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4-16 12:26:09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集合6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

  2.能正確掌握既有加減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計算順序,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重難點

  探索“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shù)學與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掛圖,課件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展示情景

  教師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及時肯定。

  二、嘗試、對話

  1、說一說。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根據(jù)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1)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并在小組里交流。

  (2)學生自由在班級里交流。

 。3)教師根據(jù)匯報內容有選擇地進行板書。

  2、算一算。

  通過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師放手,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書匯報。

  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guī)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ㄔ谝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引導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因為必須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賣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學生獨立解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guī)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ㄔ谝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引導學生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ㄒ驗楸仨毾人阗u1支菊花多少元,要先算8÷4=2,才能算出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三、解釋應用

  1、完成試一試的第1題。

 。1)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2)獨立計算。

 。3)議一議: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3.完成練習二的第2題和第3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l.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寫出比例,判斷幾個數(shù)是不是成比例;會解比例。

  2.使學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認識正比例關系與反比例關系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能夠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3.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意義,能夠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jù)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4.通過比例的教學,使學生認識比例知識在工農業(yè)生產和日常生活里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單元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單元教學難點:認識正比例關系與反比例關系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一)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內容:教材第30~31頁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練習六第1~5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用比例的意義或性質判斷兩個比成不成比例;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綜合、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用比例的意義或性質判斷兩個比成不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l.什么叫做兩個數(shù)的比?請你說出兩個比。(教師板書)

  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兩個比的比值是多少?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比,知道怎樣求比值。今天就根據(jù)比和比值來學習比例,并且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比例的意義。

  讓學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較每組里兩個比的比值有什么關系。(指名板演)

  (1) 3 :5 24 :40 (2) : 7.5 :3

  追問:比值相等,說明每組里兩個比怎樣?

  說明3 :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 ,比值相等,也就是兩個比相等,可以寫成:

  3 :5=24 :40(板書)這個式子表示兩個比怎樣? : 和7.5 :3也有怎樣的關系?為什么?板書: : =7.5 :3 這個式子也表示什么?誰來說一說,上面兩個等式表示的是怎樣的式子?指出: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下面兩個比之間的哪些○里能填=,為什么?

  1 :2○3 :6 0.5 :0.2○5 :2

  1.5 :3○15 :3 :2○ :1

  提問:填了等號后的式子是什么? 1.5 :3和15 :3為什么不能組成比例?要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可以看它們的什么?指出:要判斷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兩個比化簡后看是不是相同的兩個比。

  3.教學例1。

  出示例1,讓學生先寫出兩次買練習本的錢數(shù)和本數(shù)的比。提問:怎樣判斷這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讓學生判斷并寫出比例。提問:能不能組成比例?(板書比例式)為什么?強調:只有兩個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組成比例。

  讓學生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在( )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3 :6=5 :( ) 0.8 :( )=1 :

  如果學生有困難,啟發(fā)用比值相等的方法推算。填寫以后,提問學生:為什么填這個數(shù)?

  4.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向學生說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讓學生看開始組成的兩個比例,說一說其中的內項和外項。讓學生計算上面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和兩個內項的積,并要求觀察,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讓學生口答結果。提問:從上面的計算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質,并讓學生說一說。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shù)形式,請你說一說外項和內項。提問:在這個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積有什么關系?追問:為什么交叉相乘的積相等?

  5.判斷能否組成比例。

  出示3.6 :1.8和0.5 :0.25。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提問:2.6 :1.8和0.5 :0.25能組成比例嗎?指出: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也可以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判斷時可以先把兩個比看成是比例。如果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兩個比就能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組成比例。

  三、鞏固練習

  1. 提問: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樣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2. 完成練一練。

  指名4人板演.其余在下面練習。然后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判斷的,并說明可以用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判斷,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

  3.做練習六第1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再寫出比例。提問練習情況并板書,讓學生說明為什么。

  4.做練習六第2題。

  讓學生判斷,在練習本上寫出來。提問:哪一個比和 :4組成比例?為什么,(比值相等,或化簡后兩個比相同)

  5.完成練習六第3題。

  學生先觀察、計算,然后口答,說明理由。

  四、全課小結

  這堂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可以怎樣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如果要把一個數(shù)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數(shù)點應怎樣移動呢?出示(1.50.362.3752)

  (3)完成表格:

  ┌────┬──┬──┬──┤

  │被除數(shù)│15│150││

  ├────┼──┼──┼──┤

  │除數(shù)│5│50│500│

  ├────┼──┼──┼──┤

  │商│││3│

  └────┴──┴──┴──┘

  根據(jù)表格,觀察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之間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運用這個規(guī)律來計算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

  想一想,除數(shù)是小數(shù),能不能把它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計算呢?

  二、新授:

  1、出示例4、讀題、審題、列式

 。担.28÷0.67

  這道算式與前面學過的有什么不同?(除數(shù)是小數(shù)),能直接計算嗎?能不能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計算呢?

  方法a把米轉化成厘米計算。

  方法b把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擴大100倍。

 。ㄗⅲ盒(shù)點和0要同時劃去)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

  a他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b哪一種方法更為實用?為什么?

  0.6756.28

  都擴大100倍利用左邊的輔助豎式邊提問邊板書

  講清除除數(shù)轉化成整數(shù)的過程。

  675628

 。、師生共同完成小林的計算方法后把答案填在課本上。

  4、P20、做一做(1),先說出下面各題中的.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需同時擴大多少倍,該如何移動小數(shù)點?然后再計算。

 。、自學例5

  思考:a除數(shù)是0.725變成整數(shù),小數(shù)點必須向右移動幾位?

  b要使商不變,被除數(shù)10.44應怎樣?小數(shù)點移動時位數(shù)不夠這么辦?

 。ㄉv,師板書完成例5)

 。、引導學生概括出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計算法則。

  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先移動()的小數(shù)點,使它變成();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移動幾位,()的小數(shù)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shù)不夠的,(),然后按照()進行計算。(生齊讀)7、完成P20、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練習五1至4。

  附:板書(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5頁的第45題,練習九的第46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捏用比例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用比例解答應用題

  教師: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有些應用題就可以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現(xiàn)在我們就來復習一下。

  1,用小黑板出示第35頁第4題:

  我國發(fā)射的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空中繞地球運行6周需行10.6小時,運行14周要用多少小時?

  教師解釋:運行一周就是繞地球一圈,人造衛(wèi)星的速度是一定的。

  提問:

  這道題有幾個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成什么關系?為什么?(有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因圖為 =速度,而速度是一定的,所以轉的`周數(shù)同時間成正比例關系。)

  指名說說這道題用比例的知識怎樣解答。當學生說出后,教師板書出解答過程:

  解:設運行14周要用X小時。

  6:10.6=14:X

  6x=10.614

  X=

  x 24、7

  答:運行14周要用24.7小時。

  2.用小黑板出示第35頁第5題:

  一個農業(yè)專業(yè)組乎整土地,原來打算每天平整0.4公頃,15天可以完成任務。結果12天完成了任務,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頃?

  指名學生讀題,并說出這道題的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當學生說出每天平整的公頃數(shù)與時間成反比例后,讓學生完成這道題。教師板書出解答過程。

  3.總結。

  教師:像上面這樣的題在解答時,先要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然后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x的等式,再進行解答。

  二、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九的第46題。

  1。第4題,先說明一下,農藥是藥液和水合起來的重量,再提示:第(1)小題。要求配制這種農藥750.5千克,需要藥液與水多少千克,要先算出農藥和藥液的比、農藥和水的比。

  2.第5題,讓學生說一說根據(jù)什么來判斷方磚的面積與方磚的塊數(shù)成什么比例。

  3.第6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說解答思路。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認識平面圖及平面上的前后左右的相對位置。

  2. 認識平面的路徑,并能通過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描繪出所走的路徑。

  3. 嘗試設計路徑,知道從同一出發(fā)點到同一目的地有不同的路徑,并能通過比較,從各種不同路徑中選擇較合理的路徑。

  4. 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并獲得平面圖和客觀空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觀察、表達等能力。

  5. 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按要求描繪出所走的路徑,根據(jù)路徑尋找目的地。

  教學難點:

  正確的描繪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1.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學習。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公園里去玩,進了公園后你們想到哪里去玩?這里有一張公園導游圖,(出示導游圖)你們看得懂嗎?

  2. 認識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師:①從圖上看,公園里有什么?引導得出:“某某在左面,某某在右面,某某在前面,某某在后面。” ②我想去亭子,應該怎么走?我想去某某,應該怎么走?

  3. 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師:①用雙色片代替自己在平面圖上走一走(一生演示,其余自練) ②把雙色片放在大門位置,聽口令:

  (1)向左X格、向右X格、向前X格、向后X格;

  (2)先向左X格,再向前X格;先向前X格,再向右X格。

  ③在這張圖上,哪里是左?哪里是右?哪里是前?哪里是后?

  4. 學看平面圖

  師:(出示圖) ①在這張圖上,這里是什么位置?

  (在圖上標出前、后、左、右。)

 、趫D上有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在圖上出示花圃、游船碼頭、兒童樂園、養(yǎng)馬場的標記)

  二、認識、描述路徑。

  師:小巧、小亞、小胖也在這兒玩,這些點代表他們所在的位置。

  1. 根據(jù)路徑,語言描述。

  (1)出示圖題1。

 、傩嗕浺簦何蚁肴セㄆ,我是這樣走的':你們能不能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幾格,說說我是怎樣走的?

 、谛喺埬銈冇孟蚯、向后、向左、向右走幾格來說說她走的路線,(板書:前后,左右)可以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也可以用雙色片走一走,再說一說。

  (2)生操練,師巡視。

  (3)反饋交流:根據(jù)反饋情況,引出“起點格不要數(shù)!

  2. 根據(jù)描述,畫路徑,找目標。

  (1)出示題3/1。

 、傩嗕浺簦含F(xiàn)在我把走的路線告訴你們,向右2格、向前4格、向右1格、向前2格。猜猜看,我去了花圃?游船碼頭?還是兒童樂園呢? ②學生討論、猜測。 ③驗證:畫一畫、走一走,圈出目的地。

  (2)根據(jù)小胖、小巧說的路線,找找他們去了哪里?

 、俪鍪绢}、學生練習題3/2、3。

 、谏倬,師巡視。

 、鄯答伣涣。

  三、設計、選擇路徑。

  1. 設計路徑: ①小巧錄音:我想去游船碼頭,可是我迷路了。小朋友們,能幫幫我嗎? 把剩下的路線畫出來,并記錄下來。

  ②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鄯答伣涣。(對不同的路線加以肯定)

 、苋绻闶切∏,你認為還可以怎么走?

  ⑤學生練習,完成練習紙第4題。(要求:畫出路線并做好記錄)

 、薹答伣涣鳎哼有其它設計嗎?

 、邘熜〗Y:只要能到達目的地,各種各樣設計都可以。

  2. 選擇路徑。

 、賻煟豪蠋煆男∨笥训脑O計中選了幾種,畫在一張圖上,(出示)你想走哪一條?為什么?(同桌討論)

 、诮涣餍〗Y: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擇最近的路線走。

  3. 鞏固提高。

 、傩∨忠蚕胝埬銈儙退O計,他想到兒童樂園去。

  ②請你先設計一種路線,并記錄下來。如果你還有其它路線就在下面的圖中畫出。

 、凵毩,師巡視。

 、芊答伣涣鳎(展示學生作品)從這里出發(fā)到兒童樂園還有好多路可以走,課后大家還可以設計。

  四、總結歸納,完整課題

  師:今天玩的開心嗎?在玩的時候你學會了什么?(板書:路)

  五、聯(lián)系實際,拓展運用。

  1. 出示學校平面圖。(師介紹)

  2. 某某在校門口,某某在教室前,某某在操場邊。他們都想到歌唱室,該怎么走呢?大家來設計一些路線。 學生練習后展示、交流。

  3. 回家后自己出題,自己設計。 如:從校門→→→食堂、從操場→→→教室,可以怎么走?怎樣走最近?明天我們來評一評,誰是設計師。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8.3 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教科書中根據(jù)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從計算 和 這兩個具體的同底數(shù)的冪的除法,到計算底數(shù)具有一般性的 ,逐步歸納出同底數(shù)冪除法的一般性質.教師講課時要多舉幾個具體的例子,讓學生運算出結果,接著,讓學生自己舉幾個例子,再計算出結果,最后,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同底數(shù)的冪的除法法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經歷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運算性質的獲得過程,掌握同底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會用同底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進行有關計算,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2.了解零指數(shù)冪和負整指數(shù)冪的意義,知道零指數(shù)冪和負整指數(shù)冪規(guī)定的合理性.

  過程與方法

  在進一步體會冪的意義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提高學生觀察、歸納、類比、概括等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發(fā)展“用數(shù)學”的信心,提高數(shù)學素養(yǎng).

  教學媒體

  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同底數(shù)冪除法的運算性質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零指數(shù)冪和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一種液體每升含有1012個有害細菌,為了試驗某種殺菌劑的效果,科學家們進行了實驗,發(fā)現(xiàn)1滴殺菌劑可以殺死109個此種細菌.要將1升液體中的.有害細菌全部殺死,需要這種殺菌劑多少滴?你是怎樣計算的?

 。蹘煟1012÷109是怎樣的一種運算呢?

  通過上面的問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運算和現(xiàn)實世界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同底數(shù)冪除法的運算性質.

  二、了解同底數(shù)冪除法的運算及其應用

  一起探究:計算下列各式,并說明理由(>n).

 。1)

  (2)

 。3)

 。4)

 。蹘煟菸覀兝脙绲囊饬x,得到:

 。1)

  (2)

 。3)

 。4)

 。凵輳囊陨先齻特例,可以歸納出同底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a÷an=a-n(,n是正整數(shù)且>n).

 。凵菪±ㄌ杻鹊臈l件不完整.在同底數(shù)冪除法中有一個最不能忽略的問題:除數(shù)不能為0.不然這個運算性質無意義.所以在同底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中規(guī)定這里的a不為0,記作a≠0.在前面的三個冪的運算性質中,a可取任意數(shù)或整式,所以沒有此規(guī)定.

  [師]很好!這位同學考慮問題很全面.所以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的運算性質為:

  (a≠0,、n都為正整數(shù),且>n)運用自己的語言如何描述呢?

 。凵萃讛(shù)冪相除,底數(shù)不變,指數(shù)相減.

  [例]計算:

 。1) (2) (3) (4)

  三、探索零指數(shù)冪和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意義

  想一想:

  10000=104, 16=24,

  1000=10( ), 8=2( ),

  100=10( ), 4=2( ),

  10=10( ). 2=2( ).

  猜一猜

  1=10( ), 1=2( ),

  0.1=10( ), =2( ),

  0.01=10( ), =2( ),

  0.001=10( ). =2( )

  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指數(shù)不是我們學過的正整數(shù),而出現(xiàn)了負整數(shù)和0.

  正整數(shù)冪的意義表示幾個相同的數(shù)相乘,如an(n為正整數(shù))表示n個a相乘.如果用此定義解釋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零指數(shù)冪顯然無意義.根據(jù)“猜一猜”,大家歸納一下,如何定義零指數(shù)冪和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呢?

 。凵萦伞安乱徊隆钡

  100=1,

  10-1=0.1= ,

  10-2=0.01= = ,

  10-3=0.001= = .

  20=1

  2-1= ,

  2-2= = ,

  2-3= = .

  所以a0=1,

  a-p= (p為正整數(shù)).

 。蹘煟輆在這里能取0嗎?

 。凵輆在這里不能取0.我們在得出這一結論時,保持了一個規(guī)律,冪的值每縮小為原來的 ,指數(shù)就會減少1,因此a≠0.

  [師]這一點很重要.0的0次冪,0的負整數(shù)次冪是無意義的,就如同除數(shù)為0時無意義一樣.因為我們規(guī)定:a0=1(a≠0);a-p= (a≠0,p為正整數(shù)).

  我們的規(guī)定合理嗎?我們不妨假設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性質對于≤n仍然成立來說明這一規(guī)定是合理的.

  例如由于103÷103=1,借助于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可得103÷103=103-3=100,因此可規(guī)定100=1.一般情況則為a÷a=1(a≠0).而a÷a=a-=a0,所以a0=1(a≠0);

  而a÷an= (

  因此上述規(guī)定是合理的.

 。劾萦眯(shù)或分數(shù)表示下列各數(shù):

 。1)10-3;(2)70×8-2;(3)1.6×10-4.

  解:(1)10-3= = =0.001;

 。2)70×8-2=1× = ;

 。3)1.6×10?-4=1.6× =1.6×0.0001=0.00016.

  四、課時小結

 。蹘煟葸@一節(jié)課收獲真不小,大家可以談一談.

 。凵菸疫@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是知道了指數(shù)還有負整數(shù)和0指數(shù),而且還了解了它們的定義:a0=1(a≠0),a-p= (a≠0,p為正整數(shù)).

 。凵葸@節(jié)課還學習了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a÷an=a-n(a≠0,,n為正整數(shù),>n),但學習了負整數(shù)和0指數(shù)冪之后,>n的條件可以不要,因為≤n時,這個性質也成立.

 。凵菸姨貏e注意了我們這節(jié)課所學的幾個性質,都有一個條件a≠0,它是由除數(shù)不為0引出的,我覺得這個條件很重要.

 。蹘煟萃瑢W們收獲確實不小,祝賀你們!

  五、課后作業(yè)

  課本 A組3、4,B組2、3

  六、板書設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12-1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13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