞句,理解父親的“受不了”,領悟父親已經(jīng)對這“敗家子”失去了信心,也傷心到了極點,再來有感情朗讀體會,使學生的情感與故事中的人物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樣的朗讀,又為理解中心打下了基礎。對于第三層內容,我是通過學生談母親的態(tài)度:主要是疼愛兒子到極點了,在她的懇求下,父親動了惻隱之心才勉強讓兒子去掙錢,而且是把要求放到了最低——只一枚金幣就會把家產給他。這樣就引起了下文,此時,安排學生根據(jù)問題自己學習:兒子幾次拿回金幣?每次的表現(xiàn)怎樣?你想到了什么?學生默讀,用筆在書上簡單地畫一畫、寫一寫。這是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閱讀方法來學習,既要眼睛看得快,還要腦子想得快,并盡可能多地啟用學生的多種學習器官。
組織學生小組里交流完后,鼓勵學生當眾發(fā)表見解。在這里教師也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在學生回答完兒子前兩次的表現(xiàn)后,激勵學生到臺上表演一下“兒子笑著走開了”,緊接著讓學生看著“兒子”表情說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然后組織學生小組里分角色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這里如此處理,主要是與“第三次”形成鮮明對照。教師話鋒一轉“那第三次呢?”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這部分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是這樣主導的:學生已經(jīng)自學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領會登臺表演課本劇,完后馬上定格,讓學生來分析兒子的幾個動作,如“跑”“抓”“大叫”等,再通過理解怎樣“跑”、“抓”、“大叫”,使學生感悟到兒子內心世界的情感——“受不了了”!接著讓學生評議如何有感情朗讀來體會。第二步是來分析兒子的大叫,理解“當牛做馬”“一個星期”等語句,再通過有感情朗讀領悟:這次兒子真得是付出了艱辛,他也明白了只有親手創(chuàng)造,才會不要命地珍惜的道理。在學生充分談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引讀這兩層意思,然后學生再分角色有感情朗讀這部分,相信本課已經(jīng)達到高潮。
最后,啟發(fā)學生拓展思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再來談談學后的感受,致使思想感情得以延伸。并要求學生課后整理出來,本課到此結束。
【一枚金幣的故事】相關文章:
種金幣作文09-17
一枚硬幣11-06
三毛撿到金幣后作文11-02
一枚別針作文12-15
一枚郵票作文01-09
一枚書簽作文07-15
一枚硬幣作文07-16
一枚獎牌作文09-08
一枚銀幣作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