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暑伏是幾月幾號
暑伏是幾月幾號1
2023年哪天暑伏
2023年7月11日入伏。整個伏天40天,其中首伏為10天,中伏為20天,末伏為10天。伏天天氣炎熱,飲食以清淡為主。三伏天的時間是根據(jù)夏至節(jié)氣來確定的,入伏的是夏至節(jié)氣之后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10天之后進入中伏,末伏則是立秋節(jié)氣后的第一個庚日。
暑伏是幾月幾號2023
暑伏是2023年7月11號開始,8月19號結束。
2023暑伏時間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解暑納涼的注意事項
一般在三伏天到來的時候正處于高溫天氣,此時不要去戶外進行運動。另外每天的10~16點屬于當天最熱的時間段。人們也不要在這個時間段出去戶外運動,如果必須要戶外,建議使用遮陽傘,涂上防曬霜。
三伏天怎樣去濕氣和寒氣
1、穴位貼敷:是一種外治療法,能夠選擇溫經(jīng)散寒、除濕的中藥打成粉,做成穴位貼,經(jīng)過穴位的透皮吸收來去除寒濕。一般貼敷的穴位以后背膀胱經(jīng)、脾經(jīng)以及胃經(jīng)的穴位為主,如果患者的寒濕之邪導致關節(jié)疼痛、不適,也能夠貼敷在關節(jié)周圍的穴位及阿是穴上;
2、艾灸:也是一種外治療法,艾的強滲透力,又加上火的.溫熱效應,經(jīng)過艾灸關元、豐隆、三陰交、足三里、陰陵泉等穴位,溫補體內(nèi)的陽氣以去除寒濕之邪。三伏天適合做督灸,也就是火龍灸,在后背整個督脈和膀胱經(jīng)區(qū)域鋪上姜渣和艾絨,點燃以后溫暖督脈和膀胱經(jīng),扶助機體的陽氣;
3、拔罐:經(jīng)過罐內(nèi)構成的負壓吸附在穴位或者是皮膚表面上,能夠?qū)Ⅲw內(nèi)的寒濕之氣拔出來,可是做一次效果不明顯,需要按療程堅持做;
4、蒸桑拿:是在較熱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熱讓身體出汗,使體內(nèi)的寒濕之邪隨著汗液排出,可是蒸完要注意保暖并且及時補充水分。
除了以上方法,患者在三伏天還應注意飲食,避免吃寒涼的食物,以免加重體內(nèi)的濕氣和寒氣。
暑伏是幾月幾號2
2023年暑伏是幾月幾號
2023年暑伏從7月11日開始到8月19日結束,共40天。
暑伏,有的地方也叫數(shù)伏。說的是北方進入夏天最熱的時候,一般是從小暑開始,每十天為一伏,共三伏,所以暑伏天又叫三伏天。
2023年暑伏時間表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起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復一次。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三伏天應該注意什么
1、三伏天需要注意情緒中暑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會出現(xiàn)各種情緒問題:心煩、焦躁、易怒。夏屬火,與心對應,很多人出現(xiàn)脾氣暴躁、心煩失眠等癥狀,都是因為心火太旺的原因,夏季氣溫高,易使人煩躁、怠倦,因此三伏天除了防中暑外,更要謹防情緒中暑。“那么,怎樣預防情緒中暑呢?建議保持心情舒暢,重視心神的調(diào)養(yǎng),是預防情緒中暑的關鍵,建議大家在三伏天多安心靜養(yǎng),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一旦出現(xiàn)‘情緒中暑’,建議閉上雙眼深呼吸,以緩解自己不安的情緒。
2、三伏天需要注意飲食清淡
三伏天飲食要格外注意。飲食要清淡,注意衛(wèi)生,避免夏季傳染病。同時,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這樣可以清熱祛暑,健脾開胃,還能增進食欲,緩解不適感。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三伏天氣溫較高,人體代謝快,能量消耗大,這個時候一定要適當補充蛋白質(zhì),每日攝入量應在100克-120克左右,如鴨肉。據(jù)了解,鴨肉富含蛋白質(zhì),可及時補充夏日高溫帶來的過度消耗,并且還具有滋陰養(yǎng)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
3、三伏天需要注意驅(qū)除暑邪
三伏天是陽盛陰衰之時,也是邪氣容易上升的時期!狈霸诠糯侵浮睗摬亍埃簿褪钦f”三伏天“是”伏邪“之際。這里的伏邪指的是”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夏天炎熱之際,暑邪潛伏于人體內(nèi)部,容易造成人的精神不濟,食欲萎靡,嚴重者使人中暑,造成人的頭昏腦脹、渾身乏力、反應遲鈍,影響身體健康。而要除去暑邪,就要注意消暑祛濕,注意一些飲食保健。冷飲是不適合作為消暑之用的,否則會傷了脾胃,對于苦夏之人更會雪上加霜。
4、三伏天需要注意科學降溫
空調(diào)可以迅速降溫,但常吹空調(diào)會影響人的排汗功能。排汗是人體自我調(diào)節(jié)的降溫過程,長期呆在空調(diào)房中,人體對溫度的調(diào)節(jié)能力就會降低,中樞調(diào)節(jié)能力下降,會引發(fā)各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diào),用風扇代替來降溫。還可以多開窗,加速空氣流通也有助于降溫。特別是老人,由于機體衰弱,對溫度的調(diào)節(jié)能力有限,更要少吹空調(diào),出門可帶把扇子。
三伏天吃什么
入伏吃餃子、餛飩、面、雞、蘿卜、火腿、羊肉等食物。
1、餃子
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習俗。頭伏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tǒng)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雞
民諺云:“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南昌“頭伏吃雞二伏鴨”,湖南與江西比鄰,頭伏也是吃雞。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yǎng)。
3、蘿卜
“頭伏蘿卜二伏菜”,從傳統(tǒng)意義上講,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卜,所以種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蘿卜就顯得很重要。
4、火腿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y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為最佳。
5、羊肉
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開始,在之后的一個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個酒店、飯莊、羊肉館、燒烤攤,吃羊肉,喝羊肉湯,故曰吃伏羊。
【暑伏是幾月幾號】相關文章:
2023三伏天是幾月幾號01-06
三伏天是幾月幾號202301-11
2023年大暑是幾月幾號開始到結束01-11
2023小暑是幾月幾號12-28
小暑2023是幾月幾號12-28
小年是幾月幾號202112-19
立夏是幾月幾號幾點幾分09-21
2023年立秋幾月幾號01-31
2023年夏至是幾月幾號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