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案
郎家小學張陽 教學內容 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課本第34頁例題、“試一試”1、2題。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的規(guī)律。 2.探索并掌握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3.結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1.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的規(guī)律。 2.掌握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學關鍵 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具準備 5個盤子,15個蘋果。 教學過程 一、 舊知鋪墊 1.口算。(指名口答) 14×3= 42×2= 25+0= 0+28= 32-0= 28-28= 17×5= 21×5= 2.豎式計算。(指名板書) 113×3= 314×5= 224×3= 學生獨立練習后全班交流。 二、探索新知 1.教學0×5=? (1)設境引入。 教師擺出5個盤子,每盤放3個蘋果,提問:這里有幾盤蘋果?每盤幾個?要求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 根據學生的口答,教師分別板書:3+3+3+3+3=15,3×5=15。 3×5表示幾個幾相加?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從每個盤中拿去1個蘋果,繼續(xù)提問:現在每盤有幾個蘋果?要求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 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2+2+2+2+2=10,2×5=10。 2×5表示幾個幾相加?學生口答后,教師再從每個盤中拿去1個蘋果,繼續(xù)提問:現在每盤有幾個蘋果?要求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1+1+1+1+1=5,1×5=5。 1×5表示幾個幾相加?學生口答后,教師再從每個盤中拿去1個蘋果,問:現在每個盤子里有幾個蘋果?(0個或1個也沒有。)要求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2)列式計算。 根據學生的口答,教師板書:0+0+0+0+0與0×5兩個算式,提問5個0相加得多少? 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得數(即0+0+0+0+0=0。)0×5表示什么意思?(5個0相加是多少)應等于幾?(等于0) (3)推理歸納。 根據0×5=0想一想:0×6,0×7,0×8!质堑枚嗌倌? 學生口答后,讓學生做課本第34頁“算一算”3道小題,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口算結果。(0×3=0,7×0=0,0×26=0) 提問:通過剛才的口算,你發(fā)現了什么?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歸納“0與任何數相乘,結果都是0!钡慕Y論。 (4)小結、深化。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0乘以幾和幾乘以0都是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2.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34頁“試一試”中1、2題。 (1)第(1)題。 此題是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并進行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時,教師要讓學生體驗算法多樣化。 學生可能這樣想:因為13×5=65,所以130×5=650。這樣想的學生可能已經理解了算理,也可能認為只要在65的末尾寫上一個“0”就可以得到計算結果,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13×5和130×5這兩個算式,使學生理解13個十乘5等于65個十,也就是650。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并掌握豎式算法,可先請學生板書豎式計算的書寫過程,發(fā)現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三種算法。 (2)第(2)題。 此題是加數中間有一個0的乘法,練習時,讓學生獨立計算后,再讓學生公布各自的算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學生可能會出現三種算法。 三、鞏固練習 1.豎式計算。(補充題) 240×3= 150×4= 320×4= 105×8= 603×2= 330×5= 807×9= 505×4= 全班齊練后指名板書,進行全班交流。 2.用你喜歡的方法算。 406×5 350×6 520×8 555×4 全班齊練后交流,交流時讓學生體驗算法多樣化。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認為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案03-23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案04-02
《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精選20篇)05-30
《長方形正方形認識》的教學反思通用11-05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案(匯總15篇)11-30
《認識正方形》教案02-14
認識正方形教案02-05
《認識長方形》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