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多種傳統(tǒng)的融合:《瓦爾斯格亞普世界地圖》
l5世紀,偉大的文藝復興運動在西歐各地蓬勃開展,迎來了近代科學的黎明.在奧地利,從15世紀20年代早期開始到40年代,出現(xiàn)了兩個有著相互聯(lián)系的科學研究中心.一個在維也納大學,其領導者是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約翰尼斯·馮·格蒙登(Johannes von Gmunden);另一個在維也納附近的克洛斯特新堡(Klosterneuburg)修道院,主要人物是天主教修士格奧爾格·馬斯亭格(Georg Mustinger).有人把他們稱為"克洛斯特新堡-維也納學派".
作 者: 龔纓晏 韓穎 作者單位: 刊 名: 地圖 PKU 英文刊名: MAP 年,卷(期): 2006 ""(6) 分類號: 關鍵詞:【多種傳統(tǒng)的融合:《瓦爾斯格亞普世界地圖》】相關文章:
普賴斯和他的04-27
格賴斯循環(huán)及其解決方略04-28
新舊格賴斯理論對照與解析04-29
極夜之光挪威斯瓦爾巴特科學中心04-28
泳壇王子-澳大利亞“飛魚”索普05-04
格賴斯合作原則于對外傳播翻譯的啟示04-26
漢斯-維爾納·格茨教授在津講學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