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慕課服務及啟示論文

時間:2024-09-13 00:53:28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慕課服務及啟示論文

  從資源推薦和慕課設施與技術使用兩個方面,詳細評述和分析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的Coursera與慕課項目及其服務,并闡述其對我國高校圖書館資源服務方式變革的啟示。

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慕課服務及啟示論文

  1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Coursera與慕課”項目介紹

  創(chuàng)建于1740年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四所大學之一,屬于常春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早在2012年就和著名慕課平臺提供商Coursera合作推出慕課,是首批與之合作的四所院校之一。為了幫助教師在Coursera平臺上發(fā)布慕課,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1]在其網站上專門開設了“Coursera與慕課”欄目,并通過其韋格爾(Weigle)信息共享空間,為教師提供慕課制作的設施與技術使用服務。

  1.1資源推薦

  資源推薦欄目主要有Coursera版權模板的使用、免費開放資源的使用推薦、網上課程制作和數字媒體實驗室的指導使用等服務。免費開放資源又叫開放內容,用戶在特定范圍內可以免費和永久使用。這種特定范圍簡稱為5R,即保留(Retain)、重復使用(Reuse)、修訂(Revise)、重新混合(Remix)、再傳播(Redistribute)[2]。

  賓夕法尼亞州大學圖書館在其“Coursera與慕課”網頁上開設了免費開放資源指引和鏈接,推廣和幫助讀者使用開放的網絡資源。這些開放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美國國會圖書館資源。設立于1800年并在1897年正式對外開放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知識庫,保存各類收藏近一億四千五百萬項。它的收藏量還在以每天一萬件的數量遞增。國會圖書館在網上專門開設有教育欄目,欄目下設有教師資源庫、課程計劃與職業(yè)發(fā)展幫助,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第一手的原始資料[3]。這些原始資料經過精心挑選并以專題的形式呈現,每個專題都有便捷的PDF格式打印鏈接,教師可以從中了解專題的時代背景、相關的引文信息,并用這些專題組織課堂教學的思路、組織學生互動分析環(huán)節(jié)等。國會圖書館還提供美國歷史和社會學研究方面的外部資料鏈接,它們分別被按照地區(qū)、內容和資料的形式進行仔細的分類。

  (2)通過知識共享協議提供的免費資源。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簡稱CC)協議是一種創(chuàng)作的授權方式。版權持有人表明同意將自己作品以開放獲取方式出版和使用,一個簡單、有效和普遍的做法是使用知識共享協議,它介于傳統(tǒng)版權的“保有所有權利”和公有領域的“不保留任何權利”兩者之間,是作者對自己作品保留“部分權利”的彈性做法。知識共享為版權人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授權形式及版權協議,以應用于作者發(fā)表在網絡上的內容,一般用于設計、攝影、圖片作品的開放式分享。賓西法尼亞大學圖書館向教師推薦的多屬于知識共享協議內容,如:hathitrust數字圖書館、明尼蘇達大學開放教材目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知識共享圖片庫、紐約公立圖書館數字畫廊、美國國會圖書館印刷品和照片庫等。

  (3)公有領域的資源。“公有領域”的概念,作為財產權利體系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羅馬法》中 “共有物”、“公有物”、“社會所有物”的定義。對公有領域確切稱謂出現在十九世紀中期,法國對版權期限結束后,資源“進入公有領域使用”。公有領域的作品不受版權法保護、可以供任何人免費使用或用于商業(yè)用途[4]。公有領域資源是教學資源、研究資料的一個豐富來源。一個作品在公有領域出現有三種可能:一是美國政府出版物。例如:國會的章程和報告、聯邦法院的司法裁決、國務院編制的研究計劃等,還有相對應的州和地方政府、外國政府或國際機構的出版物、報告和網站等。二是真理性或不受版權保護的作品。例如:莎士比亞與貝多芬的作品、大部分早期的無聲電影、牛頓的物理學說、Serpent加密算法、動力飛行等。三是超過版權保護期限的作品。由于在版權法框架內公有領域的情況復雜,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在網頁上還提供其他院校的版權服務鏈接,如:康奈爾大學圖書館版權服務[5]、哥倫比亞大學版權顧問辦公室等[6]。

  1.2設施與技術使用服務

  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通過其信息共享空間提供數字學術服務。數字學術服務又稱電子學術服務,近幾年在美國高校圖書館得到積極推動和發(fā)展。它為教學和科研團隊提供工具、技術和服務,以強化、便利團隊之間學術交流合作與分享;數字學術服務由圖書館員、教育設計者、教學技術專家共同合作,使用戶體驗從單向變成雙向互動。因而,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學術的主流。

  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的數字學術服務中心叫Weigle信息共享空間[7],主要支持教師課程開發(fā)和學生學業(yè)完成。該中心擁有十個團體學習室、十二個“數據餐廳”、兩個開放空間、一個高科技教學研討功能室和一個能提供視頻會議和錄音的媒體創(chuàng)作實驗室。媒體創(chuàng)作實驗室是一個高觸感的自助設施,為教師的在線課程和慕課制作提供技術和設備上的支持。

  在線課程制作的步驟包括:開發(fā)課程大綱、明確課程的內容范圍以及所需要的時間,投入部分包括詳細的講稿、視聽設備和硬件的設置、錄音、編輯、后期修飾、課程資料的許可使用等。另外,上傳、監(jiān)測和課程的修正也算入教師的工作量[8]。Weigle信息共享空間的媒體創(chuàng)作實驗室為教師提供利用計算機隊列程序來編制教學大綱、進行媒體創(chuàng)作、課程評估和修改等技術,這些技術的使用可以為教師省掉許多課程制作步驟,減輕工作量。

  自助媒體實驗室配備有高端的多媒體設備,可以進行慕課的媒體創(chuàng)作,如圖片和動畫制作、自建白板、錄像(包括自己設置的迷你相機和電腦攝像頭等)、背景選擇(包括工作室背景和自然環(huán)境背景、數字創(chuàng)建的屏幕背景等)、專業(yè)燈光和背景幕布、實時屏幕標記、講詞提示機、圓桌會議討論的現場錄像、室內單一背景的課堂錄像、戶外固定環(huán)境錄像等多種記錄選項。自助媒體實驗室擁有簡易但功能強大的電腦編輯程序,可以對課程進行自助音頻、視頻的后期編輯修正工作。

  2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慕課服務分析與評價

  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的慕課服務開展了較豐富的服務活動,筆者試從版權問題處理、慕課設施和技術使用服務三個方面對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為教師提供在線和線下的慕課服務進行分析與評價。

  2.1在線服務

  (1)由圖書館員組成的版權專業(yè)團隊為教師提供慕課版權在線咨詢,隨時為教師解答版權方面的疑問,并負責一些具體的版權清理和結算工作。

  (2)為教師專門制作了慕課材料查找的圖表式指引——從資料類型的選擇(開放獲取、自己擁有版權或第三方版權)到獲得資料的具體操作方法和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從哪些途徑獲得幫助,都一一詳細列出。采用這種圖表式的指引,更加方便和直觀。據統(tǒng)計,每一個Coursera的慕課需要約380個工作小時才能完成相關內容的版權許可使用工作[9]。這些服務為教師的慕課制作掃除了相關法律方面的障礙,縮短了慕課制作的準備時間,提高了教師的慕課制作效率。

  (3)鏈接相關機構關于版權的規(guī)定,以方便教師查閱和參考。如美國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的版權模板、美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協會(Educause)的版權介紹,以及對遠程教育和網上課程版權有專門規(guī)定的《教育法案》。

  (4)為協助教師處理涉及第三方版權的課程材料,圖書館專門開設了一個叫“評估你慕課中的第三方版權材料”的欄目。這個欄目以問題引導的形式,使教師對使用第三方版權材料有更明確的認識和確定,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產生版權的糾紛。

  2.2線下服務

  (1)與學校多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強化課程支撐能力。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為提高慕課服務質量,與學校多個部門結成伙伴合作關系,支持院系、項目和學院的課程設計和開發(fā)。這些合作部門包括寫作中心、課程交流與公共演講中心、韋加頓(Weigarten)學習資源中心、學院主任辦公室、教學中心、本科生研究及伙伴中心、就業(yè)服務中心等。這些合作單位在Weigle信息共享空間框架內展開合作,由圖書館提供研究策略和引文管理服務等傳統(tǒng)輔助服務,圖書館還負責為教師制作慕課提供錄像、錄音、圖像設計、數據分析、質量研究和可視化新媒體創(chuàng)建服務。

  (2)定期舉辦教學研討會,促進新技術交流和應用。從2009年開始, Weigle信息共享空間每年都舉辦“以技術促進學生參與”的研討會。研討會圍繞新技術的應用給課程教學帶來的影響和體驗,展開交流和匯報。在2013年的研討會上,慕課的制作也是其中一個討論的內容。圖書館通過提供便捷的現代化設施,為教師提供了慕課制作的多種選擇方式;通過與其他部門的合作,強化資訊交流和更新。

  這些線上和線下服務為教師的慕課制作提供版權信息咨詢答疑與協助結算、課程資料推薦、技術設施提供與使用幫助、成果合作與交流推廣等全方位的保障,提高慕課制作的質量和效率,推動了慕課的發(fā)展。

  3思考與啟示

  我國高校圖書館在資源和網絡建設上具備開展慕課服務的硬件條件,但是,在慕課的課程資源組織,如課程資料的組織整理與推薦、慕課用戶原創(chuàng)內容(簡稱UGC)的知識分享和推送、用戶博客和社區(qū)論壇等方面的服務非常薄弱,知識共享和個性化服務水平亟需提高[10]。梁茹等通過對我國30個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綜合服務能力進行了實證測算,發(fā)現各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規(guī)模與增長及教學科研產出兩個維度的指標差異較大,而在信息服務產出和資金人員設施投入維度的差異略小[11]。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國內高校圖書館在利用數字資源為教學科研服務方面的不足,慕課服務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的實踐經驗和服務變革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1)組建專門的版權服務團隊,為慕課提供版權咨詢、清理和結算等服務。圖書館作為知識和信息流通傳遞的中心,無法回避服務中出現的版權問題。而由于慕課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沒有了地域和人數的限制,加入了商業(yè)運營的模式,這些因素使原本在傳統(tǒng)環(huán)境下清晰的版權歸屬變得非常復雜,僅僅靠教師個人的力量難以完成數量龐大的資料版權厘清工作。

  (2)加強與各部門的合作,積極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建立適合本校實際的課程支撐模式。例如,建立圖書館與各教學部門的合作機制,實時了解教學最新信息;采用將圖書館資源和服務與課程網站結合的方法,參與到教學中,為教師和學生提供針對性更強的資源服務;積極探索共享學習空間建設和數字學術服務的開展方法,實現課程、教材、資源服務和學習活動之間的無縫連接。

  (3)慕課學生范圍大、人數多、學習活動互動性強。這些學習活動產生大量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慕課活動大數據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但隨著教育向社會化和全球化發(fā)展,我國高校圖書館對數據保存和信息傳遞的研究會成為發(fā)展方向。

  (4)圖書館在慕課中的作用,不僅是技術層面,更重要的還是科學和技術創(chuàng)新政策的問題。將來慕課對于圖書館的服務需求不僅僅是慕課參與者的人數,還取決于慕課參與者在高等教育環(huán)節(jié)的地位等政策問題。在外校課程和網課設計入學分方面的改革,廣東省在高校改革中走得更快更遠。2014年10月19日,廣東省教育廳下發(fā)《關于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學分制管理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權,鼓勵學生在外校或基于互聯網學習平臺選修課程,網上學習也能計入學分!兑庖姟分刑岢,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學分體制改革中的作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加快對課程和專業(yè)的數字化改造,建設優(yōu)質信息化教學資源,利用校外MOOC平臺、課程站、微課等,創(chuàng)新信息化教學與學習[12]。

【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慕課服務及啟示論文】相關文章:

慕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4-27

慕課,微課在職業(yè)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5-02

美國克萊姆森大學圖書館服務的啟示04-29

現代禮儀慕課心得04-27

慕課對留守兒童品德教育方面的影響論文05-02

慕課視域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思考論文05-03

以慕課為契機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的研究論文05-05

教育改革視角下慕課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5

慕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反思論文05-04

反思在服務學習中的應用及啟示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