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東亞副熱帶西風急流與地表加熱場的耦合變化特征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資料, 采用奇異值分解方法分析200 hPa緯向風場與東亞地表加熱場的空間耦合變化特征, 揭示影響東亞副熱帶西風急流位置及強度變化的加熱關鍵區(qū)域.研究結果表明, 冬季西太平洋黑潮暖流區(qū)是表面感熱、潛熱通量場的大值區(qū), 其加熱強度主要影響東亞副熱帶西風急流的強度變化, 當加熱增強 (減弱) 時, 急流加強 (減弱).熱帶和副熱帶地區(qū)地表加熱的反相變化對應緯向風的整體一致變化, 且影響關鍵區(qū)在熱帶地區(qū), 這種耦合分布型主要體現(xiàn)為年代際的變化特征.夏季, 海陸感熱加熱差異主要影響中低緯緯向風的變化, 而影響急流位置南北移動的加熱關鍵區(qū)位于阿拉伯海及印度半島北部, 這種加熱分布體現(xiàn)感熱的局地性變化, 可能與高原大地形分布有關.由于夏季降水的不均勻性, 潛熱加熱與200 hPa緯向風場的耦合關系較為復雜.通過分析加熱異常年的環(huán)流形勢差異發(fā)現(xiàn), 對流層中上層經(jīng)向溫差對地表加熱場異常變化的響應是導致高層緯向風變化的原因, 這種地面加熱變化導致高層溫度場及流場的響應可通過熱力適應理論得到較好的解釋.
作 者: 況雪源 張耀存 KUANG Xue-Yuan ZHANG Yao-Cun 作者單位: 況雪源,KUANG Xue-Yuan(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南京,21009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氣候中心,南寧,530022)張耀存,ZHANG Yao-Cun(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南京,210093)
刊 名: 大氣科學 ISTIC PKU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年,卷(期): 2007 31(1) 分類號: P434 關鍵詞: 東亞 感熱通量 潛熱通量 西風急流【東亞副熱帶西風急流與地表加熱場的耦合變化特征】相關文章:
中國東部夏季降水與同期東亞副熱帶急流年代際異常的關系04-26
緯向海陸熱力差異的季節(jié)轉換與東亞副熱帶季風環(huán)流04-27
澳門城市路面地表徑流特征分析04-25
澳門城市路面地表徑流特征分析04-25
澳門城市小流域地表徑流污染特征分析04-26
副熱帶高壓與東亞季風指數(shù)的非線性數(shù)學模型的遺傳算法參數(shù)優(yōu)化04-26
青藏高原西部地表熱通量輸送的低頻特征04-27
肇慶市地質災害與降水的耦合特征及預報方法04-27
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學特征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