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橋教案

時間:2025-04-05 07:09:4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橋教案匯總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橋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橋教案匯總10篇

橋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以故事角色的身份進行想象,思考,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懂得同伴間有困難時要熱心相助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1、掛圖2幅,錄有雨聲和輕快音樂的磁帶,錄音機。

  2、雞媽媽的頭飾(1個),小雞頭飾(同幼兒數(shù))硬紙板做的烏龜數(shù)個并用魚線串成一長條(做小橋)。

  3、活動室內(nèi)布置故事場景:小雞的家,對岸的小樹林。河面。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以《小雞的家》談話為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扮演雞媽媽,幼兒扮演小雞,在雞屋里(播放雷雨聲),雞媽媽啟發(fā)小雞們想想,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外面會發(fā)生什么事?

  2、雨停了,雞媽媽推開門一看,房子被水包圍了,啟發(fā)小雞們想想過河的好辦法。(幼兒積極展開想法)

  3、師:有一個故事也講到小雞的家也象我們家一樣的被雨水全部包圍住了,你們想不想知道那些小雞是用什么方法過河的嗎?

  (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有表情的講述故事一遍,講述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有誰?

  3、奇怪的橋是誰搭出來的?

  4、你喜歡故事中的烏龜媽媽和小烏龜嗎?為什么喜歡?小朋友在平時有幫助過別人嗎?

  (三)創(chuàng)設情景,烏龜幫小雞過河。

  1、小烏龜出場,搭成小橋。

  2、“雞媽媽”帶著“小雞”們過橋。

  3、游戲:“小雞”們在小樹林中玩耍,吃蟲子。

  (四)、“雞媽媽”啟發(fā)

  “小雞”們想想如何用小樹林里的東西自己搭橋過河。

  (五)、活動結束:

  小雞的一家在快樂的音樂聲中為自己慶賀。

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對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發(fā)表意見,并樂于與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橋的神奇,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發(fā)明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收集橋的圖片。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樣的橋?在哪里見過?快把你見過的橋說給同學、老師聽。(學生自由答)

  2.課件(出示不同橋的圖片)邊播放邊向?qū)W生介紹: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的巨大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里所講的'橋會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二、初步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各是什么橋?

  (1)你是從課文的哪個地方找到這個答案的?

 。2)鼓勵引導:你很會讀書,請再往下讀課文,看看爺爺是怎么告訴蘭蘭的。

  3.課文的哪段寫潛水橋?誰來讀讀?

  4.課文的哪段寫塑料橋?誰愿意讀讀?請舉手的學生齊讀。

  5.再讀全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蘭蘭過了哪兩種橋?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歡哪種橋?(指名說)請喜歡潛水橋的同學讀讀描寫潛水橋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圖體會,小組討論:為什么喜歡潛水橋?(引導學生從橋的特點,從橋上可以看到什么來回答)

  (3)再讀、感受潛水橋的神奇。

  2.學習課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讀課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幾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橋?

 。2)蘭蘭剛開始看到的塑料橋是什么樣的?讀出課文中的句子。過橋后,把塑料橋怎么辦?讀出課文中的句子。

 。3)說說塑料橋有什么特點。

 。4)多媒體課件演示塑料橋使用的過程、方法。(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放)

  3.學習第十自然段。

 。1)齊讀第十自然段,思考:爺爺是個什么樣的人?

 。2)爺爺真會變魔術嗎?

  三、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課文

  1.朗讀全文。

  2.課文中蘭蘭過了哪兩種橋?潛水橋和塑料橋各有什么特點?

  二、鞏固識字

  1.學生識記生字,自由讀生字表中的字。

  2.互讀、互查。

  3.教師檢查讀生字,按序抽讀生字、齊讀、分組讀、個人開火車讀,打亂順序指名讀。

  三、書寫生字

  教師范寫生字,師生共同突破重難點。

  本課要求寫的字以上下結構為主,提示:

  “坐”1.兩個“人”要寫小,注意“捺”變?yōu)槎c;

  2.豎要寫長,寫在田字格的豎中線上;

  3.下橫要寫長,以托住整個字。

  四、練習

  1.找朋友(圓圈里的字和方框里的哪些是好朋友)

  2.照樣子,我會說。

  又平又穩(wěn)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潛水橋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教學案例(二)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從古至今,各種橋可以說是分門別類,風格各異,誰能向大家說一說你見過什么橋?它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橋。

  板書課題:32.蘭蘭過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蘭蘭過了什么樣的橋?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要求:(1)畫出文中生字,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想一想,蘭蘭過了哪幾座橋?

  3.檢查讀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學習情況。

 。2)回答蘭蘭過了哪幾座橋。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潛水橋、塑料橋。

  三、細讀課文,指導朗讀,感悟語言

  (一)師:讓我們先過潛水橋。

  1.請大家找到寫“潛水橋”的段落,認真讀一讀。想一想這座橋與我們過的橋有什么不同?

  2.再讀讀,像蘭蘭那樣過這座橋,體會過橋的感受。

 。ǘz查自讀情況

  師:誰能說說這座橋與我們平時過的橋有什么不同?

  1.學生匯報后,引導歸納“潛水橋”的特點。

  (1)架在水面上(2)用玻璃磚制造(3)像一座長長的房子。

  提問:為什么把潛水橋比作是長長的房子?(揣摩潛水橋長、高大、結實的特點)。

  潛水橋還像什么?(鼓勵學生說出不同見解)

  2.師:說說你走過這座橋的感受好嗎?

  學生可以說書中蘭蘭的過橋感受,也可以說自己通過想象的感受。

  四、指導寫字

  師:這座“潛水橋”我們已經(jīng)走過了,現(xiàn)在我們把這座橋的生字學會好嗎?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蘭、梁、程、波、架、特、磚、各、帶、坐、座

  1.說一說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交流識字方法)

  2.指導書寫:蘭、各、坐、座、帶

  學生練寫,教師指導。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和蘭蘭一同過了潛水橋,這節(jié)課我們走一走“塑料橋”好不好?

  二、學習“塑料橋”這一部分

  1.提示學習方法

  師:上節(jié)課我們是怎樣過“潛水橋”的?

  (1)找出這座橋的特點。

 。2)說出過橋的感受。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3.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匯報這座橋的特點,師總結板報書:輕巧、充氣、便于攜帶。

 。2)說出走在上面的感受。

  4.我們已經(jīng)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未來的橋會是什么樣子呢?

  學生各抒己見后鼓勵他們把想象中的橋畫下來。

  三、學習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劃、采、薄、巧、穩(wěn)、急

  1.指導學生交流識字的方法。

  2.指導書寫“急”。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橋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及它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識字、寫字;難點是如何理解這些神奇的橋。

  教學特色

  這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迅速發(fā)展的科技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本篇教學設計力求體現(xiàn)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認知得到發(fā)展。同時,通過一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識字教學上采用先讀書,再識字的倒置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橋的知識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知道兩種神奇的'橋的主要特點。

  ★了解比喻句的用法,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看到過橋嗎?你走過或認識哪些橋?(學生個別卮穡?br>

  2、(出示蘭蘭圖片并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課文的主人公叫蘭蘭,課文講的就是蘭蘭過橋的故事。

  二、精讀課文,整體感知。

  1、爺爺帶著蘭蘭一起去郊游,他將帶著蘭蘭走過兩座非同一般的橋,想知道他們過的是什么橋嗎?請大家把課文讀一讀,你將會知道答案。(學生自由讀課文)

  2、反饋:你知道蘭蘭過的是什么橋了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潛水橋塑料橋)

  3、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潛水橋和塑料橋非同一般?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請大家以四個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并填好調(diào)查表。(表中加粗部分為學生填寫內(nèi)容,因?qū)W生寫字量有限,也可口頭反饋,教師板書)

  三、學習生字:

  1、蘭蘭的爺爺可真有本領,設計了這么好的橋。同學們你們長大想干什么?(自由發(fā)言)

  2、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過,不論是當橋梁工程師還是當飛行員首先得學會動腦筋,學好一些基礎的知識。比如今天要求我們認識12個生字,大家就可以動動腦子,想一些又簡單又容易記住的方法來認識它們,來,試試看吧,比比誰是最聰明的。(出示生字,交流記憶方法)

  3、有了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記住這些字了,老師來考考大家。(將生字組成詞語,不注拼音,請學生認讀)

  蘭花、橋梁、工程師、波浪、書架、特別、磚石、劃船、采花、輕巧、又輕又薄、又平又穩(wěn)

  五、結束:

  同學們真能干。相信大家有了好的學習方法一定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長大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

  作業(yè):

  收集各種橋梁的資料,舉辦“橋梁知識展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復習14個生字,學會寫6個字。

  ★啟發(fā)想象,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梁知識,并自己動手設計的未來的橋。

  一、生字復習:

  游戲《藏頭露尾》:學生自制生字卡片一套。教師課前準備一些較大的生字卡片并用不透明的紙蓋住字的四分之三,只露出一小部分,請學生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被蓋住的字,以此來鞏固學生對字形的識記。

  二、師生互動,啟發(fā)想象。

  1、蘭蘭的爺爺太神奇了,老師今天特別想當一回爺爺,帶著蘭蘭去走一走這兩座神奇的橋,你們愿意當一次小蘭蘭和爺爺一起去嗎?(教師范讀旁白和爺爺?shù)脑,學生讀蘭蘭說的話并根據(jù)課文描述自由地做蘭蘭的一些動作,比如:嚇得閉上眼睛等)

  2、當讀到:“原來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橋,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睍r,師問:從這句話中看出,潛水橋大不大?你覺得還可以說潛水橋像什么?(啟發(fā)學生想象并學說比喻句)

  3、讀完第4自然段,師問:課文中的蘭蘭在橋里面看到了這些,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小蘭蘭了,你們在橋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說給大家聽聽嗎?(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

  4、讀完課文,師問:剛才我們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如果你是橋梁設計工程師,你會設計怎樣的橋?(學生想象說話)

  三、橋知識展覽會。

  1、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梁知識的圖片或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組推選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將所收集的材料張貼在教室的“展示臺”中,供學生課后參觀。

  四、小小橋梁工程師。

  每生自己設計一座心目中的橋,可圖文結合,也可純圖片,還可以制作橋梁模型。

橋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感受盧溝橋的獅子數(shù)量很多、形態(tài)各異的特點,了解盧溝橋成為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的原因,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具體描寫事物的方法。

  3、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了解盧溝橋的獅子的特點和這座橋成為具有歷史意義建筑的原因;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觀察和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具】掛圖或投影;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在北京城西南十幾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橋,它因為橋上雕有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獅子而中外馳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贊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它更因為抗日戰(zhàn)爭由此開始,成為一處革命紀念地。這座橋就是盧溝橋。我們今天學的這篇看圖學文著重寫的是盧溝橋的獅子。

  板書課題: 2盧溝橋的獅子

  二、出示表現(xiàn)盧溝橋全景或遠景的掛圖或投影,引導學生觀察,使他們感受到盧溝橋十分壯美,橋上的石獅子多得數(shù)不清

  三、看看課文是怎樣寫這座橋的。學習第一自然段

 。ㄒ唬┠x課文,看看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第一句:盧溝橋的獅子多得數(shù)不清。

  第二句:這座橋已有八百年的歷史。

  第三句:講橋的長度、結構,并通過柱子多說明雕的獅子多。

  第四句:借很難數(shù)得清,進一步說明盧溝橋的獅子多。

 。ǘ┻@一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ūR溝橋這座有八百年歷史的石橋,上面雕刻的獅子多得數(shù)不清)。

 。ㄈ├首x第一自然段。

  四、盧溝橋的獅子,除了多得難以數(shù)清楚,還有什么特點,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ㄒ唬┯^察掛圖、投影或觀看錄像(最好是石獅子的特寫),逐一說出石獅子的大小、形狀、神態(tài)。

 。ǘ├首x第二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寫這些獅子的。

  大。捍蟮男〉纳踔晾斫馍踔

  形狀: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一要引導學生注意文中的四個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進想象,使石獅的形態(tài)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導學生注意上述句式,并列整齊,讀著上口,并要認識到課文中僅是舉了幾個例子,實際上石獅子千姿百態(tài),不可能一一寫出。三要引導學生注意段末的省略號,意思是各具情態(tài)的獅子還有很多很多,一個省略號,給讀者以無限想象的空間。

  (三)用引讀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ㄟ@些獅子它們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ㄋ模┠x第三自然段,說說讀后知道了什么。

 。ūR溝橋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獅子,總共有485只。)

 。ㄎ澹⿴е鴮κ{子喜愛的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五、學習生字,書寫生字詞

  生字:歇 雕 厘 甚 至 蹲 概 異

  甚、至是翹舌音;雕是三拼音,讀時不要丟掉介音i。書寫時厘上不要加點;蹲的右半部不要少橫;概是木字旁,中間最后一筆是點;異上半部是巳。

  生詞:歇后語 雕著 厘米 甚至 大概 形態(tài) 各異 淘氣

  歇后語:由兩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面,后一部分像謎底,大多在民間流傳。

  甚至:在課文中有進一層的意思,說小獅子小到連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了。

  形態(tài)各異:形狀、姿態(tài)各不相同。

  六、作業(yè)

  讀課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讀幾遍。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ㄒ唬┞爩懮衷~。

 。ǘ├首x課文一、二、三自然段

  二、盧溝橋的出名不光是因為橋上的獅子多,各具情態(tài),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接著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ㄒ唬┲该x第四自然段,想想每句講的是什么。

  第一句:概述盧溝橋是七七事變的發(fā)生地,因事變發(fā)生在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變是怎么回事。挑釁,借端生事,企圖挑起戰(zhàn)爭。侵華的日軍以聽到宛平城槍聲,致使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城內(nèi)搜查,遭到駐守盧溝橋的中國軍隊的拒絕。正交涉間,日軍向宛平城射擊,繼而炮轟盧溝橋。中國軍隊忍無可忍,奮起抵抗。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宛平縣城在盧溝橋東。

  第三句:指出抗日戰(zhàn)爭由此開始,這也是使盧溝橋成為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的原因。

  第四句:強調(diào)盧溝橋的歷史價值。

  (二)這一自然段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為什么?

 。ǖ诙,概述七七事變是怎么發(fā)生的,這是抗戰(zhàn)的起點,又是盧溝橋成為具有歷史意義建筑的原因。)

  (三)歸納自然段段意。

 。ūR溝橋是七七事變的發(fā)生地,是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四)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憎恨侵華的日軍、牢記這段歷史的感情。

  三、學習生字,書寫生字詞

  生字:侵 釁 駐 具

  侵、釁是前鼻音,駐是翹舌音,具的ü上省略兩點。書寫時,侵注意右半部的寫法,釁左半部最后一筆是提,具的里邊是三橫。

  生詞:侵華 挑釁 駐守 具有 建筑

  四、朗讀全文。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五、作業(yè)

  1、背誦第二自然段。書寫生字詞。

  2、有條件的學?梢越M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電影《七七事變》。

  3、預習《參觀劉家峽水電站》。

橋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簡潔生動的說明語言。

  2.學習打比方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3.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科學的想象力,認識科學幻想與現(xiàn)實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生動的語言,恰當?shù)谋扔,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學生能夠合理、科學地想像。

  2.形成廣泛而形象的認識,進行合理、科學的想像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導語: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34頁,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說明文《橋梁遠景圖》。

  2.解題造境:請學生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遠景圖?

  利用課文來學習一下 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時對橋梁的未來情況的設想。

  二、朗讀感知

  1.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檢查閱讀效果:

  (1)讀詞述文:承載 顛簸 袖珍 小巧玲瓏 水漲船高 勝似 閑庭信步

  (2)文章主要寫了有關橋梁的哪些內(nèi)容?

  2.要求學生重點研讀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

  3.指導學生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

  (1)請概括你研讀的那個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過渡段,具體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歸納,劃分文章層次。

  三、解讀體會

  1.順勢提出:將來的'橋會有哪些變化?將來造橋會有哪些變化?

  2.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

  3.補充介紹打比方這種說明方法:現(xiàn)在我們學習的是說明文,那么這種比喻的修辭手法已經(jīng)是一種說明方法了,這就要給它改個名稱,應該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說說使用這種說明方法的好處!

  4.文中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從文中找出來,具體說明。(指導學生讀文,尋找使用說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四、本課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仔細閱讀了課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也了解了作者對未來橋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說明結構和說明方法。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分析文章的語言和句式。

  第二課時

  一、誘思導學

  1.分析文章生動準確的說明語言。

  (1)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動,文中還有許多句子寫得也很生動,請學生找出。進行分析。

  (2)引導學生觀察下列句子,說一說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A.幾乎是才聽說造橋,就看見“一橋飛架”了!

  B.架橋時,全用電腦控制的各種機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勞動力。

  2.分析文章中運用的特殊句式

  3.要求學生仿造句。

  指導學生仿造句式,進一步認識雙重否定句與反問句的表達效果。

  二、科學幻想

  1.提出問題:作者的想像不亂想?請說出理由。

  2.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資料,同時參照課文前的彩圖,理解科學的幻想與現(xiàn)實的密切關系。

  3.要求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在1979年時作者的設想已變?yōu)楝F(xiàn)實的資料介紹給同學們。

  三、輻射閱讀

  1.要求學生閱讀輻射文《大腦移植的幻想與現(xiàn)實》

  2.提出問題:本文在語言上與課文有什么相似之處?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例句。

  3.提出問題:結合兩文說一下你對科學的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如何理解?

  4.同學們的年齡正是幻想的好時候,再上加這兩篇文章的學習,你難道不想讓自己的幻想將來成為現(xiàn)實嗎?行動起來,查閱有關資料以“……遠景圖”為題寫一篇短文,展望一項技術今后的發(fā)展趨勢。

  板書

  22、橋梁遠景圖

  茅以升

  “板凳” 將來 / 什么樣 怎樣造

  打比方 科學幻想---現(xiàn)實

  反思:

  希望同學們學完這兩篇文章以后,能夠喜歡這種科學幻想的文章,能積極探索科學奧秘,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夠大膽而合理的想像,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研究,等待你的想像成為現(xiàn)實,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

  一、以“研究性學習”貫穿始終

  將“研究性學習”引入了語文課,班級中以四個同學為一個研究小組,新授之前讓學生搜集有關橋梁的資料,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對學習此篇課文的興趣;新授后讓學生再去搜集各類科學家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科學故事。然而對這些資料的搜集工作就由學生自己去做,并分門別類地加以分析、研究、歸納、整理,最后在課內(nèi)交流,達到知識共享。通過“研究性”學習,不僅能使課內(nèi)外知識有機地結合,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以德育、智育、美育于一體進行教學

  由于本課內(nèi)容比較抽象,為此我們在兩堂課上力求教學內(nèi)容豐富,教學方式多樣化。第一堂課上,教師出示茅以升未來橋梁設想的圖畫,在聽錄音的同時對八種橋有個感性的認識。設計“小蜜蜂勤采蜜”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質(zhì)疑、釋疑、交流、總結中體會科普作品的特點。第二堂課,學生在介紹自己設計的未來橋梁時,配上了相應的圖畫,達到圖文并茂的效果;采用“歌唱”的形式結尾,從美妙的音樂中進行情感的教學,再次領悟文章中心,升華主題。

  三、注重口語訓練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在這兩堂課上,我們緊緊圍繞二期課改的精神,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如介紹茅以升的生平;“說古道今”對橋的知識交流;通過“小小辯論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等等。

  因為《橋梁遠景圖》本身就是一篇對未來橋的想象,所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自然成了教學的重點。我們同樣的,讓學生以研究小組開展學習,在第一堂課上,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述說橋的模擬圖;在第二堂課上,請學生設計除書上以外的未來橋梁,來一個“金點子”發(fā)布會;圍繞“將來的橋梁”這個話題進行想象說話。我們力求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既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能使小組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橋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 說一說欣賞作品后的感受,并用合適的語匯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是用一段話表達自己的欣賞感受。

 、 能在抒情的、優(yōu)美的音樂背景中完成一幅風景畫。

  2.過程與方法:

  ① 通過人傾聽音樂,感受畫家優(yōu)美、寫實、細膩的藝術風格。

 、谀茉谑闱椤(yōu)美的音樂背景中完成一幅風景畫。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有喜歡欣賞大自然優(yōu)美的情感,有自主、合作學習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

  觀賞以“優(yōu)美”為主題的各種美術作品的形式、材質(zhì)和特征。

  三。教學難點:

  用語言對音樂情境中的欣賞對象進行視覺描述,表達出其特色。

  四、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設計:

  <一>-故事導賞

  講述齊白石的兩則幽默故事《看你橫行到幾時》、《不倒翁》。

  <二>新課學習:

  1、質(zhì)疑、思考:我們除了口頭語言表達故事或心理外,還可通過什么方式表現(xiàn)?

  2、以手語歌曲啟發(fā)學生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熟悉的物體,讓其他同學猜一猜。

  3、出示課題:《小橋、流水、森林》,師生一起用肢體語言分別表現(xiàn)。

  4、鼓勵學生唱或者讀出一首有關小橋、流水、森林的歌或詩。

  5、范例欣賞——欣賞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

  1)畫面上看不見青蛙,為何不把作品的名稱改為其他的?假如要你來修改這幅作品,你會作何改動?

  2)這幅畫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

  3)這幅畫的題目是《蛙聲十里出山泉》,你能感覺聽到蛙聲嗎?畫中哪些地方使你產(chǎn)生了這些感覺?

  4)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么?

  5)你能用一個詞或一段話表達你的感受嗎?

  6、簡介《蛙聲十里出水泉》的背景。

  7、傾聽小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欣賞希施金(俄羅斯)的《森林的早晨》,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家、畫家如何用音樂或畫筆表達自己的感受。

  8、質(zhì)疑、思考

  1)在音樂中你感受到森林中有什么?在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認為《松林的早晨》這幅作品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欣賞?你能找到表現(xiàn)風格和這幅作品相似的作品嗎?

  3)喜歡這幅作品嗎?能用恰當?shù)?詞語或一句話說一說你的感受嗎?

  9、傾聽班瑞音樂《憂郁的愛》,欣賞列維坦(俄羅斯)的《深淵》,

  10、質(zhì)疑、思考。

  《深淵》這幅畫,畫家畫了些什么?畫家是怎樣表現(xiàn)深淵景色的?看了《深淵》,你能想象作家當時是生活在怎樣的社會嗎?用適合的詞匯表達你的感受。

  11、簡述作品《深淵》的繪畫背景。

  12、思考、討論:比較《蛙聲十里出山泉》與《深淵》這兩幅作品,說一說兩幅作品所用的材料有什么不同?這們的表現(xiàn)風格有何特點?

  13、師演示線條的情感表現(xiàn)特征,強調(diào)“活墨”。

  14、邊傾聽古箏曲《高山流水》,邊欣展示若干張有關“小橋、流水、森林”的圖片和水墨畫。

  15、師小結:這些作品作者們是抓住事物的特點及內(nèi)心感受,通過畫筆把它們表現(xiàn)出來的。

  16、布置作業(yè):在優(yōu)美的音樂背景中,用水墨畫法畫一幅風景畫。并強調(diào)繪畫衛(wèi)生。

  17、播放古箏曲《高山流水》,學生練習。

  18、提示:先畫好的同學將畫貼在黑板上,把繪畫工具收拾好或幫助別的同學。

  19、生評:每位同學將自己桌面上的小紅花貼在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上。

  20、播放一首童歌《小橋流水》,學生邊聽邊律動。

  21、啟發(fā)學生編兒歌或詩。

  22、指名讀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或詩。

  23、課外延伸。說一說:你喜歡我們周圍的小橋、小河、森林嗎?有哪些令你不滿意的現(xiàn)象?愛護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三、結束: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將自己的作品和詩帶回給家人欣賞。

橋教案 篇7

  設計理念

  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主要體現(xiàn)在由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轉(zhuǎn)為獨立自主地學習。設計中我采取以圖為線、以讀為本、以文為例的學習框架,設計了“索圖”“讀圖”“述圖”“寫圖”“等學習步驟和環(huán)節(jié),目的是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展示過程,強調(diào)自主,鼓勵發(fā)現(xiàn),重視拓展遷移,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設計與實施

  《盧溝橋的獅子》是一篇介紹我國著名的建筑——盧溝橋的“看圖學文”說明文。

  教學中應特別注意以下能力的培養(yǎng):一是圖文對照、披圖入文的閱讀能力;二是重點觀察和想像能力;三是積累語言和應用語言的能力。總之應注意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盧溝橋的獅子》的教學重點應是:理解并體會課文關于石獅形狀惟妙惟肖的描寫語句,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仔細觀察和描寫的方法;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聯(lián)系“七七事變”,了解盧溝橋的歷史意義,體會中國人民不畏、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

  實施步驟

  一、索圖,拓寬學習領域

  課文原有三幅圖,一幅是盧溝橋一側的全圖,兩幅是盧溝橋獅子的特寫。這對學生全面形象地了解盧溝橋的獅子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拓展的必要。因此,課前可讓學生在課外查找有關的'圖文結合的資料,結合課文預習,了解盧溝橋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特點以及它在歷史上的地位等等。

  二、讀圖,指導互動探究

  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對課文三幅圖的觀察以及查索所得,請學生在讀圖的基礎上各抒自己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重點找出與三幅圖相對應的語句,體會盧溝橋獅子數(shù)量多的特點。

  課文介紹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又該如何認識?

  教師在這里可以提出“課文寫了幾種神態(tài)、動作的獅子?還有哪些課文里沒寫?”等問題,引導學生充分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推動互動的開展。

  于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將課外搜集的資料展示交流,教師指導學生作進一步的觀察,使豐富的表象活起來。

  三、述圖,多讀以求感悟

  圍繞課文第二自然段這個重點段,指導學生多讀,體會作者是怎樣從“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兩個方面來描寫獅子特點的。

  具體步驟為:

  1蹦讀,畫出描寫獅子特點的語句,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并質(zhì)疑;

  2幣讀,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和“有的……有的……”的句式結構,并積累語言知識;

  3蔽蚨粒一邊讀一邊想,體會這段話中哪些內(nèi)容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再用品讀法,指導學生誦讀。讓學生反復朗讀,并通過讀讀、議議來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精湛的雕刻藝術和豐富的藝術想象力。

  4敝傅急乘校在學生理解句意和理清表達順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在背誦指導中,先分層,再分類,在加強有層次的理解和記憶中進行背誦。

  四、寫圖,注意想像拓展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苯虒W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在入情讀文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的想像。如教學第二段時,可以抓住文中的省略號,讓學生展開想像,把其他獅子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述出來;也可以抓住第三段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想像古代勞動人民建造大橋或雕刻獅子的情景;還可以抓住第四段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想像在“七七事變”中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英勇抗敵的情景。

  在閱讀教學中,把讀、想、說、寫有機結合起來,能收到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效結合的效果。

橋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

  1、認讀3個字。

  2、瀏覽課文,了解心理實驗的起因、經(jīng)過、結論。

  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

  思品:懂得遇事要擺正心態(tài)、勇往直前,奔向目的.地。

  教學重點:瀏覽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懂得遇事要擺正心態(tài),勇往直前,奔向目的地。

  教學難點:自學課文能力的培養(yǎng)。

  查閱資料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數(shù) 2

  第 1 課時

  教學要求:瀏覽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懂得遇事要擺正心態(tài),勇往直前,奔向目的地。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走過獨木橋嗎?什么時候走過?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和你們一樣大小的小伙伴們在走獨木橋后有怎樣的感受。(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通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讀幾次。

  2、交流初步感受。

  3、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劃分文章段落。

  三、細讀體會

  (一)默讀課文,結合表格把文中相關的語句畫出來,口頭填表。自學后,主動與小組同學交流。

  實驗目的 實驗次數(shù) 橋下狀況 學生表現(xiàn) 實驗結論

  (二)全班交流。

  抓住重點的詞語“很快穿過、異常小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慢慢爬過、心有余悸”進行指導體會。

  四、情感升華

  讀了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先寫下來,再與同學進行交流。

橋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2、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九百歲的周莊”這句話嗎?蘇州和杭州的景色非常美麗,可以和人們心目中的天堂相比。那么,有誰知道周莊嗎?

  2、學生簡單交流。

  3、周莊鎮(zhèn)位于江蘇省昆山境內(nèi),是個具有九百年歷史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有人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川之美!币虼,周莊被譽為“中國第一水鄉(xiāng)”。它四面環(huán)水,環(huán)境幽靜,建筑古樸,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水鄉(xiāng)風情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去欣賞周莊那如詩如畫、幽謐迷人的水鄉(xiāng)風光。

  學生帶著感情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從課題看,課文主要從哪些地方來描寫周莊美麗的風光呢?

  1、自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不認識的字并對照拼音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理解新詞。

  課件出示生字,指名認讀,隨機糾正讀音,再齊讀。

  認讀新詞,再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重點融解以下詞語:

  日暮時分: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堅韌:堅固而有韌性。

  雕琢:雕刻、打磨或過分地修飾。

  縫隙:本課指橋上裂開的或露出的窄長的口子、空處。

  踱著:慢慢地走著。

  剜出:用刀挖出。

  打烊:商店晚上關門停止營業(yè)。

  (3)指導學生記住字形。運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記憶字形,匯報、交流。

  (4)指導學生把字寫正確、寫漂亮。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字,提醒學生注意寫好以下生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邊讀邊想。

  課文寫了周莊的哪些美景?你最喜歡哪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景物再讀一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后組內(nèi)交流,班內(nèi)匯報。

  三、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5、那橋,那河,那船

  堅韌 雕琢 踱著

  剜出 打烊 縫隙

橋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說明要抓住事物的特點。掌握“拱、貞、撐、澗、虹、弧”等6字。

  2、初步學會從“抓住特點”的角度分析一般說明性文章,圈畫關鍵性語句。

  3、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感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教學重點:

  掌握抓住中國石拱橋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初步學會分析一般說明性文字,找出關鍵性語句。

  教學難點:

  如何掌握舉例的典型性,體會課文用語的準確性。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要向別人介紹某種事物或闡明某種事理,都要用到說明這種表達方式。以這種表達方式為主,按照一定得要求解釋事物或事理,使人們獲得關于某一事物的知識和道理的文章,就是說明文。

  1、 你見過哪些說明文?(舉例)

  2、 簡介課題及作者。(板題)

  二、熟悉課文,理清行文脈絡。

  1、 聽錄音,劃生字詞語。

  拱、貞、撐、澗、虹、弧

  2、 理解運用下列詞語:巧妙絕倫

  3、 思考:閱讀說明文,首先要理清說明的順序。本文采用

  了怎樣的順序?

  提示:先歸納每一個自然段的段意

  a、 石拱橋的外型

  b、 石拱橋的結構

  c、 中國石拱橋的一般特點

  d、 趙州橋的歷史

  e、 趙州橋的結構特點

  f、 盧溝橋的特點

  g、 盧溝橋的藝術價值

  h、 盧溝橋的歷史紀念意義

  i、 中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

  j、 解放后中國石拱橋的新發(fā)展

  明確順序:石拱橋——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的典型杰作——中國石拱橋的'新發(fā)展(由一般到個別)

  三、理解說明對象的特點:

  1、 集體朗讀1、2段,討論明確。(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2、 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形式多樣)

  3、 趙州橋的特點?(4、5兩段,討論明確:結構堅固、形式

  優(yōu)美、歷史悠久、巧妙奇特)

  四、布置作業(yè):

  1、 完成課后練習2。

  2、 完成課后練習4。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石拱橋有什么特點?

  2、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點?

  3、趙州橋有什么特點?

  二、討論:

  1、本文介紹了盧溝橋哪些內(nèi)容?它有什么特點?

  a、引導朗讀6、7、8段,明確:所在地點、建造年代、橋身長寬、

  路面、橋墩、橋面、石欄、石柱;藝術價值、紀念意義等。

  b、特點;歷史悠久、設計奇巧、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

  2、作者為什么先介紹趙州橋,后介紹盧溝橋?在萬千座石拱橋中,作者為什么只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呢?

  明確:a、建造時間先后

  b、結構由簡到繁

  c、典型例子:證明“有悠久歷史、幾乎到處都有、形式多樣、有許多石驚人的杰作”等3個特點。

  3、我國石拱橋為什么會取得這樣光輝的成就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這一層的層次用了怎樣的文字標明?這有什么好處?

  明確:原因3個。主次結構,脈絡清晰。

  4、課文只怎樣說明我國石拱橋建筑和我國橋梁事業(yè)的飛躍發(fā)展的?為什么有這樣的發(fā)展?

  明確:范圍廣、數(shù)量多、型式多。

  三、指導學生歸納說明的中心內(nèi)容。

  本文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說明了我國石拱橋在設計和施工上的獨特創(chuàng)造、輝煌成就和飛躍發(fā)展,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

  四、討論:

  試從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的順序、說明方法、語言特點4個方面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1、 抓住特點,揭示本質(zhì)。

  2、 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3、 說明方法多種多樣。

  4、 說明語言準確科學。

  五、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三、五、六。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教案04-25

《神奇的橋》教案12-22

《在 橋 邊》教案04-25

《家鄉(xiāng)的橋》教案09-13

《彎彎的橋》教案02-17

《巴黎的橋》教案05-02

橋教案三篇07-23

【精選】橋教案3篇11-02

橋科學教案11-23

《橋之美》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