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師培訓體會范文1300字
首先感謝學校給我這次機會,這次之行,受益匪淺,收獲頗多,下面來談談我的收獲、體會和感受。
一、科學教師要上實驗課,首先要有自制教具的能力
科學學習是以探究活動為中心,開展探究活動,必須要有充足的實驗材料。而實驗的準備充分與否直接影響著實驗的成敗,而實驗材料準備是否充分,又是上好實驗課的關鍵。實驗材料的準備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己準備有結構的實驗材料也是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
10月22日上午,我們聽了一節(jié)示范課,是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其中的一課《探索土地被侵蝕因素》,探究土地被侵蝕的因素的活動中,離不開土壤,什么樣的土壤才符合研究標準,隨便挖一塊土壤行嗎?不行,所以老師找來了一些松軟的細小的泥土作為實驗材料,找來土壤放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知道影響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有:雨量的大小、土壤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這些因素。老師課后花費大量的精力、心思自制了一套教具。這套教具是這樣的:用透明的塑料制成的個盒子,每層又分成左右兩邊,便于做對比實驗,上層盒子的左右兩邊的前端靠底部邊緣各打了幾個孔,便于雨水、渾水流出,回收到盒子下面一層。這樣就不會讓泥沙、污水弄臟學生們的書本和課桌,便于收拾和管理。在課后,老師說課的時候,再次介紹了他這一套自制的教具,并把他有了新的改進方法告訴了我們,他覺得打小孔易堵塞,如果改為割上一條小縫,更好讓污水流出。
點評老師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位老師在課前研究這套實驗材料花費很多時間、精力。不斷的改進,為的是讓學生經(jīng)歷有科學內涵與教學內涵的科學探究活動。為我樹立了學習榜樣。實驗材料的制作改進,讓我們科學教師也在學習中不斷的成長。
二、科學教師的實踐操作大賽,為培養(yǎng)教師的自制教具的能力創(chuàng)平臺。
實踐操作大賽的主題是用飲料瓶,橡皮塞、玻璃管自制一個水壺。看似簡單的水壺,可就考著我們科學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用打孔器給橡皮塞打孔,孔要打得直不能歪;用酒精燈彎玻璃管,要彎得圓潤平滑;給塑料瓶打孔,橡皮塞塞孔后不漏水。這一項項要求煉出了老師的水平,從五湖四海趕來的科學教師紛紛顯出了他們的水平。讓我大開眼界,有的老師的作品非常漂亮,玻璃管彎的“S”形,非常圓潤平滑,特別是鶴峰的一位科學教師的作品給我的印象最深刻,雖然大賽中沒有要求制作壺把兒,但是這位教師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不僅彎出了漂亮的壺嘴,還彎出了非常漂亮的壺把兒。成績無所謂,卻顯出了教師的實踐操作的基本功扎實,能力水平非凡。讓我不斷地贊賞和佩服。
三、科學教研的專家講座,為我們的教學亮了一盞指路燈
這次培訓共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一位專家是武漢市鐘家中學的高凌老師,他講的主題是《小學科學實驗中常見問題──物理部分》。列出了小學科學教學中所有實驗個數(shù)的統(tǒng)計表,并一一的介紹和講述我們在科學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錯誤行為,并指出正確的實驗方法,為我們的科學教學上有效的一課。
另一位專家是吳浩老師,他講的主題是《自制教具學具,因地制宜,開展科學課教學》。吳老師重點介紹他們學校一位老師叫鄧從新,因自制教具學具兩三百余件,被邀請上央視小崔說事節(jié)目,他們就是從身邊的一些材料,制作改進,一件件非常實用實驗材料作品,為我們作出了示范,同時,吳教師還介紹了如何因地制宜,來自制教具學具,從而有效開展科學教學的一些方法。這樣才能有效地挖掘出科學教師自制教具學具的潛能。
這次科學教師實踐操作大賽活動開展,鞭策著我們在今后的科學教學中,要深刻地挖掘身邊的材料,制作出適合我們科學教學的實驗材料,為學生有效開展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真正地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1-11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6-06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5-02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09-05
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1-09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總結03-24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簡報11-09
小學科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5-29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5篇)05-08
小學科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