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1573年甘肅岷縣地震史料考證與發(fā)震構造探討
通過對1573年甘肅岷縣地震的歷史資料考證和發(fā)震構造的綜合研究表明:在1573年岷縣地震中遭受破壞最為嚴重的地區(qū)位于如今的岷縣縣城一帶(當時為岷州府所在地).綜合各種資料確定1573年甘肅岷縣地震震級為61/2,極震區(qū)烈度為Ⅷ~Ⅸ度,震中位于北緯34.4°,東經(jīng)104.0°,震中精度為2類,震中位置偏差小于或等于25km.該地區(qū)構造上位于東昆侖斷裂帶和西秦嶺北緣斷裂帶的應變傳遞和構造轉換的中間過渡區(qū),其中的臨潭-宕昌斷裂帶活動特性差異明顯,只有部分地段表現(xiàn)出全新世活動特征,地震極震區(qū)一帶分布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和基巖崩塌等.綜合分析認為,臨潭-宕昌斷裂帶的岷縣-宕昌段是甘肅岷縣1573年61/2級地震的發(fā)震構造.
雷中生,Lei Zhongsheng(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730000)
袁道陽,何文貴,葛偉鵬,劉興旺,Yuan Daoyang,He Wengui,Ge Weipeng,Liu Xingwang(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730000;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蘭州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730000)
刊 名: 中國地震 ISTIC PKU 英文刊名: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年,卷(期): 2007 23(1) 分類號: P315 關鍵詞: 歷史地震 史料考證 發(fā)震構造 甘肅岷縣【1573年甘肅岷縣地震史料考證與發(fā)震構造探討】相關文章:
水口水庫誘發(fā)地震特征與發(fā)震斷裂的探討04-28
甘肅省岷縣鎖龍金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04-28
1879年甘肅武都南8級地震新史料04-29
甘肅省大水金礦田控礦構造探討04-28
甘肅省岷縣簸箕溝金礦地質特征及成因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