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小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5-07-20 10:34:07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集合9篇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啟發(fā)幼兒探索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引起幼兒對聲音的注意和興趣。

  2.知道有聲和無聲,能區(qū)分聲音的快與慢、強與弱等特性。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各種聲音磁帶一盤、音樂磁帶一盤。

  2.小手鼓一面。

  3.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一)游戲跟著指揮做

  游戲目的:集中幼兒注意力,培養(yǎng)靈敏的反應能力。

  游戲做法:孩子和老師一起圍坐成一個圓圈。根據老師指揮手勢的不同,孩子們變換不同的動作。如老師雙手放在地上,幼兒就拍地;老師雙手放在膝蓋上,幼兒就停止動作;老師在胸前屈臂平抬雙手,

  幼兒就拍手等等,動作規(guī)則可以自編。

  (二)聲音在哪里

  1.通過上面的游戲,幼兒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教學活動中。這時老師放錄音,讓幼兒仔細、安靜地聆聽。錄音中放出的是各種聲音,如不同動物的叫聲、小河流水的聲音、打雷下雨的聲音、鐘表的聲音、汽車的聲音等。

  傾聽后,讓幼兒說出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并模仿。然后,出示與這些聲音有關的圖片,幼兒聽錄音時,能迅速指出錄音對應的是哪張圖片的.內容。

  2.讓幼兒動腦筋想一想,除了以上聲音,生活中還有什么聲音?

  3.讓幼兒試一試我們身上能發(fā)出什么聲音?

  4.有聲和無聲:老師拿一面手鼓,有時擊鼓,有時不擊,這就是有聲和無聲。請孩子閉上眼睛,聽到鼓發(fā)出聲音時,就把手舉起來,沒有鼓聲就把手放下。

  5.跟著鼓聲做動作。

  (1)首先是非移動式的動作,用手模仿走路,這樣能更清楚地聽到鼓的節(jié)奏。

  (2)然后起立,圍成一圈,讓幼兒跟著鼓聲走路?、慢、停結合起來,讓孩子盡量配合鼓的節(jié)奏走。

  (3)讓孩子即興發(fā)揮,可以向前走、向后走、繞圈走、蹲著走等等,只要能跟上鼓的節(jié)奏就可以。

  注意這時要求孩子們要表現出鼓聲的特點:走、停、快、慢、強、弱。讓孩子用感官充分感知聲音的這些特性(最后可以請孩子當指揮擊鼓)。

  6.讓幼兒傾聽“音樂”。

  聽后告訴他們,音樂可以通過各種樂器演奏出來,也可以由人演唱出來,小朋友以后就可以和老師一起,慢慢地熟悉音樂,和音樂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讓音樂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簡易打擊樂器

  學習目標:

  培養(yǎng)對演奏樂器的興趣,發(fā)展節(jié)奏感和音樂感受力。

  制作材料:

  生活中的廢舊材料。

  操作要求:

  用于教學上教幼兒打擊節(jié)奏。

  投放在音樂區(qū)供幼兒探索。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二拍子的音樂旋律,樂于用手按音樂節(jié)奏表現音樂。

  2.喜歡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螃蟹手偶一個,自創(chuàng)音樂老師彈唱.

  2.活動前聽過故事<螃蟹與烏龜賽跑>.

  3.場地安排:椅子兩兩背靠背,排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故事,引導幼兒感知螃蟹橫走的方向."為什么每次比賽,螃蟹都輸了?"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橫走.老師彈唱音樂一遍,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老師再彈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不見了."引導幼兒用動作進行橫爬的音樂表達.

  二.出示螃蟹手偶,引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感知手形動作."剛剛小朋友都表現得很不錯,那用手表示螃蟹怎么做呢?"出示手偶螃蟹,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在音樂下的動作,配班老師彈奏音樂兩遍,幼兒跟隨老師做動作.

  三.感受二拍子音樂旋律,樂于用手表現音樂."螃蟹說我的音樂是二拍子旋律,誰要是認真聽了音樂并樂于用手表達音樂節(jié)奏,呆會我就和誰來比賽."

  四.老師再次操作手偶螃蟹,引導幼兒再次感受音樂節(jié)奏.

  五.幼兒兩兩在凳面上進行比賽游戲.選擇幾個掌握較好的`幼兒與手偶(老師操作)進行比賽.

  六.全體幼兒

  在完整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再次游戲一遍. 附自創(chuàng)歌曲:

  | 1 2 | 3 4 | 5 6 | 5 - |

  一 只 螃蟹 八 條 腿,

  | 6 5 | 4 6 | 5 3 | 2 - |

  腦 袋 尖 尖 在 喝 水,

  | 1 2 | 1 2 | 3 4 | 5 - |

  爬 呀 爬 呀 爬 呀 爬,

  | 6 5 | 4 3| 2 3 |1 - ||

  (第一段) 爬 呀 爬 呀 不 見 了.

  | 6 5 | 4 3 | 2 - | 3 - | 1 0||

  爬 呀 爬 呀 不 見 了.

 。ǖ诙危┗蛘

  |12 34 |56 5|

  一只螃蟹八條腿,

  |65 46 |53 2|

  腦袋尖尖在喝水,

  |12 12 |34 5|

  爬呀爬呀爬呀爬,

  |65 43 |23 1||2 3 | 1 -||

  爬呀爬呀不見了不 見 了

  動作方法:一只螃蟹八條腿,(一字一拍,四指曲張四次)腦袋尖尖在喝水,(兩字一拍,兩拇指“點”頭四次)爬呀爬呀爬呀爬,(兩字一拍,雙手向左爬四次)爬呀爬呀不見了。(第一段音樂兩字一拍,雙手向右爬兩次,然后雙手藏在背后。第二段音樂兩字一拍,雙手向右爬兩次,不見—雙手向前一攤,了—立即把手藏在背后。)雙手靠攏:兩拇指做腦袋,兩手的四指做螃蟹的八條腿。

  設計思路:

  <綱要>新思想強調幼兒的快樂學習,據于這些,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螃蟹>編配上了歡快的音樂,利用音樂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二拍子的音樂旋律,培養(yǎng)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貓和老鼠》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體驗貓來了的緊張情緒,拿到食物回到家的快樂情緒。

  2.初步學會遵守游戲規(guī)則,模仿小老鼠的動作,積極參加游戲。

  活動準備:貓頭飾、音樂、香腸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用《小老鼠上燈臺》引入進場。

  二、引入主題,引起孩子的興趣

  師:我今天想請你們吃香腸,可是在來的路上,被一只又可怕、又兇狠的貓,把所以的香腸都搶走了?墒,我這里還有一根,你們知道是怎么得來的嘛?(孩子自由講述)

  三、學習游戲規(guī)則,用小手來進行訓練

  你們說了很多,那我來告訴你們到底這支香腸是怎么得到的。

 。ㄖv述故事,并用手指進行演示)

  1.你們想不想把我們的香腸拿回來?(想)那我們先來聽一段音樂,你們來告訴我都聽到了什么?我們才能去拿香腸。(聽音樂,進行感受)提問:(1)你都聽到了什么?(貓叫)(2)貓叫了,小老鼠應該怎么辦?(停在原地,一動也不能動,如果你動的話,就會被老貓發(fā)現的。)(3)那我們什么時候去拿香腸呢?(離香腸很近的時候。)

  2.為了讓大家能安全、順利、又快速的拿回我們的'香腸,我們先來學一學本領,試一試,然后再去拿。

 。1)老師帶領孩子來玩手上的游戲,并用口音伴奏 。

 。2)老師總結經驗,說出問題。(第一次玩過之后,總結經驗)(3)(伴隨音樂進行練習。)這次我不提示了,請你們仔細聽音樂,記住我剛才說的話,我來看看你們到底學到本領了沒有。(請孩子自己玩)

  四、和貓咪進行游戲

  1.這次我發(fā)現大家都學到本領了,那有沒有哪個小老鼠特別勇敢想去試試的。(找?guī)孜缓⒆訁⒓佑螒,并進行鼓勵。)

  2.第二次游戲(有一個小老鼠被抓)

  3.呀,我們的小老鼠被抓了。你們有沒有誰知道,它為什么會被抓到?(請孩子講述,是因為跑的太慢了,而且聲音太大了,所以老貓發(fā)現了,就被捉住了。)那這次我們去的時候,一定要跑的快一點了,但要聲音小點。因為我們的小伙伴在那里,所以這次我負責救我們的伙伴,你們負責拿香腸,為了保命,請你們拿一根就可以了,

  五、結束部分

  我們的小老鼠太勇敢了,不僅把我們的伙伴都被救回來了,香腸也拿回來了,剩余的香腸我們就留給老貓吧,免的下次它還來搶我們的東西吃。今天你們開不開心。磕俏覀円黄鹑c祝一下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邊看圖譜邊用鈴鐺球表現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

  2.感受節(jié)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鈴鐺球,節(jié)奏快的`和慢的圖譜。

  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看圖譜,聽歌曲《小皮球》。

  教師:拍一拍小皮球,小皮球就開始跳舞了。我們來聽一聽《小皮球》這首歌吧!

  二、看圖譜,感受節(jié)奏。

  1.拍拍節(jié)奏。

  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用手拍身體的任意部位,初步感受節(jié)奏的快慢。

  2.踩踩節(jié)奏。

  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踩踩節(jié)奏。

  三、看圖譜,用鈴鐺球演繹節(jié)奏。

  1.認識鈴鐺球,并嘗試讓鈴鐺球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2.引導幼兒嘗試用快、慢不同的節(jié)奏來敲打鈴鐺球

  3.引導幼兒跟隨音樂敲打鈴鐺球。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歌詞并根據歌詞做相應的動作。

  2、喜歡玩音樂游戲,能主動地參與游戲。

  3、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磁性黑板、粉筆

  【活動流程】

  一、音樂游戲《小手拍拍》

  1、教師伸出雙手,問:“這是什么?(手)你的小手在哪里?讓我們和小手一起跳個舞吧!”

  2、教師和孩子一起聽音樂做手部律動。

  二、談話激趣

  1、師:“小手跳的真漂亮,你的小手是怎么跳舞的?你的小手還會怎么跳?”

  2、鼓勵孩子做出不同的手部動作

  三、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孩子理解歌詞

  1、理解詞語“爬”

  師:“你們的小手跳的不錯!我的小手也很厲害,還會畫畫呢!你看,我畫的是什么?”

  2、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座大山

  3、教師用小手爬山

  師:“快看,我的.小手在干什么?”(爬)“對,小手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了哪里?(山頂上)爬呀爬呀爬呀爬,又從山頂上爬到了哪里?(山腳下)”教師邊說邊做動作

  4、鼓勵個別孩子練習爬的動作

  四、鼓勵孩子大膽表現音樂,并引導孩子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1、引導聽音樂自由表現

  師:“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讓小手爬一爬吧!”

  2、鼓勵孩子按音樂的節(jié)奏表現

  師:“小手跳的真好,我們來試一試唱到哪里就讓小手爬到哪里,看看誰的小手爬的好!”

  3、鼓勵孩子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師:“小手爬的不錯,如果我們唱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孩子們,我們來比一比誰唱歌的聲音最好聽!”

  4、音樂游戲,體驗小手在同伴身上爬的感覺

 、賻煟骸靶∨笥殉牟诲e,讓小手到小伙伴的身上爬一爬吧!每個人找一個好朋友,商量一下誰的小手先爬!”

  ②師:“讓小伙伴的手在你的身上爬一爬,試一試好玩嗎?”

  5、教師參與音樂游戲,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師:“老師變成高山,你的小手想不想來爬?”教師變高山,讓孩子的小手在教師的身上爬動,共同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感應圓滑樂句。

  2、喜歡參與活動,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

  二、教學難點:愿意參與活動大膽表現。

  三、教學準備:軟墊、三角鐵、

  四、教學設計:

  (一)、故事引導,引發(fā)興趣

  寶寶替受傷的螢火蟲包扎傷口,他和寶寶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他們約定中秋節(jié)時再見面,中秋節(jié)要到了,請小朋友們觀察月亮月亮的變化

  (二)、認識圓形

  認識中秋節(jié),找圓形物品

  1、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十五的月亮——圓圓的`月亮,并說說中秋節(jié)我們會做什么?

  2、說說圓形的物品,并嘗試用肢體畫出圓形,如:用腳在地上劃圓,用雙手抱成圓

  引導幼兒回憶中秋節(jié)的經歷,引導幼兒聯(lián)系生活,找出圓

  (三)、分辨圓形

  找圓形-----在地上畫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游戲時,老師拿著鈴鼓搖起來,鈴鼓聲一停并發(fā)出指令——圓形,小朋友立即尋找并站進圓形里。

  (四)、感應圓滑樂句

  學唱歌曲,做出圓形(按樂句做出“圓”的造型)

  老師清唱一遍,并按樂句做出動作

  第一句:雙手比圓高舉過頭

  第二句:兩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圓形放在嘴邊做吃餅狀

  第三句:兩手相捧著臉蛋上舉過頭打開搖動回至身體兩側

  第四句:雙手胸前抱圓成桌子狀

  第一句歌詞:月兒圓圓掛天邊

  第二句歌詞:餅兒圓圓甜又甜

  第三句歌詞:臉兒圓圓笑翻了天

  第四句歌詞:桌兒圓圓慶團圓

  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和道具感應圓滑和斷奏;

  2、樂于跟隨教師利用肢體表現出圓滑和斷奏;

  3、在特定音樂情景游戲中體驗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塑料帶人手一個2.手搖鈴人手一個3.沙巾人手一塊、黑板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入情景

  二、音樂律動,感應圓滑與斷奏

  1.視覺感應,第一次體驗音樂邊放音樂教師邊在黑板上畫出流暢線和點,分別表示圓滑和斷奏2

  2.肢體感應,第二次體驗音樂圓滑:手于空中畫出圓滑線條;斷奏:手與空中或肢體點觸圓滑:

  腳于地板畫出圓滑線條;斷奏:腳于地板跳出斷奏

  3、利用道具感應,第三次體驗音樂

  每位幼兒的一只腳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腳,防止摔倒

  圓滑:溜冰狀;斷奏:在地板點跳

  三、利用肢體表現圓滑和斷奏

  1.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2.師幼共舞,體驗肢體表現帶來的快樂

  圓滑:往上拋沙巾/拿沙巾轉圈;斷奏:沙巾在身體或空中點觸

  四、利用樂器操作體驗圓滑和斷圓滑:搖奏;斷奏:敲奏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上行和下行,能有節(jié)奏地做猴子爬樹和下樹的動作。

  2、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猴子頑皮的樣子。

  3、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韻律活動。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猴子爬樹》、小猴子的頭飾。

  活動過程:

  1、模仿活動。引導孩子模仿猴子爬樹時的各種動作,表現猴子頑皮的樣子。

  師:媽媽帶小猴子去摘桃子,桃子長在哪里?(桃樹上。)小猴子怎樣爬樹的?(從樹下往樹上爬。)爬到樹頂上看一看,哪里的桃子長得多。(模仿猴子看的動作。)這邊的桃子多,和媽媽跳過去摘。(模仿小猴子跳的動作。)桃子吃完了,真舒服。我們一起來撓癢癢。(模仿?lián)习W癢的動作,鼓勵孩子幫同伴和媽媽撓癢癢。)

  2、感受音樂。啟發(fā)孩子分辨音樂的上行和下行,根據音樂做動作。

  師:小猴子爬累了,來休息一下。欣賞一段“猴子爬樹”的`音樂。仔細聽一聽哪里是爬樹,哪里是從樹上滑下來。

  注:教師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啟發(fā)幼兒配上相應的動作。特別注意爬樹和下樹的部分。

  3、表演活動。幼兒根據音樂模仿動作。

  4、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進行了學習活動“猴子爬樹”,感覺班級里的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他們能愉快的和老師一起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的有趣;他們能仔細地觀看木偶的表演,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他們能積極地參與動作表演和創(chuàng)編活動,體驗表現的樂趣;顒又泻⒆觽兎e極開動腦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他們會使用一些好聽的詞句,如:可愛、活潑等來形容小猴子,而老師也積極回應,用“小猴子聽到他們的話愉快地跳起舞來”的話語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意愿。老師用集體練習與個別演示的方法,讓幼兒理解聽音樂做動作。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班級里的幼兒每一個都參與到活動中,學地很開心。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梁!肥俏覈浀涞拿褡逡魳分唬兄r明的民族風格和特點!逗一ā愤x取了梁祝中“相愛”這一篇章的主要旋律,舒緩、優(yōu)美、感人的音樂極易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嘗試選用了改編后的電子合成音樂,節(jié)奏鮮明而富有現代感,通過傾聽優(yōu)美的旋律,欣賞與樂曲相融合的富有動感的多媒體課件,用幼兒喜歡的游戲形式貫穿始終,使幼兒在身臨其境的場景中自然地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

  活動目標

  1、欣賞《化蝶》,感受樂曲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

  2、學習分辨樂句,知道樂句的開始和結束。

  3、能隨音樂做蝴蝶飛舞的動作,并能愉快地與同伴交往。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活潑歡快的情緒的樂曲;組織郊游,豐富幼兒對蝴蝶、花卉的感性知識;已掌握小碎步及蝴蝶飛等基本動作。

  2、物質材料準備:樂曲《化蝶》、電腦、錄音機、多媒體課件、梯形皺紋紙若干。

  3、環(huán)境準備:設置成花園場景。

  活動過程

  1、情境引導,激發(fā)興趣。

  教師:你們去過花園嗎,花園里有什么?今天,我們一起去逛花園吧!我們的花園漂亮嗎,看見什么了?

  2、完整欣賞,充分感受。

  ①請幼兒安靜地聽樂曲,交流:有什么感覺?聽著音樂想到了什么?

 、谠俅涡蕾p,并觀看課件,交流:聽一聽音樂里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呢?聽著音樂你想做什么?可隨音樂自由表現。

  3、聽故事,看圖譜,理解樂句的開始和結束。

  ①教師講述故事《兩只蝴蝶》,感受樂曲的情緒。

 、诳凑n件欣賞音樂,說一說小蝴蝶是在音樂的什么時候飛起來,什么時候停下來,并跟隨課件中的蝴蝶飛飛停停。

  ③徒手做蝴蝶,跟著課件表現,教師小結提升。

  4、跟著音樂表現樂句的開始和結束。

 、俳處熀叱,幼兒跟隨教師一起表現樂句的開始(飛)、結束(蹲)。

  ②小朋友手上帶上“蝴蝶翅膀”飛舞,結束時停在自己身上或別人身上。

 、坌∨笥炎龌,老師做蝴蝶表演。

 、苄∨笥炎龊,樂句結束時兩個小朋友擁抱。

  5、介紹曲名。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中設置花園場景,提供蝴蝶頭飾、道具等,給幼兒更多的時間去充分理解和表現音樂。

  活動反思

  樂曲《化蝶》是中國優(yōu)秀民樂《梁!分星Ч艂髡b的片段,教師節(jié)選的主要旋律舒緩、優(yōu)美,同時電聲音樂又彌補了交響樂、小提琴曲等版本在節(jié)奏感上的不足。

  課件與音樂完美結合。課件的運用將抽象的音樂形象化,而課件與音樂完美結合,有利于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記憶;顒又姓n件的'設計、運用稱得上是“點睛”之筆,如,聽第二遍音樂時,采用了整體教授的方法,小蝴蝶從畫面的左下角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飛舞,每一個樂句結束時正好落在花朵上,既體現了樂曲舒緩、優(yōu)美的風格,又能形象地幫助幼兒感知音樂的樂句的變化,還給孩子一個想像的空間。

  傾聽與表現完美結合。教師用“故事導入法”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將作品背景內涵用生動的故事展現給孩子,讓復雜的旋律簡單化,激發(fā)小班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音樂。在傾聽故事的基礎上,結合課件傾聽音樂,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覺、聽覺多種感官的參與,隨后讓幼兒邊欣賞音樂邊學做小蝴蝶,創(chuàng)設了小蝴蝶在花園里找花朵、和朋友嬉戲等情景,為幼兒對音樂的表現搭建了一個表現的平臺。同時,教師借助一些語言、動作的提示,使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大膽地用各種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在師幼互動中真切地體驗和欣賞樂曲的內涵,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感受有了進一步的升華。

  難點化解的巧妙。每一樂句的起始掌握對小班孩子來說是個難點,教師恰當地運用課件、形象化的語言、動作巧妙地化解了難點,先是在欣賞時用語言提示:“小蝴蝶在音樂的什么時候飛起來?什么時候落在花朵上?”緊接著讓幼兒再次欣賞畫面,驗證自己的想法。在表現音樂樂句的過程中,采用了集體、個別等形式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表現蝴蝶的動作,用紙折的花蝴蝶飛到自己的身上、飛到別人的身上等多種有趣的形式,使幼兒在一次次的游戲中表現自己對樂句的理解。同時,教師用自己夸張的動作、情緒感染幼兒,從而讓幼兒在玩樂中輕松愉快地獲得對音樂的感受。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優(yōu)美的聲音和有趣的動作來表現歌曲。

 。2)學看圖譜,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在樂句的最后不漏拍。

 。3)感受音樂情景游戲帶來的愉快情緒。能用動作大膽表現歌曲中的.形象

  活動準備

  1、游戲“點小動物”。

  2、“扭”的動作。

  物質準備:音樂圖譜一張,毛毛蟲、大樹胸飾各10個。

  活動過程

  (一)點小動物引出歌曲。(3分鐘)

  1、伴著歌曲旋律和幼兒做游戲“點小動物”。

  游戲2-3個動物后教師直接用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詞游戲!懊x呀,扭出來呀,扭扭扭扭扭扭扭”。后讓點到的幼兒用不同動作來表現“扭”。

  (二)學唱歌曲(10分鐘)

  1、熟悉樂曲第一樂句。

  利用樂曲第一樂句游戲“點小動物”若干遍,可以讓幼兒輕聲跟唱。

  2、用圖譜幫助記憶歌詞,熟悉歌曲的三拍子節(jié)奏。

  出示第一樂句圖譜。用手的節(jié)奏和歌曲的演唱幫助幼兒理解三拍子樂句。

  3、情境引出歌曲第二樂句。

  大樹爺爺想和毛毛蟲做一個游戲,撓癢癢。你們會撓癢癢嗎?(幼兒同伴間互相體驗撓癢癢的愉悅感受。)

  出示第二樂句圖譜,再次用手的動作和歌曲的演唱讓幼兒感受三拍子樂句的節(jié)奏特點。

  4、完整跟唱歌曲。

 。1)教師范唱,幼兒欣賞。

 。2)幼兒跟著圖譜學唱歌曲1——2遍。

  中間根據幼兒學唱情況解決難點:唱滿每一樂句最后音的三個節(jié)拍。

 。3)幼兒跟著圖譜和老師的口型演唱歌曲1遍。

  (三)游戲“撓癢癢”。(5分鐘)

  1、講解游戲玩法。

  每個小朋友從椅子下面拿出自己的胸飾,明確自己的角色意識,扮演大樹的孩子在場地中找個位置站好,并擺好造型。(要求幼兒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造型)。扮演毛毛蟲的孩子找一棵大樹做自己的好朋友。跟著音樂邊唱歌邊用各種能表現歌曲的動作進行游戲。游戲一遍后互換角色。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8-08

小班音樂教案07-12

小班音樂教案10-23

音樂教案小班08-14

音樂小班教案11-06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08-05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10-26

小班音樂教案小雞10-25

(通用)小班音樂教案11-21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