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二小學集體備課共享教案—認識圓柱體
嫩江縣第二小學共享教案 學科: 數(shù)學 主備教師:張玉濤 課題 認識圓柱體 教學課時 1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技能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情感態(tài)度 與價值觀 通過生活實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課前準備 帶商標的圓柱形飲料瓶,礦泉水瓶。 教學過程與方法 個性修改 預習檢測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指名學生回答,使學生熟悉圓的周長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教師依次出示題目,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評判答案是否正確) (1)半徑是1米 。2)直徑是3厘米 (3)半徑是2分米 。4)直徑是5分米 自學探究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美觀、實用、安全、可滾動……)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圓柱的表面 (1)摸摸圓柱。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指導看書:摸到的上下兩個面叫什么?它們的形狀大小如何?摸到的圓柱周圍的曲面叫什么?(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3.圓柱的高 老師出示問題,結合問題自學課本后回答一下4個問題 (1)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2)圓柱的高的特點。(注意強調(diào)高線是兩底間的距離) (3)面對圓柱的高,你想說些什么?(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都相等。)(4)面對這數(shù)不清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老師引導學生操作分析,得出測量圓柱邊上的這條高最為簡便.) 師 生 互 動 圓柱的側面展開(例2)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后討論: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長方形 板書:沿高剪┤ 斜著剪:平行四邊形 └正方形 強調(diào):我們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2)尋求發(fā)現(xiàn).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①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②同學交流后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學生有提出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這種方法)延伸發(fā)現(xiàn).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①討論:平行四邊形能否通過什么方法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課件顯示:平行四邊形通過割補轉(zhuǎn)變成長方形,再還原成圓柱側面的動畫過程。 ②想一想:當圓柱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形? ③引導小結: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雙基練習 1.做第11頁“做一做”的第2題。 2.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3題。 教師在此其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3.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4題。 預習設計 查找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并了解其推導過程,理解這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會計算公式求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題略) 板書設計 ┌長方形 沿高剪┤ 斜著剪:平行四邊形 └正方形 圓柱的底面周長 →長方形的長 圓柱的高→長方形的寬 教學反思【第二小學集體備課共享教案—認識圓柱體】相關文章:
幼兒認識圓柱體教案04-03
【經(jīng)典】幼兒認識圓柱體教案02-21
大班數(shù)學《認識圓柱體》教案03-30
大班數(shù)學認識圓柱體教案03-22
小學體育集體備課教案(通用12篇)12-19
小學集體備課活動總結12-12
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圓柱體》03-29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08-26
圓柱體和圓錐體的認識教案02-23
大班數(shù)學《認識圓柱體》教案9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