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濟學原理讀書筆記范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經濟學原理讀書筆記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濟學原理讀書筆記1
《經濟學原理》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大師曼昆所著,記得這是第二次看這本書,本書總共有13篇,分為36個章節(jié)。在讀完此書之后,感覺全書結構合理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曼昆教授將一些深奧的經濟學理論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解釋得很清楚。尤其是經濟學十大原理,講得出神入化,曼昆教授用語簡單樸素,用簡單的文字和簡單的案例深刻的闡釋了經濟學中的十大原理,做到了用樸素的語言講解深奧的知識,讓人印象深刻。
同時,曼昆教授在此書中用重點講解應用與政策,而正規(guī)經濟理論則次之,這真正讓讀者領會到經濟學的學以致用。本書主要講解了供給與需求的關系、企業(yè)行為與消費者選擇理論、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經濟波動、以及宏觀的.經濟政策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識,讓我學習到了很多經濟方面的知識。
其實對于一個外行來說,我覺得本書的最大價值并不是有多少深奧的理論體系,而是在簡單的語言中教會我們形成一種經濟學思維。教會我們用經濟學的知識去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經濟現象,要有經濟意思,要把理論知識變成有價值的實際行動。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合理,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做了大量的學習,因為有些知識的確似懂非懂。我相信這些知識對我以后的理財有很大的作用,肯定會受益終生。
經濟學原理讀書筆記2
什么叫經濟學?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義,經濟學是研究和處理社會中人一般生活事務的學科。該定義簡單而扼要,闡明了經濟學所研究和處理的對象是人類的一般生活事務,指出了經濟在人類一般事務中的基礎地位。據此,如果一個生活在當代的年輕人連一些基本的經濟學概念都不具備,全然無知,那么某種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現代意義上的社會文盲。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這是一本給下一代閱讀的`書籍,作為留給下一代的另一種貢獻。
《經濟學原理》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上下兩分冊,遵循了從微觀到宏觀的敘述線路,上冊為《微觀經濟學分冊》,下冊為《宏觀經濟學分冊》。《微觀經濟學分冊》中,文章從經濟學的十大原則入手,指出經濟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根據這些原則,講述了微觀經濟的幾大經濟理論基礎,包括供需理論、彈性分析、剩余福利等。從這些概念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經濟學分析結論,如由于糧價的低彈性,科技進步帶來的農業(yè)發(fā)展往往卻犧牲了農民收益;又如,無論商品稅收是向消費者還是向生產者征收,其最終成本的轉嫁結果都是一樣的等等。
《原理》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讀者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闡述了經濟現象分析的一般步驟,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寬讀者的思路,激發(fā)讀者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興趣,進而從分析中形成觀點。在分析完市場失靈下政府的作用后,書籍循序漸進,水到渠成,重點介紹了企業(yè)的微觀組織行為,分別對完全競爭、壟斷、寡頭和壟斷競爭四類市場環(huán)境下企業(yè)產品的供需關系和企業(yè)運作行為作了詳盡的理論剖析,這部分內容非常精彩,前面章節(jié)的鋪墊終于滋育出了豐碩的果實,使讀者大飽口福,受益匪淺。
在全書微觀經濟理論體系構建中,曼昆顯然覺得還有必要對生產要素市場展開一些闡釋,進而向讀者展示了重要的勞動力價格原理:一個競爭的、利潤最大企業(yè)雇用的工人數要達到勞動的邊際產量值等于工資的那一點,邊際產量曲線即為勞動需求曲線。至此,《微觀經濟學分冊》似乎可以劃上了句號。但著者顯然不滿足于此,在書籍的最后還拋出了不對稱信息、消費偏好、政治經濟和行為學等現代經濟的一些基本思想,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個今后學習的更加廣闊的空間。
經濟學原理讀書筆記3
馬歇爾理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有相當嚴密的體系,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體系,一個研究經濟學的基本框架。這本書分成了6篇。第一篇序論。把經濟學定義為研究財富及人類需求關系的一門應用科學,認為其目的在于解救貧困和增進福利。第二篇,說明財富、價值、土地、所得、工資、地租、利息、利潤、準租、生產、消費、勞動等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篇,需求及其滿足,論述消費理論。第四篇,生產要素,論述生產理論,在這一部分,講述了土地、勞動、資本和組織之間的關系。第五篇,需求、供給與價值的一般關系。第六篇,國民所得的分配,論述分配理論。
馬歇爾是局部均衡分析,即微觀經濟學的創(chuàng)始者,他研究單個市場的行為而不考慮市場與市場之間的影響。他運用上升的供給曲線和下降的需求曲線分析收入、成本的變化對價格的影響。從而得出了均衡價格理論,這也是馬歇爾經濟學說的核心。他認為,市場價格決定于供需雙方的力量均衡,二者同時起作用的。而《經濟學原理》這本著作正是對均衡價格論的論證和引申。
馬歇爾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建立了彈性的概念和計算彈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價格彈性和供給的價格彈性,發(fā)現在短時期內需求的上升會帶動價格產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會導致價格的上升。在長時期內,產量較容易擴張或收縮,企業(yè)可以進入或退出,這使得長期的供給曲線顯得比較平坦。因此,馬歇爾得出結論,在短期里,需求是影響價格的決定性因素;而在長期里,供給或生產成本是影響價格的決定因素。
就方法而言,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所運用的分析方法也是對各經濟學派的綜合。一是以心理學分析為基礎:馬希爾和主觀學派一樣,認為經濟學主要研究人類行為的動機。他認為人的心理動機會有力地影響人的選擇行為,從而支配人的經濟活動。二是強調“邊際增量”分。析。這是受到數理經濟學派的啟發(fā)而產生的。馬歇爾認為,“精神和物質世界中,我們對自然的觀察,與總數量的關系沒有與增加量的關系那樣大”。因此,在《經濟學原理中》,他廣泛地運用了邊際增量的分析方法。三是強調“局部均衡”分析。馬歇爾把物理學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均衡觀念來說明經濟力量的均衡。馬歇爾強調的均衡不是一般的均衡而是局部均衡。在局部均衡之下,馬歇爾研究的是單個生產者或消費者,而不考慮廠商、消費者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影響。四是強調“靜態(tài)分析”。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總是將自己研究的對象置于經濟關系和相關因素不變的環(huán)境中。認為靜態(tài)下,生產和消費、分配、交換的條件一般多是不變的。
書中是這么講的:“經濟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學問,其中一個方面就是要研究影響人類行為的動機,即人為什么會進行這樣那樣的選擇和活動”,馬歇爾得到的結論是人們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最堅定的動機還是獲得工資和貨幣。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拿工資及貨幣來衡量的,比如說情感因素,經濟學并不能直接衡量,但是經濟學卻可以用來衡量情感所帶愛的苦樂得失。因此,我們可以說經濟學主要研究各種人類活動的動力或阻力。這是經濟學的起點。也是關于經濟學本源問題的回答。
《經濟學原理》作為新古典學派的發(fā)軔之作,在西方經濟中長期占據支配地位,并為以后西方經濟學各流派提供了一個共同的理論框架?梢哉f,當代經濟學中不論哪個流派,都能直接或間接、明顯或暗含地從馬歇爾經濟學中找到淵源。德國著名經濟學家熊比特在其為紀念《經濟學原理》發(fā)表50周年撰寫的文章中寫道:“從某種意義上說,馬歇爾的經濟學已經過時了。然而,從另一種意義上說,馬歇爾的啟迪永遠不會過時,它的影響會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
【經濟學原理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經濟學讀書筆記05-06
條件價值評估法的經濟學原理及其應用04-28
對比掌握《政治經濟學原理》考點04-29
從制度經濟學原理論信用制度的建設論文05-04
國際原油下降透視的經濟學原理論文05-05
西方經濟學原理及研究方法探討論文05-04
教育學原理讀書筆記12-22
金字塔原理讀書筆記11-25
自考政治經濟學原理(本科)學習方法04-29