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語文教案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教案—泊船瓜洲。
2、 使學生了解詩歌的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
3、使學生能品味詩歌語言文字的精妙。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積累了不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泊船瓜洲》。
二、 初步參與
1、同學們課外已經做了預習,你對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詩善于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句,情真意切。
2、介紹地真具體。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把這首詩讀得正確、流利了。給你們準備一下,馬上請幾位同學來讀一讀。
3、指名讀,教師充分肯定。并激勵其他同學大膽展示自己。
4、古詩瑯瑯上口,不少同學預習這首詩時就會背誦了。這樣,再給你們準備一下,看誰能背誦,比誰背得熟練。
5、指名數名學生背誦。教師夸獎:你們走在了學習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參與
1、 書讀得很準確。不過,如果要帶上感情,還須理解詩。今天,
同學們打算以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古詩呢?
。▽W生有的說結合注釋與插圖,有的說用字典,有的說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說,其他人補充。
四、 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結合插圖,看看是否可以讀出問題來。如果可以,那你們就更善于讀書了!按猴L又綠江南岸”中綠的用法!懊髟潞螘r照我還”中的明月圖上沒有。
2、教師贊揚學生的質疑精神,并引入對綠的推敲。細細地品讀這句話,你能從這個綠字中感受到什么?個人思考。
3、小組簡單交流。
綠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蛘呤蔷G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蛘呔G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蛘哒f綠還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4、他的問題老師也相信你們有獨特的見解。學生簡單交流后,全班發(fā)言。(略)
5、學生朗讀,說說自己側重表現的感情:有的側重表現其思鄉(xiāng),有的側重表達其對前途的信心。有的側重表達他對江南美景的愛戀。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7、那我們課外又了解哪些表現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詞呢?
五、 知識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同學們積極主動地感悟真情、推敲詩句,學得生動精彩,給老師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課堂作業(yè)。
選做題1:根據《泊船瓜洲》,重新為課文配一幅插圖。
選做題2: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題,按一定順序具體介紹春天來臨江南的景色。
選做題3:著名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時,為一個字犯了愁,你能幫幫他嗎?鳥宿池邊樹,僧(推、敲)月下門。你覺得哪個字更能表現月夜的寂靜,為什么?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在你生病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去醫(yī)院看病還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醫(yī)院呢?(學生回答)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在兒子生病發(fā)燒的時候,卻忍心讓他獨自一人去醫(yī)院看病。這位母親為什么這樣做呢?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一定會找到答案。
2.板書課題。
↘ 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遇到注音的字多讀幾遍。
2.開火車檢查注音的生詞。
3.再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想一想母親的感情變化過程。
↘ 研讀探究,體會母愛
1.全班討論。從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中,你體會到母親怎樣的感情,讀一讀這些句子,讀出這種情感。其主要為:(1)鼓起勇氣,勸說兒子獨自看病,有意讓兒子鍛煉;(2)仁慈的母愛是她心軟;(3)后悔;(4)看著兒子學會看病,勇氣再起。
2.小組合作,互相讀讀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或自然段。
3.全班賽讀。小組代表將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讀給大家聽,互相比一比,評一評。
↘ 角色朗讀,感受母愛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2.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 傾訴體會,升華情感
1.說說讀后的體會。讀了課文,請選擇一個合適的對象,把你想要說的話說出來:(1)文中的母親;(2)文中的兒子;(3)自己的'父母;(4)自己的同學或小伙伴等。
2.寫一寫。將自己學了課文后的體會,用最簡潔的話寫下來,張貼在班級的黑板報或中隊園地上。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二、品讀韻文
1、瞧,寬闊的綠茵場上,足球在運動員的腳下多靈活呀?
2、運動員們激烈拼搶,腳下生風,踢球技術嫻熟。結合圖片點撥:爭頂和倒勾。
3、他們拼盡全力,運用熟練的技巧擺脫對方,把足球射向對方球門。
4、看臺上,觀眾們搖旗吶喊,為自己喜愛的運動員和球隊加油助威。他們的熱情也感染了場上的.運動員,綠茵場上沸騰啦!
5、誦讀韻文,讀出畫面。
三、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倒、勾、過、門、加。
1、認讀生字。
2、看筆順表,記筆順。
3、認識新偏旁。
4、分析字形,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5、教師范寫生字。
6、說說寫這些字要注意哪些筆順。
7、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8、反饋糾正。
四、作業(yè)。
五、課外延伸
1、和爸爸一起看一場足球比賽,并認真聽解說員的解說。
2、課后大家可以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一次班級的小小足球賽,體驗一下踢足球的快樂。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能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 能基本讀懂課文,了解樹的年輪。樹冠的的`有關知識。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制作電腦課件:<<年輪和樹冠>>;課外閱讀有關年輪的科普知識。
課時安排:
一、觀察課件,導入新課。
1、 展示樹的形貌。年輪的課件,讓學生觀察樹冠南北兩面的疏密形態(tài),年輪的圓圈及其寬窄形狀。,結合課外搜集的有關樹的資料,從科學知識的角度介紹觀察的畫面。
2、 今天學習<<院子里的悄悄話>>,課文里小槐樹賀老槐樹的談話真有意思,他們說什么呢?
3、 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詞句。
、 提出讀不懂的問題。
二。初讀。感知。
1、 找三名學生接讀全文。(邊讀邊解決讀中遇到的詞句問題)
2、 默讀,思考:從小槐樹和老槐樹的談話里,你了解樹的哪幾點知識,并在課文里劃出記號。
3、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交流的情況,根據學習交流效果,但是否需要集體交流)交流后,把幾點簡略的寫在筆記本上。
三、分角色朗讀。評讀。
1、 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練習。(體驗角色,揣摩朗讀語氣。)
2、 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評讀。
四、讀文畫畫。
讀讀課文中年輪部分的談話。再弄懂年輪后,畫出年輪圖,并標出樹齡和方向。教師找?guī)追鶊D展示。
五、布置作業(yè)。
畫好年輪圖,回家給父母介紹年輪知識。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主要內容
第一課時
1、女媧補天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你們愛聽神話故事嗎?你們都讀過哪些神話故事?說說看。
《西游記》、《封神榜》、《寶蓮燈》……
師:今天,我們再來讀一個神話故事。
二、出示插圖投影,指導看圖。
圖上是誰?她在干什么?
三、揭題,釋題。
1. 板書題目:12.女媧補天
2. 引導學生據題質疑。
3. 學生講自己知道的女媧補天的故事。
四、錄音朗讀,學生自由讀。
五、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讀。
(1)讀準”窟隆冶”的讀音。
。2)指導書寫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媧:右下部是”內”。。河疫呏虚g的一橫別漏寫。
窟窿:兩個字都是穴寶蓋。
冶煉:冶字是”兩點水”不是”三點水”
煉:是火字旁,右邊不是東。
六、讀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轟隆隆:像聲詞。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岡: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釀成災害的大水。
熄滅:停止燃燒。
純青石:指顏色只有青色的石頭。
五彩石:傳說中用來補天的各種顏色的石頭。
冶煉:用高溫熔煉或電解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
七、指名讀文,正音。
八、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討論后匯報,師小結。
課文講的是傳說中女媧看到天塌了一大塊,便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好的事。
十、指導熟讀全文。
十一、作業(yè)。
1. 抄寫生字詞。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
31、女媧補天
1. 女媧為什么補天?
2. 女媧怎么補天?
3. 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看卡片讀生字詞。
2、讀后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學習課文,解決上節(jié)課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
1、女媧為什么補天?
2、女媧怎么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
1、默讀,想哪些段分別寫補天的起因,經過。
2、小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后,匯報學習收獲。
學生A:因為天塌地裂、燒起大火、發(fā)洪水,給人們帶來痛苦。
學生B:女媧見此情景,很難過,求雨神熄滅大火。造船救出人們。
學生C:女媧去找五彩石,回來冶煉成水,把天補好。
學生D:女媧把天補好后,人們又過上安居樂業(yè)的幸福生活。
學生E:人們還記得………
3、指導學生從內容想開去:
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ㄒ环矫娼逃⒆右私馊嗣竦耐纯,一方面體會女媧看到這場面的心情)
四、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女媧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為及原因。
1. 女媧難過極了。
聯系課文第一句來體會。”創(chuàng)造了人類”人類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難,心情當然難過。
2.從立刻,求等詞中進一步體會女媧焦急、難過的心情
3. 小結,為救人們,先做了兩件事:求雨滅火;造船救人。
五、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媧補天的經過,解決第二個問題。
1. 大聲自由讀文。
2. 找出文中具體補天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女媧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從她原以為……費多大力氣這兒看出她原來找石頭費了很大力氣。
生:她忙了幾天幾夜這句話中也看出女媧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這句話也可以看出。
“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進行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1)結合掛圖理解這段話,進一步體會女媧為補天所付出的艱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2)引導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天的經過。
3 導朗讀這兩段話。
六、齊讀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麗,解決第三個問題。
后來,女媧補好了天,沒有了危脅人們的大火,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yè),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七、聯系科學上的補臭氧層漏洞,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對環(huán)保的熱愛之情。
八、引導學生讀課前備好的神話故事,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
九、齊讀課文,小結。
十、作業(yè)。
1. 回答課后第二題。
2. 閱讀課外神話故事。
2 .夸父追日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夸父的執(zhí)著、奉獻精神。
3.會復述這個故事。
課前準備:
將學生的座位按學習小組排列成“馬蹄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遙遠的古代,有這么一個人,他為了讓光明永遠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他能追上太陽嗎?他給我們留下一個怎樣神奇的故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讀書,感知大意
1.自主試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主練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并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3.默讀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讀書,感情朗讀,復述課文
1.小組內輪讀,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內評讀喜歡的段落,交流讀書感受。
3.小組內練習講這個故事,可以自己講,可以合作講。
四、全班交流,評價補充
1.隨機抽查每組一至兩名同學朗讀喜歡的段落,交流喜歡的原因,其他同學評價補充。
2.各組推選代表或合作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五、課外拓展
1.繪制一幅夸父變成大山、手杖變成桃林的圖畫。
2.繼續(xù)收集神話傳說故事。
語文園地八
學習目標:
1.喜歡閱讀課外神話傳說故事,并能清楚地講給別人聽,主動交流聽后的感想,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
2.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寫一篇習作暢想“我會變”。
3.養(yǎng)成自覺區(qū)別形近字的好習慣,并且在自我發(fā)現中培養(yǎng)探究意識。
4.積累成語、歇后語,培養(yǎng)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課前準備:
收集歇后語、成語故事、神話傳說故事等。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閱讀了許多神話傳說故事,我想同學們課外也讀了不少這類故事,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ㄒ唬┓纸M講故事
1.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講的同學要把故事內容講清楚、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講完后評一評。各小組選出本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二)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大家掌聲祝賀。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給全班同學講?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內容是否講清楚、情節(jié)是否完整、儀態(tài)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二、學生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想請同學們來總結。在總結時,你可以表揚表現最出色的',也可以夸獎進步最大的;可以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說說你的心得,也可以發(fā)表一下你的希望、設想和創(chuàng)意……每組請一名同學做總結。□教學設計
習作
一、導語激趣,放飛想象
同學們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已經對神話傳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孫悟空,他會七十二變,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么呢?你可以變成任何人、任何物,趕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腦中是不是涌出了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選你最喜歡的一個想法,編一個精彩的故事吧!
二、大膽想象,自編故事
三、交流評議,取長補短
1.把你編的故事講給同學或老師聽,再互相評一評。
2.全班交流,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大家評議。教師引導學生從想象是否大膽、新奇等方面加以評議。
四、編寫故事,獨立修改
五、評議習作
選一至兩篇優(yōu)秀作文或問題作文全班評改,重點從語句是否通順、條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體情節(jié)等方面評改。
六、修改習作
1.自主修改習作。
2.小組內同學互相修改習作。
七、謄寫習作
要求書寫工整,注意格式。
優(yōu)秀習作或優(yōu)美片段賞讀
我的發(fā)現
一、復習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古詩《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較異同。
2.同學們早就發(fā)現了,在我們的漢字中,有許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個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樣,它們長的很像,你能區(qū)分出這些字哪兒長得不一樣嗎?你能認準它們嗎?(出示詞語投影片)
二、自主讀詞,觀察發(fā)現
1.認真讀詞語,把詞語讀準確。
2.仔細觀察帶點的字,看你能發(fā)現什么。
3.交流發(fā)現成果。
a.小組內互說,互相啟發(fā)。
b.集體交流,引導學生聯系字音、字義加以區(qū)別。
三、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請學生寫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加以區(qū)別。
2.課下搜集形近字,裝入識字袋中。
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
一、讀讀記記
1.讀詞語:自讀──輪讀──指名讀。
2.想一想每一行詞語的特點。
a.第一行詞語中有數字;
b.第二行詞語的結構是ABAC式;
c.第三行詞語的結構是AABB式;
d.第四行詞語中有兩個詞意思相反。
3.仿照每組詞語的特點,補充一些詞語,比一比誰掌握的詞語多。
4.請同學們課下收集詞語,并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自己獨創(chuàng)的歸類方式建立詞語分類夾。
二、讀讀背背和成語故事
1.激趣導入。
在我們祖國語言文化寶庫中,有兩道獨特的文化景觀,那就是成語和歇后語。一個成語意蘊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著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語幽默雋永,其間又常常暗含著一個有趣的典故。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個成語、歇后語大放彩。
2.閱讀歇后語和成語故事《畫龍點睛》。
a.自主閱讀。
b.小組合作,練習講故事!踅虒W設計
3.成語故事、歇后語比賽。
a.宣布比賽規(guī)則:每組四人,按順序排好號,根據下面的內容集體商議解決,發(fā)言時不能再“打電話”。
每組接龍說成語。
每組1號同學講述“畫龍點睛”故事。
每組2號同學展示本組摘抄的歇后語,比一比哪組的數量多,并背誦5個歇后語。
每組3號同學講一個成語故事或歇后語典故。
每組4號同學用積累到的成語和歇后語各說一句話或一段話。
b.組織比賽:每組1號同學先來參加比賽。
c.總結比賽情況及結果。
4.拓展練習。
繼續(xù)收集成語故事和歇后語典故。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生:“黃鸝”是什么意思?
生:黃鸝就是一種鳥呀!
師:(展示黃鸝圖片)現在我們來觀賞黃鸝鳥吧!
生:(好奇而饒有興趣地探身盯著看)
師:誰來介紹一下黃鸝鳥的樣子?
生:(爭先恐后的舉手)
生:羽毛金黃的!
生:它真漂亮!
生:好可愛呀!
師:想聽聽它的歌聲嗎?
生:(一齊激動地喊)想!
師:(播放黃鸝叫聲)聽,它的叫聲——
生:(齊)很好聽!
師:詩歌里的“黃鸝”指的是誰呢?請你看課文中的圖說一說。
生:小女孩!
師:小女孩怎么成“黃鸝鳥”了呢?
生:她在媽媽懷里唱歌。
生:她小時候學說話就像黃鸝唱歌一樣。
生:“野菊”是什么呀?
生:就是野菊花。
師:秋天到了,小河邊的野菊花開放了!請采到野菊花的小朋友把花拿出來讓大家觀賞觀賞。
生(從抽屜里拿出、興奮地舉起野菊花,眾生驚喜的擁過來看)
師:誰來說說它的樣子?
生:金黃的花瓣,綠綠的葉子。
生:真好看!
師:請聞一聞吧!
生:(深呼吸)好香啊!
生:清香!
生:小女孩怎么是野菊花了呢?
師:這個問題提的好!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小姑娘身上的打扮,想想這個問題。
生:(沉思,忽有所悟)她穿著粉紅的衣裳,藍藍的褲子,頭上還戴著黃蝴蝶結,就像漂亮的野菊花。
生:她爸爸把她背到哪里就香到哪里!
生:我還不懂“曾”是什么意思。
師:請小朋友把第一小節(jié)多讀幾遍,想想“曾”是什么意思。
生:(各自朗讀,思索)“曾”就是以前。
生:就是說這個女孩小的時候像快樂的小黃鸝,美麗的野菊花。
師:我們小朋友在小的時候是不是也在媽媽懷里咿咿呀呀地學說話,幸福地趴在爸爸寬厚結實的背上呀?
生:(失聲、開心地笑)
師:小時侯,我們都被爸爸、媽媽寵著、愛著,多幸福呀!讓我們美美地讀第一小節(jié)吧!
生:(個個有聲有色地朗讀)
自評:
這是上學期我在常態(tài)下(教室后排沒有聽課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蘇教版小語第三冊第三單元的課文《鄉(xiāng)下孩子》第一節(jié)時的實錄片斷。教學的成功——學生學習得主動、快樂、有情趣,讓我欣慰,不由得再想起課前所做的教學準備來。《鄉(xiāng)下孩子》屬于詩歌體裁。全詩反映了農村孩子游戲、勞動等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抒發(fā)了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真摯感人。從我們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來說,學習這首詩歌的主要難度是:語意上的省略和跳躍,詩歌第一節(jié)內容“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边@兩句主語省略,暗語的修辭手法讓學生難認其本體,更難體會到“鄉(xiāng)下孩子”成長中的幸福感了。再則,雖說本班學生大都也是鄉(xiāng)下孩子,但從其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和他們生活、行動所涉及的范圍來看,他們是難以見到黃鸝這種鳥的,大多數學生即使看到了野菊也不知其為何物。針對實際學情,課前我和學生學生一起做了這樣的準備:在電腦的素材庫里找出“黃鸝”的圖片和它的鳴叫聲;布置學生野外采集的作業(yè):和家人一起采野菊花。這樣做,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學習困難準備了可用的解決方案。
課堂里,我發(fā)現學生學習的實際水平、情況和我課前的估預差不離,所以我順勢適時采用生生間問疑解答和教師適時點撥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根據學生質疑相機學習”的辦法,師隨生走,順“藤”摸“瓜”,隨機指點、扶持,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發(fā)展:欣賞老師提供的圖畫、同學采集的實物,聆聽聲音、聞聞氣味, 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認識事物的能力;教師的順勢啟發(fā)性提問,學生的深入質疑,都在學生圖文結合的學習、感悟中找到了答案,并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都有了發(fā)展;教師親切的啟發(fā)性話語把學生也帶回了他們自己幸福的幼兒時光,學生在失聲啞笑中走進了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在理解中生情,動情的朗讀既讓學生展示了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又讓他們受到優(yōu)美語言文字的熏陶。
教學實錄片斷二
師:讀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狼和小羊,誰先來到小溪邊?
生:(讀)
生(一部分):狼先來到小溪邊。
生(一部分):小羊先來到小溪邊。
師:(引讀第一自然段)狼來到——(小溪邊),看到——(小羊)在那兒——(喝水)。
師:現在你認為是誰先來到小溪邊?
生(絕大多數):小羊!
生(一個):(低聲地)是狼
(此時課堂出現了空白)
師:(略帶遺憾地看了這位學生一眼)從課文內容知道,明明是小羊先來到小溪邊,而狼確硬說,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臟了。
自評:
以上是我上學期在為全校語文教師上展示課蘇教版小語第三冊第四單元課文《狼和小羊(第一課時)》引導學生總結課文蘊涵的道理時出現的尷尬一幕。直到這節(jié)課結束,我也沒有弄明白,學生為什么會“執(zhí)拗”地認為:是狼先來到小溪邊。帶著這個疑問教學第二課時,我的第一問就是向那個“執(zhí)拗”的學生提出的:“你為什么認為是狼先來到小溪邊的?”“因為我看到溪邊有一塊大石頭,是狼先躲到大石頭后面的……”學生的回答讓我既吃驚又恍有所悟:是呀,誰規(guī)定了學生只能按著課文語句得出唯一的答案呢?學生為什么不可以對教材文本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況且,這樣的理解還包含著學生對課文所蘊涵道理的深刻認識!
《全日制國家課程標準》實施已經有一年多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自認為是在不斷學習,盡我的努力把自己對新課程標精神的理解,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但是,從這堂展示課(《狼和小羊(第一課時)》)出現的“尷尬”,我認識到自己的教學理念還沒有完全徹底更新,在課堂教學的某些時刻,因為自己急求“教學進程的順利、按時”的心理。還是有意無意地讓學生扮演了為教師的教服務的角色,而置他們的學習需求于不顧。這樣的“尷尬”不僅僅只出現在我的課堂里,從平時聽課及老師們“學生真笨,讓他說東,偏說西”,“就是答不到點子上來”,“他的思維不跟著你轉”等頻頻抱怨中,不得不承認:“教學尷尬”還普遍存在于課堂教學。
感嘆教學的成功,反思教學的失敗,我更深刻認識到“教為學服務”思想的重要性,教師要把這一思想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去。不論是在何中情況下的教學,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總是應擺在第一位的,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必須正視真實的學情,想方設法為學生的學習需要、發(fā)展需要做些實事,在課堂中,真主導,讓學生真學習,得到真實的發(fā)展。為此,課前的教學準備,我們不應只為自己的“教“做打算,埋頭分析教材——這是什么?(尤其是在公開課的教學時),的是要為學生的“學”著想,多思考:可以是什么?還可以怎么樣?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走老路——就教材教教材;抱著陳舊的觀念——一切為了自己的教學順利,始終認為:課堂里,四平八穩(wěn)、不出“亂子”就行了。我們要跳出教材的框框,憑借教材,以教材為載體,為學生個性化的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實踐營造氛圍,提供機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語文課的學習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區(qū)分并積累形近字,練習寫好6個字。
2。閱讀成語故事“千里送鵝毛”,搜集并交流與民間俗語有關的故事。
3。仿例續(xù)寫“海浪花變成的鏡子”。
4。討論(針對迪羅達貝里的做法展開談論)。
教學重點
1。重點:仿例續(xù)寫。
2。難點:討論(見第12課的第3課時)。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與民間俗語有關的'故事。
教學時數
4課時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1。自讀這兩組詞語。
2。交流:你發(fā)現了帶點字有什么特點?
3。說一說:怎樣區(qū)分這些同音字和形近字。
4。你能用帶點的字組詞嗎?
5。積累。
二、詞語故事。
1。自讀故事,要求讀準讀通。
2。同桌互讀互評。
3。補充俗語“千里送鵝毛”。
4。默讀故事想一想:為什么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5。交流,結合句子回答。
6。討論“千里送鵝毛”比喻什么?
7。交流你以前搜集的俗語故事。
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8。選擇“小小故事大王”。
9。讀一讀這些俗語。
第二課時
一、閱讀欣賞《全世界兒童圍成圈兒》。
1。自讀詩歌。
2。同桌互讀互評。
3。賽讀。
4。質疑解難(如:“……在經線和緯線上盡情地跳舞”什么意思?)。
5。練習背誦。
6。自主摘抄詞語,補充“詞語庫”。
二、寫字板
1。出示要寫的字。
2。認讀并組詞。
3。指導寫上下結構的字。
4。學生練寫。
5。指導寫左右結構的字。
a。觀察四個字結構特點。
b。指導寫“襪、解”。
c。學生練寫。
6。評議。
第三課時
一、仿例續(xù)寫
a。改例句。
b。續(xù)說。
在這片海浪花變成明鏡中,我發(fā)現自己。
二、續(xù)編《海浪花變成的鏡子》。
想象海浪花如果又一次來到海灘上成為一面鏡子后會有哪些奇遇?
要求:
a。想象海浪花是怎樣來到海灘上的?
b。誰又會來到鏡子前,會發(fā)生哪些趣事?
c。海浪花回到大海了嗎?怎么回去的?
①自己單獨準備。
、诮M織交流,再推選代表在班上交流。
、墼u議,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
第四課時
教學要求:
怎么說就怎么寫,注意將海浪花變成鏡子后的奇遇寫具體、寫生動。
一、討論寫作思路。
二、布置習作要求。
三、學生練筆、教師個別指導。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薩、薔、薇、啰、滂、沱、纖”七個生字,理解并運用“弱小、芬芳撲鼻、大雨如注、滂沱大雨、纖弱”等詞語,積累描寫花香、雨下得很大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間對話的不同語氣,體會薩沙的心理變化,掌握“因為”的句式。
3、理解“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含義,懂得“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間對話的不同語氣,理解“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含義。
教學難點:
懂得“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者”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
1、板書課題,理解“弱小”。
師:你用什么方法理解“弱小”這個詞語?(近義詞:纖弱;反義詞:強大)。
2、指名讀課題并質疑: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這句話是誰說的?為什么他這么說? 師: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問題,范讀課文。 師: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在干什么?
生:課文寫了假日里爸爸媽媽托利亞和薩沙一家到森林中去玩。 (板書:爸爸、媽媽、托利亞、薩沙)
2、師:你能找出課文中描寫森林環(huán)境的句子嗎? 出示:“森林是那么美好,林中長著一叢叢野薔薇;▋洪_放了,粉紅粉紅的,芬芳撲鼻! 生字教學:“薔”、“薇” 詞語積累:積累描寫花顏色美麗與花香的詞語。 描寫花顏色美麗:萬紫千紅、姹紫嫣紅、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描寫花香:香氣撲鼻、芬芳撲鼻、香氣襲人、馥郁芳香、芳香撲鼻。
3、天公不作美,天氣驟變。文中哪里體現出天氣變化?
出示:“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注:灌下。形容雨下得很大,雨水像往下灌似的。)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師:雷雨突然而至,全家人措手不及,大家都在忙什么?
生:討論交流。 出示:“父親趕緊收拾東西,母親忙著照料孩子。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了媽媽,而媽媽卻又把雨衣給了托利亞。最后,托利亞把雨衣給躲在傘下的小薩沙穿上了!
2、師: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薩沙覺得很奇怪,為什么最后雨衣穿在他身上。
師:薩沙也覺得很奇怪,他說了些什么? 出示:“媽媽,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您,您又把雨衣給托利亞,托 利亞又把雨衣給我穿上。你們?yōu)槭裁炊歼@樣做呢?”(指導朗讀,讀出 小薩沙疑問的語氣)。 “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讀出媽媽親切溫柔的語氣)。
3、師:你怎樣理解“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
生:大家都爭著要保護彼此,這是家人之間互相關懷互相愛護的真摯感情。
4、理解薩沙的反問。 師:全家人都這么疼愛小薩沙,他是怎么說的? 出示:“那么,我為什么又保護不了任何人呢?就是說,我是最弱小 的人啰?”(指導朗讀,讀出小薩沙不服氣的'語氣)。 “如果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
5、師:此時,最弱小的小薩沙有什么舉動? 出示:“薩沙朝薔薇花叢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蓋在粉紅的薔薇花 上。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低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自衛(wèi)能力! 生字教學:多音字“纖”(qiàn纖夫;xiān纖弱) 生字教學:“滂”、“沱”(注意讀音)。 師:你能從文中找出“滂沱大雨”的近義詞嗎?(大雨如注) 師: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雨下得很大的詞語? 描寫雨下得很大:狂風暴雨、暴風驟雨、暴雨如注、傾盆大雨、瓢潑大雨。
6、語言訓練。 例: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低著頭,因為 。 (它嬌嫩纖弱嗎,毫無自衛(wèi)能力。) 薩沙把雨衣蓋在薔薇花上,因為 。 (它嬌嫩纖弱毫無自衛(wèi)能力,小薩沙覺得它比自己更弱小。),因為 。
7、師:風雨中的薔薇花在薩沙的保護下,終于得救了,花兒好像在說?
8、師:薩沙也學會了保護比他更弱小的薔薇花,他是怎么說的? 出示:“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吧,媽媽?”薩沙問道。(指導朗讀,讀出薩沙自豪的語氣)。 “是啊,現在你是強者,是勇敢的人啦!”媽媽這樣回答。
9、出示薩沙與媽媽之間的三次對話,師生配合朗讀,體會人物語氣與心理的變化過程。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回顧課題,充分理解課題的含義。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能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了嗎?薩沙說,“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因為?
2、師總結:薩沙雖然是家中最弱小的,但是他也保護了比他更弱小的小薔薇花,他也是強者。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都會有弱小的時候,所以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真誠地獻出自己的關愛與幫助,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強者了。
板書設計:
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因為 。
爸爸:收拾東西 媽媽 讓雨衣 托利亞 薩沙 野薔薇
每個人的應該保護更弱小的。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聲母d t n l,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繼續(xù)學習拼音讀寫方法,學習看圖讀帶調音節(jié)和拼音詞。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d t n l 的發(fā)音。
教具準備及輔助活動:投影儀卡片掛圖
板書設計:
4 d t n l
da de di du ta te ti tu
na ne ni la le li
作業(yè)設計:練讀d t n l 的音節(ji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 抽讀字母卡片。
2. 說說下列字母中哪些是單韻母,哪些是聲母。
。猓椋铮恚幔妫濞梗穑
二. 揭示新課內容
1. 引導看情境圖。
。1)出示掛圖。
。2)討論:
a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 圖上有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孫悟空的表情怎樣?哪吒心里會想些什么?
(3)小結圖意:
哪吒和悟空戰(zhàn)了幾個回合后,哪吒敵不過悟空,敗下陣來。哪吒心里想:他的本領特別大!悟空見哪吒逃跑了,樂得哈哈大笑。
2 、讀語境歌。
悟空本領特別大,天兵天將都不怕,打敗哪吒三太子,樂得悟空笑哈哈。
相機出示:de te ne le
告訴學生:我們今天要學的聲母和這4個音節(jié)有關。
三.教學聲母d和t
1.教學聲母d
(1)學d的讀音。
。 出示座鐘筆筒圖。
討論:圖上有什么和什么?
b 告訴學生:我們今天要學的一個字母的樣子,就有點像連到一起的座鐘和筆筒。出示聲母d。
。 教師范讀三遍。
d 領讀,齊讀,指名讀。
。2)教學d的書寫。
。 d和我們學過的哪個字母有點像?
與b區(qū)別。指名說說不同的地方。
b 誰能想個順口溜記。洌
。ㄗ姽P筒ddd或反寫6字ddd)
。 請小朋友看看書上d的寫法。
誰來說說d有幾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寫在四線格中什么位置?
師范寫,生描紅。
2.教學聲母t。
。1)教學t的讀音。
。 出示模特圖 ,指名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 出示聲母t。告訴學生:它和模特的.特的讀音有點像。
。 教師范讀t。
。 齊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2)教學t的字形及寫法。
。嶂该^察圖畫,說說怎樣借助圖畫記憶。
。╰的豎像模特的身子,彎部像模特拖在地上的裙子,一橫就像模特的肩飾)。
。猓簦姹容^。
c啟發(fā)學生自編順口溜。
。〞r裝模特t t t或傘柄朝下t t t)
d自學t的寫法。
e檢查自學情況:t有幾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指導書寫:師范寫,生描紅。
四.教學d t與a eiu相拼的音節(jié)
1.出示:
指名逐個拼讀,直呼,教師注意糾正讀錯的音。
2.出示:da de di du
ta te ti tu
學生自由試讀,標出感到困難的音節(jié)。
按順序讀,指名讀。
五.鞏固練習
1.將b f d t 四張卡片放在講臺上,老師讀一個字母,一學生到卡片中找,找對了,全班同學讀三遍。
2.指名讀音節(jié)。
六.作業(yè)
1.練讀學過的韻母和聲母。
2.抄寫d t 各四遍,練抄八個音節(jié)個一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字母卡。
2.接讀順口溜不。
二.教學聲母n和l
1.教學聲母n
。1).教學聲母的讀音。
。幔鍪灸倪赋鲫P圖。
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
。猓鍪緉。告訴學生:這個字母和哪吒的哪讀音有些相像。
c.教師范讀n。
d .講述發(fā)音方法。
。澹處熢俅畏蹲x,學生體會。
。妫I讀,齊讀,指名讀。
(2).教學n的字形及書寫。
。幔l來說說你用什么辦法記住n?
啟發(fā)自編順口溜:一個門洞nnn,半個m字nnn。
。猓詫W書寫方法。
。悖畬W生在書上描紅。
教學聲母l方法同上。
三.教學n l 與單韻母a e i相拼的音節(jié)
1.出示
2.學生自由拼讀。指名逐個拼讀。
3.出示:na ne ni
la le li
自由練習拼讀,指名按順序拼讀,打亂順序拼讀。
四.鞏固練習
1.練讀課文中的聲母,音節(jié)。
2.比較聲母的異同
b d f t n m
五.作業(yè)
1.抄寫n l 各四遍。
2.抄寫音節(jié)各一遍。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字母卡片。
。洌簦睿欤椋澹幔
2.復習聲調符號。
二.新授課
1.看圖拼讀帶調音節(jié)。
。1).出示吹笛子圖。
。幔畧D上畫了誰?他在干什么?
b.d-i-di
。悖醋x后練習直呼。
。洌鍪荆篸i di di di
e.學生輕聲自由練度,指名讀。
。妫龑в胐i的四聲組詞。
。2).依次出示其他圖,教法同前。
2.將圖和帶調音節(jié)對應起來。
(1).鬧鐘走動時,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2).小朋友趕豬時,口里發(fā)出什么聲音?
。3).小汽車喇叭是怎樣鳴叫的?
。4).拖拉機行進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引導連線。
三.鞏固練習。
1.練讀課文。
2.讀拼音句。
。1)bà ba dǎ bǎ。
mā ma ná bí。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引入: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假如你是小熊,你這時最想做什么?............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熊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二、1、(課前準備好頭飾:白云、小樹5-6棵、小鳥、小鹿、小猴)老師邊復述課文內容學生邊帶著頭飾出場演繹小熊夢中的意境,這樣就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意境中。
2、組來模仿剛才的表演來扮演課本劇。這樣寓學于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熟悉了課文的.內容了。
3、組表演,由學生來評一評哪一組表演得最好。
4、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表演讀。
5、討論:為什么小鳥、小鹿、小猴它們都說,這兒真好!
三、教學生字詞
四、抄寫生字詞
五、背書
教學后記: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了本課生字,理解了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3、課文較長,學生較難在堂上讀熟,課后需鞏固。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學生學會了從小要懂得保護環(huán)境。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